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16)

作者: 拙元 阅读记录

韩晋也在旁附和,“就是就是。”

小韩旭这才高兴起来。

系统就看不明白了,陛下放着摄政王不拉拢,非要讨好一个小屁孩。

“吴王难道还能因为兄弟情,就放弃争夺皇位?”

韩昼根本就没把俩弟弟当成对手,没了谢党,韩旭凭一人之力根本无法篡位。反之,只要谢党足够强大,就算韩旭没有篡位的野心,也会被推着走。

他要做的就是让韩旭不被谢党控制。

韩昼大闹尚书房后,周翊风被换成了伴读们公认上课认真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罗景明。

罗景明是三年前那一届科举的二甲第一,听说他本是探花,却因长得太丑,年纪也大,被先帝往后挪了一名。

罗景明今年已经四十有三,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要不是穿着官服,活像个田间种地的老农。

他讲课极为有耐心,哪怕是伴读有问题,也会认真回答。

但他也很严格,布置的功课都会认真检查,就算是小皇帝,也别想在他眼皮子底下浑水摸鱼。

偏偏韩昼还要稍微维持一下自己不爱学习的人设,仿佛用功只是为了跟三弟比,三弟会的他也会就行,三弟不会的,他也不求甚解。

但偶尔小皇帝又能冒出几个十分有深度的见解。这些见解并非是能从圣贤书上学来的,像是深谙人心的官场中人才能有的体会,连罗景明都听得心惊。

两个小王爷倒是半懂不懂,没觉得皇兄这些观点多么难得。

这日下学后,罗景明就状似无意地问韩昼,“陛下如何得知盐政官员的那些门道?是从前的师父给您讲得吗?”

韩昼摇摇头,轻描淡写道:“是父皇给朕讲的。”

他这音量故意让周围的韩旭、韩晋并他们的伴读也都听到了。

众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信,先帝一点也不看重陛下,为何会给陛下讲这些?

可除了先帝,能知道这些事的人也不多,小皇帝能接触到的就更没几个了。连摄政王裴见戚都不一定能了解江南盐政的那些门道。

韩旭心中有些失落,毕竟父皇在世时可没给自己讲过这些。

韩晋倒是无所谓,单纯是更崇拜皇兄了。

罗景明则在想,陛下天资聪慧,先帝未必就没有要把皇位传给他的意思。只是谢党放大了先帝宠爱幼子之事。

既如此,罗景明就更觉得小皇帝是可造之材,明主之相,可惜无人辅佐。

下学后,他没立刻回翰林院,思来想去,又转头去了小皇帝住的兴圣殿。

韩昼却没让他进来,而是让小内侍出去传话,“就说朕累了,想睡会儿。”

罗景明听完小内侍的转述,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小皇帝聪明是聪明,就是太不知上进了。摄政王和谢党乐见其成,他却是心痛不已。好好的一个苗子,硬是让那些奸佞小人给带歪了。

罗景明回到家中,一夜未眠,想如今的局面,想大周的未来,想自己的抱负。

次日他不当值,但还是到了北苑,想再次求见陛下。

此时韩昼正与裴见戚商议请武师父的事情,裴见戚听闻有官员要求见小皇帝,眸中闪过一抹异色,看向韩昼,“陛下若有事要与罗学士商议,臣就先告退了。”

韩昼心说这个罗景明怎么没转过弯来啊,还偏偏让表兄撞见了。他忙道:“哪儿有什么正事,不过是朕昨日听讲时走神,他对朕不满,要来劝学的而已。”

这话倒是不假,韩昼还不能绝对信任罗景明,自然不会撒谎,万一这人哪天投靠了裴见戚,他不是要露馅。

他这不耐烦的态度,让裴见戚瞬间放松了警惕。

罗景明还真把自己当帝师了,可惜小皇帝不领情。

“就跟罗学士说,本王正与陛下商议要事,他有什么事儿在奏折中汇报便是。”裴见戚对来传话的小内侍道。

韩昼喊张侠进来,“你跟他一起去,就说朕知道他要说什么,《劝学》朕早背会了,不用他唠叨。”

张侠应声。

裴见戚看了这老内侍一眼,等两个内侍退出去后,仿若随口一问:“臣见张侠这几日经常近前伺候,看来陛下用着挺顺手。”

韩昼道:“他人老实,不多话,还行。”

“那便让他做乾清宫总管太监吧,您身边这么多人,没个管事的容易乱套。”裴见戚这话是在试探小皇帝,看他是否真的借此机会,提拔自己的人。

韩昼表现的无可无不可,“张侠也是矮子里面拔高个罢了,都没林伴好。但天子一言九鼎,朕也不好把林伴调回来,且先将就着吧。”

当日韩昼把林宝廷赶走,裴见戚心里其实有过怀疑。虽说小皇帝理由正当,但那理由,又不像是贪玩的他能想出来的。

今日一看,他更加觉得当日之事蹊跷,难道是有人让小皇帝把林宝廷撵走?

除了自己,小皇帝还听谁的?

裴见戚脑中闪过韩若年的身影。

韩昼随手从盘子里拿了块蜜饯塞嘴里,岔开话题,“那罗景明长得也太寒碜了,别说他没什么正事,就是有,朕也不想让他当面奏对。”

“陛下若是对此人不满,臣可以再为陛下换个师父。”裴见戚回神,看向韩昼,罗景明这种人,不知天高地厚,偏偏为人清正,既不攀附谢党,也不给武将勋贵们好脸色,这种人跟陛下接触的次数多了,难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如果可以,他还是希望小皇帝远离这种人。

韩昼道:“算了算了,他讲课朕闭着眼睛听。”希望罗景明这次能转过弯来,别这么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