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50)
二人立刻带着密信进宫见韩昼,让他们意外的是,韩昼看了密信没有立刻派人去捉拿“反贼”,而是随手把密信收了起来。
次日就是十五朝会,这一次武官首列站着的不再是裴见戚,而是几名公侯勋贵。
小皇帝高坐上首,谢党官员纷纷弹劾裴见戚及其党羽,但大多都是裴见戚手下人干的,要真论起来,裴见戚顶多是个御下不严的罪。
就凭这些,根本不足以把裴见戚彻底赶出朝堂。
韩昼若就此给裴见戚定罪,倒显得他是故意针对摄政王,而且这些证据都是谢党找出来的。一旦以这些罪名处置裴见戚,谢文升就成了铲除奸佞的功臣。这对日后韩昼处置谢文升有害无利。
韩昼于是朝赵昌元等人使个眼色,武将勋贵们就开始反驳谢党官员,有些罪名裴党认了,有些罪名实在是莫须有。
而且谢党也没那么干净,说裴党官员纵奴行凶,谢党官员也没好到哪儿去,并且立刻拿出例证。
卫钧作为大理寺少卿,知道的甚为详细。
谢党做好了这次朝会彻底推翻裴党的准备,原本各个摩拳擦掌信心满满,谁料小皇帝竟然给了裴党反击的机会。
大殿内吵成一团,小皇帝先革了几个谢党官员的职,让大理寺查办。
谢文升只当小皇帝反悔了,立刻跪下表示,若陛下不除奸佞,他们便撞死在大殿上。
直到这时,小皇帝才不急不慢地说出裴见戚勾结侍卫统领,同时又向王成孝和赵昌元寻求“帮助”之事。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韩昼就让张侠把郑咏的供词传给各位官员过目。
郑咏在供词里说了,裴见戚往宫里送消息,侍卫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正因如此,裴见戚才能往宫里安插耳目。
仅凭这一条,裴见戚这个摄政王就当不下去。更何况连赵昌元和王成孝都站出来表示,摄政王的确给他们写过密信。
韩昼没让官员们看密信内容,只是拿在手里晃了晃。
人证物证俱在,这时百官再次跪地请求铲除奸佞,韩昼才给裴见戚定罪,念在老定北王对朝廷有功的份上,给裴见戚留一条性命,流放岭南。
“陛下为何不直接杀了他?万一他在路上又召集人马,联络定北军怎么办?”下朝后,王信和季淳忍不住问韩昼。
韩昼笑道:“他的命暂时有用,用完了自然会斩草除根。”
第26章
裴见戚跪在地上,听着林宝廷一字一句读完圣旨,脑中空白了一瞬。
“王爷,接旨吧。”林宝廷居高临下地看着裴见戚,语气还是恭敬含笑的。
裴见戚回神,冷笑一声,“这圣旨是假的。”他说着径自站了起来,“林宝廷你这个两面三刀的奴才,如今竟帮着谢文升假传圣旨,就不怕本王杀了你?”
“王爷说什么呢?奴才听不懂,这是陛下亲自让人拟的圣旨,和谢尚书没关系。”林宝廷见状,心下好笑,一脸无辜道。
“不可能!本王要见陛下!”裴见戚说着就喊管家备马。
“裴见戚!你这是要抗旨?”随林宝廷一同来的侍卫立刻上前,“现在可不是你想见陛下就能见的。”
“果然,陛下被挟持了!”裴见戚说完,就对管家斥道:“还不快备马,本王要进宫救驾!”
众人对视一眼,也难怪他不信。毕竟一个月前,小皇帝对摄政王还是信赖有加,哪怕太后寿宴那日,陛下也只是让摄政王回府思过而已。很多人都以为陛下是想让摄政王暂避风头,没想过陛下会真的把摄政王赶出朝堂。毕竟没了摄政王,小皇帝屁股底下的皇位未必坐得稳。
裴见戚也是这么想的,小皇帝没脑子,但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和他是一条船上的。没了自己和谢党抗衡,他拿什么和谢党斗?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不信圣旨是韩昼本人的意思。
韩昼料到裴见戚不明白
,但他并不想让裴见戚明白,还特地交代林宝廷不要给裴见戚解释。
裴见戚不接圣旨,林宝廷就把圣旨放到了香案上,“待会儿卫钧卫大人会亲自来接王爷去大牢,王爷准备准备吧。”他说完便走了。
剩下的侍卫们则要入府搜查裴见戚是否还有其他谋反的罪证,其余财物一律充公。
“放肆!侍卫统领郑咏何在?”裴见戚冷冷呵道。
“郑咏也在大理寺的大牢里,王爷一会儿去了说不定就能见着。”有侍卫笑道。
裴见戚一怔,怪不得谢文升可以挟持小皇帝,原来郑咏出事了。
他当下来不及思索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成这样的,自救要紧。
只要他搬倒谢文升,就没事了。
他于是快步回到书房,拿出一个匣子交给亲信,“快把这些送到武平侯府。”
这匣子里是他搜集的谢文升以及谢党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他之所以没有立刻弹劾谢党,是因为他很清楚,如果谢党彻底倒了,他对小皇帝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因此,他一直压着这些证据,慢慢用。
如今迫在眉睫,他也顾不得许多,赵昌元那人有自己的想法,未必会帮自己。王成孝最老实,此时能信任的只有他了。
王成孝拿到这些证据,神色变了变,陛下安排卫钧晚点去捉拿裴见戚,难道就是为了这个?
他不由背后发寒,陛下之聪慧,远超他们这些臣子的想象。
幸好自己派了最老实的王信到陛下身边。也只有王信那样的孩子,才能安安稳稳的为陛下效力。
此时,王信正和小皇帝比赛跑马,这小子心眼实诚,陛下让他别让,他就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