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妻实录(6)+番外

作者: 盖子拧不开 阅读记录

看到这个人,李妙善整个人忍不住发抖起来,两条腿都软了身体微微打颤,面色煞白,死命低着头。

“小姐,您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青桐正扶着她,察觉到小姐浑身冰凉,着急问道。小姐前些日子就着了风寒,眼下早春寒凉,估计是还没好全。

李妙善在青桐搀扶下勉强站稳,闭上眼睛长长舒了一口气,调整自己情绪。故作平静道,“无碍,咱们走吧”。

外人看着只当表姑娘着了风凉身子不适。毕竟这位李将军家的表姑娘身子可是顶顶虚弱的。三天两头小毛病不断。

可李妙善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三人刚拜见过柳氏出来。谢允打小就跟李妙善相处,此时见人远远走过来,淡笑着打招呼,“瑶儿妹妹这是去拜见姑母?”

李妙善本名李瑶,可小时候大病小病不断,明威将军无法只能带女儿去观音寺祈福。

那里一位老僧建议李元江给她改名,说瑶这个字太轻飘渺然,压不住她命格,倒不如改名叫“妙善”。

让菩萨庇佑几分。

李元江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听从建议把女儿名字改了,李瑶就变成了小名。

只有一些亲近之人才会唤她“瑶儿”,姑母柳氏就常这样唤她,谢允是姑母嫡子,自然也跟着一起叫。

从前李妙善觉得这个名字亲昵,从不排斥旁人这样叫。可现在听来只觉得满心恐惧。

上辈子京郊别院。暗沉沉的床榻上,男人压在她身上肆无忌惮动作着,牙齿咬在她耳旁一遍又一遍唤她“瑶儿”。

还逼她喊他夫君,要是稍有不从,男人动作会愈发卖力,疼得她喘不过气来。

李妙善和青桐福身朝他们行了个礼,“三位表哥安好”。明威将军与柳氏并无血缘关系,不过是柳家收养的义子。

眼下他女儿暂居在谢家,按理说跟谢家扯不上关系。

可柳氏仁厚,视李妙善如亲女,吩咐阖府上下尊她为表姑娘。因而她一直叫府上几位公子为表哥。

“回大表哥的话,妙善正是要去拜见姑母。她约了今日学女红之事”。李妙善低眉顺眼目光只看着地面,看着纤弱又柔和。

从谢枢方向可看到她侧身露出脖颈上大片雪白肌肤,胸前那两团高耸在福身之下尤其明显。

让他不由得想起不久前读过的一首唐诗,里面有一句“目引横波,素胸未消残雪”,正是此番景象。

他冷哼一声,眸色愈加寒冷。这表姑娘来到谢家他不曾见过几次。本以为是个清白安分的女子,没想到穿着如此暴露,是要上赶着勾引谁?

真是不知廉耻放荡至极。

他一声冷哼声音不小,几人都听到了。后面的常山偷瞄主人一眼,不知何意。

谢允充耳不闻继续摇着手中的象牙扇,谈笑道,“那瑶儿表妹快些进去吧,刚刚母亲还跟我念叨着你。”

“听说瑶儿妹妹前些日子着了风寒,不知如何了?”

李妙善攥紧手中的拳头,忍着额上阵阵寒意道,“多谢大表哥关心。妙善身子已无大碍。既然表哥无事的话,妙善就此告辞”。她再次盈盈福身拜过三人。

看着远处逐渐消失在墙角处的一袭红衣,谢允微微勾唇。

第4章

“瑶儿,你来了?”柳氏看到侄女的身影,忙起身过去迎。

“妙善拜见姑母,愿姑母身体康泰,福寿绵长”。

“表姑娘好巧一张嘴儿”,庆嬷嬷是柳氏身边的老人,笑着说道。

“是极,阿弟是个闷嘴葫芦,旁人问他一句他答一句,要是人家不说话,他能闷声一整天。也不知道瑶儿随了谁”。

柳氏笑着拉她的手,皱眉惊讶问,

“怎的手这样冰凉?是不是身边丫鬟又没照顾好?”

柳氏双眉细长,一双吊梢眼盯着青桐,样子看着极凶,青桐吓得噗通一声跪下。

“姑母,不关青桐的事,是妙善自小体寒,无论穿多少都手脚冰凉”。

“你这小妮子”,柳氏哭笑不得,刮刮她鼻尖,宠溺道,“知道你袒护这个丫鬟,行了,起来吧”。

“瑶儿,不是姑母说你,你这个柔软的性子得改改。不树立点威严,到时候丫鬟婆子净爬到你头上可如何是好?”

“这不是还有姑母吗?姑母对妙善最好了,定会管侄女一辈子的罢?”

李妙善拉住柳氏衣服袖子撒娇。鼻子忍不住有些发酸。

真好,这辈子虽父亲还是早早去了,可姑母还在身边。她定不会叫上辈子的悲剧发生。

“你就算准了我不能把你怎么样,净说些好话哄骗姑母罢”。柳氏又怜又爱。

“夫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心里把瑶儿姑娘宠得跟亲生女儿一般,偏偏嘴上还要说着狠话”。

庆嬷嬷在旁边倒茶水伺候。

“我自嫁到谢家,只有允儿柔儿两个孩子,柔儿如今长大了心里是个有主意的,体己话也不爱对我这个老婆子说。我身边寂寞,恨不得让阿瑶住在存直堂才好,只是到底不合规矩”。

“姑母这是哪里的话,您年轻貌美,二八芳龄的少女仪态也不及姑母万分”,李妙善熟练绕到柳氏身后替她捏肩。

她为柳氏捏了多年的肩膀,手法早已娴熟。

“听听,嘴巴跟裹了蜜似的,说也说不过她”,柳氏指着她

对庆嬷嬷道。

“还没用早膳吧,在姑母这儿用了再学习女红,刚好叫厨房准备了一道螃蟹清羹,你爱吃的”。

“多谢姑母”,李妙善一听完眼睛都亮了。手上愈发有力道。

上一篇: 快穿:一见钟情 下一篇: 老祖宗她好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