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温柔藏匿(18)

作者: 九绾 阅读记录

“我想越过重重山隘,淌过万千河流,去看看电视里日新月异的城市,坐一次高铁,飞机,进一次大学学堂,习一门专业知识,体验我不曾拥有,也不敢妄想的生活。”

“我也想和我的同龄人们一样,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挣一个或许有点辛苦但光明的明天。”

“都说寒门难再出贵子,可如果贵子真的已经拼尽全力,可最终依旧无能为力呢?”

“那么我想在他实在无以为继,无能为力的时候,尽我所能,再拉他一把。”

第15章 :保存他的每一张照片

不是没听过许靖安演讲,相反,思淼听过很多次。

优秀学生代表发言,国旗下的讲话,甚至大型活动,晚会主持她都见过。

高一到高二,许靖安还是校园广播站的常客。

有时会念一些美文,有时会读英文诗。在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之后,会念同学们的优秀范文。

被他念到范文的女孩子,能连发18条QQ空间,贴吧叠楼能叠一百层。

思淼也想被他念范文,她的作文并不好,于是拼了命的去买杂志看,去图书馆借阅各种散文,名著。

她的写作能力一点一点变好,但是努力总赶不上别人的天赋,因为永远有比她优秀的人在。

后来,她终于能写出满分作文,许靖安已经不在广播站,思淼也去了校外补课。

他们甚至不在同一所学校,连见面的机会都没了。

那几年贴吧非常流行,林阳一中的贴吧里,关于许靖安的帖子总是飘红。

每场活动,或者晚会过后,讨论度如潮水疯涨。

总有许多胆大的女孩给他递情书,向他表白,胆子小的,披着一层马甲,在贴吧里高喊:许靖安,我喜欢你。

思淼哪种都不是,因为她怕披一层马甲也会被挖出来。

如果被挖出来,大概会有人指着她的名字嘲讽地说:这谁啊?没听过也没见过啊。

又或者说:什么呀?文科排名200开外的人也好意思喜欢许靖安?

思淼承受不起这样的嘲讽,只能安安稳稳地躲着。

贴吧里总有他许许多多的照片,偷拍的,正大光明拍的,学校用来宣传的。

许靖安不知道,她的日记加密相册里,保存着他的每一张照片。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许靖安的演讲没有断过。

即便是即兴演讲,他也没有长时间的停顿,思考,词句没有重复,又能说到人心窝里。

在他演讲的同时,已经有人过来询问思淼募捐流程,他们的捐献是否会真实落到山区小朋友手里。

思淼不再分神,拿着打印出来的册子,用温温柔柔的嗓音细致耐心地说明。

“……这个是去年收到资助的小朋友们的回信,您可以看一下。虽然字句稚拙,但心意诚恳。”

对方看完,已然相信,说:“把钱直接放到募捐箱里就可以了,是吧?”

思淼点头:“是的,但是您需要告诉我您的姓名,因为我们后期会拟一份感谢名单,感谢您的慷慨赠与。”

那人点头,大方地掏出一百,放进募捐箱。

思淼赶紧写下对方的姓名和金额,但对方确认后,很真诚地道谢。

有了第一个捐献者,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

思淼专心投入讲解和记录,已经无暇顾及其他。

阳光下的女孩柔软,温和,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解释。

她怕弄错,或者漏记捐献者名字和金额,用本子捂住了募捐箱的口子,先记姓名,金额,再让对方将钱放进去。

还要分神去解答谢菁那边模糊的,不确定的问题。

许靖安暂停了演讲,将捐献流程说了一遍,为了分担思淼和谢菁的压力,他将册子拿在手上,全程进行了一遍讲解。

朱成锐的镜头对准许靖安手里的宣传册,确保进入直播间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清上面的内容。

因为许靖安这张帅脸和走心的演讲,他们直播间已经涌进来四千多人。

朱成锐看着弹幕,问:“靖哥,网友问能不能打赏捐助?”

许靖安听完,笑着说:“不行,不可以。我们开直播只是为了宣传这个活动,并没有开通打赏功能。”

朱成锐又说:“他们问你能不能给个二维码,他们扫码募捐。”

“这个也不行,当众给收款码恐怕要违反平台规定了。而且我们要记录大家的真实姓名和捐助金额,最好还是面对面,我们双方都做一个确认。”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怕在统计过程中漏掉大家的名字。”

朱成锐:“网友问,实在太想捐献了怎么办?”

许靖安肆意一笑,眉目清朗:“这是一个全国高校联合的活动,如果大家在路上看到像我们这样带着志愿者证,能拿出相关证件证明身份,能流利回答大家的各种疑问的人,就可以试着相信对方。”

“我们的活动一般都是在周末展开,如果工作日遇到这样的人,直接走开,不要理他。”

“如果是在我们附近的朋友,当然就可以直接来现场,我们一整个下午都会在这里。”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我们,又或者害怕被骗,可以直接去沅湘大学机械与设计学院大厅,找相关负责人进行募捐!我们大本营一直都有人在!”

“在其他城市的朋友也一样,害怕被骗就直接去负责活动的学校,学院进行现场捐献。”

朱成锐笑着,声音都提高了:“靖哥,网友让你唱一首小幸运!”

“小幸运是吧?”许靖安依旧笑得张扬,“那大家再花点时间听我把这次募捐的流程再讲解一遍,我就给大家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