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言没提办厂的事,他们缺兽医也确实是事实。
廖兽医叹口气,“我也不瞒你,学兽医的本就少,能出师的更是凤毛麟角,好不容易出来一个,都想留城里,我那一批老同学,大部分都留在了省城,剩下几个也都在县城养殖场,你要是想挖人,还真不容易。”
陆小言点头,“确实,像你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兽医,大部分都很得厂里的重用,家里也不缺钱,未必肯往乡下来,不知道有没有家里经济条件困难的,或者是想让孩子接班的,已经退休的老兽医,我们也愿意要,只要经验丰富、医术好就行。”
说到让孩子接班的,他身边还真有一个,也是他老同学,当初是一起拜师学的兽医,医术也好,原本在省城,省城文化革命闹得还挺厉害,他媳妇的父母又是省大的老教授,高级知识分子,都出国留学过。
虽然两老已经退休了,因为住着小洋楼,还是被人上门堵了几次,结果丈母娘心脏病犯了,人没了。
他媳妇也是高中老师,虽然正好到了退休年龄,仍旧整日胆战心惊的,怕牵连到儿子的前程,他果断让儿子接了班,随后就和孩子断了关系。
他则带着媳妇还有老爷子,回了老家,老家的人不知道老爷子的留学经历,他们又打扮得格外朴素,平日连肉都不敢买,倒是还算平安,就是乡下苦了些。
不过他媳妇和老爷子都有退休金,单论条件,比他还要好一些,不知道愿不愿意过去。
他正寻思着,就听陆小言继续说:“我们给的工资虽然没县里开得高,但我们会给补贴,每个月都可以贴补粮食,年底还能再分二十斤肉,二十斤鸡蛋,我可以保证,加一起绝对不比县里差多少。”
这个条件是陆小言提前和村里商量好了,为此大家还特意开了个会,刚开始所有人都不同意,觉得太多了。
还是陆小言掰开给他们算了一下收益,多养活一头猪,就有上百斤肉,只要能将经验丰富的兽医请来,第一年就算多养十头,那可是上千斤的肉,多分给人家二十斤肉,二十斤鸡蛋,不过是毛毛雨。
最后大家都忍痛答应了,心中也期待起兽医的到来。上千斤的肉呀,他们想都不敢想。
廖兽医听得瞪圆了眼睛,这个待遇确实相当好,他虽然在养殖场,过年时也不过能分半斤肉,他们一口气竟然分二十斤,还有二十斤鸡蛋。
他们家生活条件算好的,一周顶多吃一次肉,也就二两,一年下来,一家人也不过吃个几斤。
他都有些不敢相信,又重复了一遍,“真是二十斤?”
“对,这个可以写在合同里,我们乡下生活苦,只能待遇好一些了。”
不千金买马骨,哪个兽医愿意来?
连廖兽医都心动了,要是没工作,一准儿答应了。
要真是又给肉,又给鸡蛋的,他完全可以联系一下老同学,老同学手里虽然有存款,怕被人盯上,几乎不敢吃肉,自打他丈母娘过世后,他老伴身体也不太好,长期吃素,身体哪里扛得住。
廖兽医说:“我这儿倒是有个让儿子接班的,他刚五十,是咱县红旗公社的,单论医术那是没的说,大前年猪瘟时,我还将他请到县里帮过忙,要不是县养殖场已经有了我,凭他的本事,肯定会被反聘。”
他老丈人虽然被人围堵过,是公派留学,当时事情并未定性,丈母娘还为此丢了命,加上他们果断抽身回了老家,政治背景并没受到多大影响。
廖兽医说:“我问问他吧,他如果有这个意愿,我再介绍给你们认识。”
陆小言笑了笑,“那就多谢廖叔了。”
“举手之劳,不用谢。”
一顿饭吃的双方都满意极了,陆小言看了眼时间说:“大夏天的也容易犯困,刚一点,你和婶子还能午休会儿,那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聚吧。”
孔喜儿也确实习惯了午休,笑着点头,“下次你来了县城,可一定要来我家,到时婶给你做好吃的。”
陆小言爽快地应了下来。
跟他们分开后,陆小言看向了傅沉,“你也回去休息会儿吧。”
傅沉垂眸看她,“你呢?现在就回?”
“我先去找一下李姐,新衣服她估计该做好了,我拿上衣服,再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就回。”
抱着衣服去买也不方便,傅沉直接说:“需要买什么?我去买。”
陆小言说:“家里没火柴了,我还想买点面粉、糖、红豆、猪油,让爹娘也尝尝糕点。你也没啥票吧?”
“在厂里找人换了点。”
明天周六,傅沉晚上能回去,清楚家里没啥吃的,她肯定扛不住,已经弄了点票。
陆小言弯了弯眉,原身这童养夫也太体贴了吧?
不过原身的父母也养大了他,他想尽孝,她也不必拦着,她干脆地点头,“那你去买吧,你快上班前,要是我没赶过去,你就先回厂里上班,我去传达室拿就行。”
“嗯。”
跟他分开后,陆小言就去了供销社,等了几分钟果然遇见了李姐。
李姐笑着说:“衣服前天就做好了,我正想着你哪天会过来你就来了,真是巧。”
陆小言将五块钱的手工钱和剩下的糖一并掏了出来,塞给了她,“我就是估摸着你该做好了就来了。”
“哎,你看你,给手工费就行了,干啥又带糖,不能次次都带东西吧。”
陆小言不在意地说:“给孩子的,没多少。”
说是没多少,也说也有二十个,一个糖一分钱,这些糖,都能买二十来个窝窝头了,一家子两天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