恋爱脑怎么不算金手指了[娱乐圈](239)
外国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所以把救下萨曼莎的云依斐捧到现在的高度。
她接剧本最好也跟个人英雄主义挂钩,这样可以圈粉固粉的效果更好。
《雪灾》母亲的角色就很适合,她在人物设定上武力值很高,契合云依斐出圈的原因,剧情最后一幕为了孩子牺牲,能引起观众共鸣感动,同样符合云依斐团队圈粉固粉的目的。
事实上,大家也确实更倾向于让云依斐接下母亲这个角色。
但云依斐不情不愿:“这种‘女性只有奉献才伟大’的立意,我不喜欢。”
云依斐为这位母亲不值、不爽,所以不想演。
她为《雪灾》里的母亲抱不平:“母亲靠自己就能活得很好,结局非要设计成为孩子而死,存心恶心人?凭什么死的不是那个废物男主爹?”
云依斐的团队都是女生,被她这么一说,场面有一瞬间的安静,随即炸出一群附和声:
“这么一说,确实挺不爽的。”
“国内的片子也这样,你看那些爆
火的男频影视,死老婆必不可少。”
“呵,从小给孩子洗脑,母亲的奉献付出是应该的,爸爸就算对家庭不管不顾都是好爸爸,别问,问就是父爱如山,一动不动。”
百科及时把她们跑偏的脑洞拉回来:“现在不是让你们探讨人类两性的社会议题,是让你们讨论哪一个角色对阿斐的增益更加明显!”
大家不约而同地沉默。
要说增益肯定是《雪灾》的母亲无疑,虽说大家都喜欢立体的角色,但事实上,往往是这种刻板的女性牺牲法更会让人印象深刻。
有了深刻的印象,观众们才有兴趣去了解这个角色到底立不立体。
百科拍板:“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定灾难片了。”
团队有人转了口风:
“牺牲的女性角色这么多,也不差我们这一个。”
“要不跟编剧讨论一下呢,我看《雪灾》的编剧是女性。”
“肯定不能改,选它就是因为母亲的牺牲共鸣,共鸣没了还不如签另一个本。”
“其实没必要这么敏感,就算演了,大家也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只会觉得你的角色感人。”
百科看向云依斐:“你怎么看?”
云依斐试图反抗:“请问,我作为公司的老板之一,能不能反抗百科霸权?”
众人:“……”
百科无视她,沉吟道:“我的想法是,先把路走宽,再把路走对。”
先演《雪灾》本身的质量是不错的,又是大制作,等云依斐演了这个,站稳外网华籍顶流的位置,到时候她再想演什么就演什么。
“你这是皇帝做派,我不服。”云依斐决定耍赖,“我没当过妈,我怎么演妈?”
百科:“你演过。”
云依斐:“我不想演不喜欢的角色,入不了戏啊!”
百科:“你都考上茱莉亚了,没问题的。”
就在这时,负责外娱营销的陈靓说话了。
陈靓从小生活在美国洛杉矶,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大明星,但星途不顺,转到幕后。她接收过不少外娱明星的营销计划,是百科花大价钱挖过来的。
这人一开始很看不起云依斐,后来萨曼莎曝光她救人视频之后,陈靓对云依斐的态度突然来了个惊天大逆转,成了云依斐的死忠粉。
陈靓声音懒洋洋的,带着点傲慢:“我想,只有我知道阿斐是怎么想的。”
云依斐乐得有人帮她说话:“说说看?”
陈靓言之凿凿:“阿斐主动背起了唤醒女性主人翁意识的责任!”
云依斐:“……”
“阿斐如今的影响力至少超过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女性了,如果连她这样的人还在想着,一定要走到顶端之后,再去背起这样“高贵”的责任,那么即便是上层的女性被唤醒,没有群体的支撑,还是会失败。”
陈靓越说越激动,“就像是一颗星星再闪亮再耀眼,亮到所有人都无法直视,也构不成星空。
构成星空的是无数颗星星,而阿斐现在想做的,就是类似于金星的那一颗——不像太阳月亮那样突出,但是众多星辰中最亮的一颗。”
陈靓目光灼热如射线,穿过网线直直烧到云依斐身上。
云依斐以拳掩唇咳了咳,大言不惭且理直气壮:“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我要带头抵制洗女性牺牲主义!”
陈靓的星星眼中满是崇拜,“我就知道,阿斐是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云依斐心虚微笑:“过奖过奖。”
陈靓继续道:“大家想接下《雪灾》,无非是觉得母亲这样深入人心的角色,可以让云依斐在外娱立足,但如果我能让《回溯》中的女主也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百科推了推眼镜,“大致方案是?”
“拉踩啊。”陈靓无赖道,“《回溯》一上映,立刻放出云依斐曾经为了它放弃大制作灾难片的消息,并营销云依斐的女性担当。相信我,我可以做矩阵洗脑营销,保证让全球女性都爱上为她们带头反抗的云依斐。”
百科点点头,“手段是黑了点,但确实是有效方案。”
“打住,这个不行。”云依斐急忙阻止:“这么干以后谁还敢给我递本子。”
“有商业价值,自然就会有人给你递本子。”百科恨铁不成钢,“你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啊。”
既要角色为云依斐本人的地位加成,又要宣传女性意识,还要在各个片方那里落个好名声。
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