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该的,他来得越早,咱就可以早点去挑小猪崽,房子可不是好盖的,请人还浪费钱,咱大队各家盖房,都是邻居人搭把手,人多力量大,很快就盖好了,我到时动员一下大家就成,帮忙盖房的,过年都多分半斤肉。”
他也是豪气,一出口就是半斤,以前过年一家人能分四两都是好的,一想到可以养上百头猪,他红光满脸的,那叫个兴奋。
“我这就去公社盖章,今天把办厂的事敲定了,就是不知道社长会不会卡咱们,之前公社办过一个养殖厂,猪病死不少,赔了不少钱,后来就倒闭了,这些年咱公社都是号召各生产大队养,原本还要给村民要任务,一人养个两头,上交国家一头,咱连肚子都填不饱,前两年还不少人饿晕过去,更没粮食养猪,这才作罢。”
说到这里大队长眼中的担忧更多了,“要是知道咱们请来一个兽医,他们想将养殖厂办在公社可咋整?”
陆小言说:“请到兽医的事,我不是没让声张吗?赵楠哥也特意叮嘱了赵宇哥,让他先保密,公社还不知道咱请了兽医,您就说村里实在太穷,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为了娃娃们有学校可读,所以想办厂,别提兽医的事。”
大队长点头,“我这就去。”
他风风火火的,说走就要走。
陆小言有些好笑,“天都快黑了,明天早上再去也不迟吧?”
“不等了,万一有人不小心走漏消息,就不好了,以免夜长梦多,还是先将厂子办好。”
陆小言也没再拦,“成,等您回来时,天肯定黑了,让赵楠哥陪您一起吧,路上注意安全。”
大队长点了点头,急匆匆离开了,身上充满了干劲儿,陆小言又不由感慨万分,这个年代大家虽然生活贫苦,精神面貌却很好,真的是斗志满满,好像每一天都格外有盼头。
陆小言回屋时,太阳已逐渐西斜,房间内光线也暗了下来,秀儿正趴在书桌上写字。
陆小言打开了台灯,对秀儿说:“下次,屋里暗时你打开灯。”
秀儿“嗯”了一声,她又写了一会儿,就站了起来,说:“小言姐,该做饭了,我得回去看弟弟了。”
她年龄小,干不了太多农活,也就捡捡牛粪,帮着看看弟弟。
陆小言七八岁大时,一放学,会满院子的跑着玩,作业都是要拖到天黑后才去写,有时玩得开心,都不记得回家吃饭,还得傅沉出去找她。
反观秀儿同样的年龄,却懂事得不像话。
陆小言有些心疼地摸摸她的脑袋,“回去吧,今天都学会二十个字了,很棒了,晚上不用写了,油灯光线太暗,会坏眼睛,想学习就来我这儿。”
秀儿乖巧地点头,小脸红扑扑的,忍不住抿唇笑了笑,很开心很开心,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有人夸她棒。
她有些晕乎乎的,回去的路上,都觉得脚下轻飘飘的,像是踩在云朵上。
她默默在心中说了一句:小言姐,你才是最棒的,比任何人都棒。
说完,嘴角又咧了起来。
陆小言又画了半张画,才去厨房做饭,家里有了白面,有鸡蛋,还有芝麻,陆小言打算烙饼吃,她只做过各种糕点,还没烙过饼,所以第一锅没敢多烙,怕万一做得味道一般。
第一锅出炉时,只有三个饼,她拿t起尝了一下味道有点淡,盐放少了,第二锅她又重新调的馅儿,重新做了四个咸口的,又做了四个豆沙的。
饼子烙好时,酥香味一下就传了出去,陆大山和王月勤一进门就闻到了香味。
王月勤脚步都快了一些,语气都有些迫不及待,“又做糕点啦?”
陆小言笑道:“烙的饼,再做糕点怕你们觉得腻,干脆烙的饼。”
“哎,咋会腻。”
那么好吃的糕点,王月勤觉得,天天吃都不会腻,她昨晚晚上,做梦都在吃糕点,这话她可不敢说,唯恐闺女真天天做。
那得浪费多少白面。
陆小言莞尔,“你们要是喜欢,下次我再给你们做,今天先尝尝这几个饼,看看喜欢不。”
饼子贴在锅上烙的,浇了不少油,所以瞧着黄灿灿的,只是看着就勾得人流口水。
陆大山挠了挠脑袋,小心翼翼看了闺女一眼,说:“那个,看着饼挺多,个头也大。我给你满福爷拿去两个?”
陆小言笑了笑,“拿四个吧,两个不值当送,正好两个咸口的,两个红豆的,让他都尝尝。”
陆大山兴奋地嗯了一声,因为收了人家五块钱,还有两条鱼,他还挺不好意思,尤其是听说,那两条鱼还是他闺女给他拿的,特意让他补身体的,他更难安了。
陆大山拿着饼,去了斜对面。
见他送了吃的过来,章老太还挺高兴,“哎,老头子,大山来了,你快出来。”
这饼子一瞧就是白面做的,煎得油汪汪的,一看用料就很足,她家的条件在村里占中上等,也不是顿顿都能吃饱,也就逢年过节能吃上白面馒头,饼子那更少了,因为费油费盐,他们很少烙饼,实在馋了才弄个鸡蛋饼,一年一次都是好的。
她则接住了饼子,因老头子在家,还客气了一句,“你们自己吃呗,这么金贵的东西,这多不好意思。”
“家里还有。”
两个孙子也眼巴巴围了上来,小的那个蹦蹦跳跳的,还想伸手去拿饼子,见爷爷出来时,瞪了他们一眼,两小只顿时缩到了奶奶身后。
陆大山笑得憨厚,对陆满福说:“小言今天刚做的,我拿来一些,让您也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