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69)

作者: 拙元 阅读记录

拓跋夫人忙附和道:“是,就住这儿吧,等伤养好了再商量下一步。”

拓跋慎淡声道谢,等独孤济和拓跋夫人走后,他躺在榻上思索。先解决拓跋安,再御驾亲征似乎也是个办法。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春天是农忙时节,夏国想招募士兵比其他季节困难的多,就算

强行招到士兵,也会造成粮田无人耕种,无论输赢,对夏国经济都会带来很大损失。

夏国百姓大多以农耕为生,朝廷也靠粮税支撑,若今年因战争百姓没了粮食,朝廷没了赋税,就会进一步导致发不起军饷,到那时,再次出兵攻打夏国,夏国定然无力招架。

可如果先杀拓跋安,再出兵,就要错过今年春天了。

不过春天年年都有,他今年先把皇位夺回来,明年春天发兵南下就没了后顾之忧,说不定胜算更大。

而且到了那时,他便是御驾亲征,大燕铁骑自然士气大振,更加神勇。

夏国那帮怂包君臣,定然闻风丧胆。

光是想想,拓跋慎就不由唇角上扬。

一个端庄娴静的身影浮现在脑海,等他攻入夏京,定然要将她抢过来。

他不在乎她是夏国人,愿意封她做贵妃,甚至皇贵妃,只要不让她的儿子继承皇位,他什么都愿意给她。

自己消失的事情,已然事发,但谁也不会想到自己那段时间藏在了宰相府上。

他们推算不出自己离开京城的时间,自然也就查不到自己的下落,甚至怀疑自己死了。

夏国京城没有人会真正担心自己的死活,只是担心如何和燕国交待而已。

只要她,她会真心担忧马夫阿五的安危。

拓跋慎心中生起一股暖意,千里之外,她一定也在想着自己。

千里之外的夏国京城,春风送暖,阳光明媚,佟歆扶着久病的母亲到院中晒太阳。

佟母只在院中走了一圈,便有些气喘,坐在石凳上休息。

阳光落在她消瘦的面颊上,显得她皮肤更加苍白。

她看看出落得愈发温婉秀雅的女儿,叹息道:“上回你姨妈说,要给你相看人家,怎么到现在也没个消息?”

“母亲……”佟歆有些羞涩,面上不由染了粉霞,“姨妈家里人多,一时忙忘了也是有的。再说我还想多陪您几年呢。”

佟母笑道:“嫁了人又不是不能回来了。”她心知自己这身体,顶多撑个两三年,就怕自己死得不是时候,女儿要为自己守孝,耽搁了婚事,因此去年就拜托妹妹为佟歆相看着,想尽快给女儿把婚事定下来。

佟歆也知道母亲的苦心,心中有些酸涩。

“你说的对,你姨妈家里的事儿还忙不过来,一时半会恐怕顾不上你。而且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你父亲做主。”佟母道:“改日我与他说说。”

自从佟世光让柳姨娘进门后,佟母和他也生出嫌隙,夫妻二人经常十天半个月才见一面。

佟世光不管自己这个重病缠身的妻就算了,总该关心关心儿女的事。

“父亲这几日正忙,听说陛下终于同意了父亲提出的吏治改革办法,父亲为了这事儿,已经连着好几日在书房过夜了。”佟歆道。

佟母微微诧异,当今冷落自家老爷的消息她早有耳闻,都说自家老爷要不了多久就要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不料如今陛下竟采纳了老爷的意见,看样子一时半会不像是要换宰相。

但佟世光再忙,女儿的婚事也不能拖了。

当晚,佟母还是让人往书房送了碗参汤。

佟世光见此,便知道夫人有话要与自己说。看完手中公文,就往夫人院中去。

说起女儿的婚事,佟世光夜有些头疼。要在几天之前,想和佟家联姻的人家还能找出几个。可自从陛下同意了他提出的官员考评办法,原本想攀附佟家的人都开始观望,赵甄及其门下官员,更是直接和他站到了对立面上。

怪只怪他提出的官员考评办法太严苛,真要这样执行下去,许多官员都要丢了乌纱帽。

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儿,他早就知道,可他还是坚持上奏。

原本以为秉性宽仁的天玺帝不会同意,没想到就在前两天,陛下突然就把他的奏疏找出来在朝堂上讨论。

陛下如此重视此事,佟世光自不敢有丝毫怠慢,只要能肃清吏治,哪怕他因此得罪了整个朝堂,罢相归家也算值了。

只是这样一来,家人也多少会受到牵连,长子佟璋去年和江苏巡抚的女儿定了亲,倒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女儿佟歆的婚事就有点麻烦了。

但佟世光也清楚,妻子想在死前看到女儿出嫁。

他没有把自己的顾虑讲给夫人,只说自己会多替女儿留意着,尽量在今年把女儿的婚事定下来。

韩昼支持佟世光搞官员考评,许多大臣上疏反对。但韩昼才不是会被大臣们牵着鼻子走的人,随便他们拿出祖宗之法,仁君之道,他都无所谓。

仁君又不是对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宽仁。

本朝允许皇亲国戚入朝为官,且这群人里不少都是无能之辈。

朝廷日后要对官员进行一年一次的考评,考评为“下等”的,一律罢官。第一个不乐意的就是这些皇亲国戚,他们当官就是混日子的,不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就算了,哪儿有什么政绩。

真要按照这个考评标准来,第一批被罢官的就是他们。

一时间,不少皇亲国戚都让自家女眷进宫给太后皇后请安,打听消息。

太后和皇后默契的装傻,表示前朝的事情她们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