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热春夜(40)
哪怕舒玉是江稚尔的母亲,可她却不曾拥有一幅妈妈亲手画的画。
那些画随着母亲的去世成为遗作,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一部分被江桂来送去展览,另一部分则进了拍卖行,流转于私人藏家手中,再后来就很少见了。
“这是拍来的吗?”江稚尔问。
“嗯。”
江稚尔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震动和感谢。
这礼物太过珍贵,一句轻巧的“谢谢”实在难以言表。
“这,是不是很贵?”
程京蔚轻描淡写:“不然怎么能叫赔罪礼。”
其实也算不得赔罪礼。
程京蔚早就托人拍下,在海关耽搁了几日,来迟了些。
江稚尔还是没忍住落下泪来。
这件事与程京蔚而言并非难事,不过一通电话,却不料会惹得小姑娘落泪。
这是程京蔚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看到她的眼泪。
他指背轻碰她眼角,替她揩去泪水,未追根究底,也未将爽约轻易揭过,而是看着她认真道歉:“对不起尔尔,公司临时有事,没能赶去看你的演出。”
江稚尔心脏怦怦直跳,什么生气、失望,早已抛诸脑后。
“没关系。”
程京蔚揉了揉她头发:“晚上没吃饭?”
“嗯。”江稚尔视线忍不住继续盯着画,“我不饿。”
“那陪我去吃点。”
“你也还没吃吗?”
“嗯,刚开完紧急会议。”
江稚尔愣了愣:“是公司出了什么事吗?”
程京蔚没多说:“不用担心。”
餐桌上晚餐都已经冷了,程京蔚直接带江稚尔去外头吃。可惜这附近大多都是高档西餐厅,晚上十点准时结束营业。
程京蔚原想联系某家私厨送餐,可距离太远,他本就疲惫,也不想太过折腾。
江稚尔提议:“我知道后街那儿有一家港式茶餐厅,我和我同学去吃过,还挺好吃的。”
“那就去那家。”
停顿片刻,江稚尔又想起之前程京蔚带她去吃过的,西班牙餐厅、邮轮全鱼宴……
也不知他能不能吃得惯。
”
就是……那家店环境可能没那么好,是一个广州伯伯自己开的店,店面有点小,不过挺干净的。”
“没事。”程京蔚说,“走吧。”
-
到店,程京蔚才知道江稚尔口中的“店面有点小”是多小。
后街一带多是经济实惠的小店,还未拆迁整改,苍蝇馆子不少,程京蔚从来没踏足过这里。
西装革履的男人身形挺拔,矜贵不可言说,步入狭窄的青石苔小径,两边是雨后湿漉漉的黄砖,头顶是纵横交错的电线。
这场景实在算得上格格不入。
江稚尔都有些后悔了。
“二叔,要不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吃吧?”
“怎么?”
“我怕你吃不惯这里的餐厅。”
说好听些是餐厅,其实就是排档,程京蔚实在不像是会出现在这里的。
他的确是从未吃过这类饭馆。
平时纵使吃家常菜,也多是不对外开放营业的私厨,这类私厨通常选址在偏僻小径内,可也只为营造桃花源的清幽环境,改不了奢侈的本质。
“没关系。”男人说,“就当尝尝尔尔喜欢吃的菜式。”
饭馆名叫“粤来大排档”,灯牌破旧不堪,蒙了层油腻腻的雾,刚下过雨,也许电线接触不良,灯牌忽明忽暗。
说是粤菜,却丝毫没有常规粤菜馆腔调,屋内太小太乱,就在河边支棚顶,塑料桌塑料椅,棚布被雨水压得往下坠,简陋至极。
江稚尔愈发后悔这个提议了。
但程京蔚并未表露任何嫌弃神色。
男人站在桌边,抽了几张纸巾,垂着眼,认真擦拭桌面上滴落的水迹,而后是凳子上的。
“坐吧。”他说。
不过这店面虽小,老板老板娘却正宗是广州夫妇,江稚尔点了几道招牌菜,香茅罗氏虾、脆皮乳鸽、叉烧双拼。
味道倒是地道,和他从前在香港吃过的风味一般无二。
他看着坐在对面小姑娘正拿叉子戳漏奶华,牛奶和可可粉弄脏嘴角,又紧接着被舔去。
雨淅淅沥沥又下起来。
桌旁就是石栏与河,河面漾开一圈又一圈涟漪。
也因为雨天,今天后街人不多,偶尔有人踩着自行车经过,车铃叮咚叮咚和雨声交织一片。
程京蔚28年人生中从未拥有这样的时刻。
步入市井,满是烟火气,平淡、悠闲、安静、不受瞩目。
这是普通人日复一日的生活,却是他从未拥有的时刻。
此时此刻,他也终于可以短暂地从那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世界脱离出来,好好看看这凡世。
只是,即便是这样平凡的时刻于他而言也成了奢望。
手机忽地一震,弹出一条订票短信,显示成功订购明日上午七点飞往加州的机票。
江稚尔闻声抬眼,正好瞥见信息。
出于礼貌,本该装作没看见,可她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脱口而出:“你要出差了吗?”
程京蔚还未回答,电话响起。
徐因打开的。
他接起,徐因语速飞快而又精炼干练地回复:“程总,机票已经订好,另外公关部门已发布初步回应,加州生产线正在全面排查。”
“查到是谁做的了吗?”程京蔚低声。
“还在查。”
“好。”
这利益关系虽错综复杂,但有能力做到这地步的却不多,程京蔚阖眼,嗓音依旧沉静,却难掩疲惫,“先确保生产线安全。”
待挂断电话,程京蔚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