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明艳诱人,太子发疯求复合(36)+番外
“大人息怒,老夫只是随口一说,大人若不信,便当老夫没有说过就是。”
“便当真没有其他办法了?”宋满福语气绝望。
赵神医摇了摇头:“令嫒身体每况愈下,气息逐渐微弱,若是还找不到救治之法,不出三日……”“闭嘴!”
宋满福怒目而视:“你这个庸医!我走的时候她明明还好好的,那么健康活泼的孩子怎么可能命不久矣,一定是你误诊了。”
赵神医不说话了。
“赵神医,我已经让人给您准备了客房,麻烦您先去休息休息,明日一早我便让人送您回京。”
赵兰香进门便见这一幕,思及宋满福爱女心切控制不住情绪,连忙出声阻拦,让人先带赵神医离开。
赵神医前脚刚走,之前那报信的小厮又跑了进来。
“大人,夫人,老夫人,来人留下了一封信。”
宋满福没有心思看,失魂落魄的瘫坐在床榻边,呆呆的看着毫无生气的宋婉玉,嘴里念叨着:“爹爹无能。”
赵兰香接过了那信拆开看了一眼,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仁轩,昭昭有救了!”
她急忙将那封信递给了宋满福,宋满福看清楚了信上的字。
——天下诸事皆有命,解铃还须系铃人。
缘休手书。
宋满福看到了希望,转身抱起宋婉玉,又觉得不妥,给她身上裹了一个大氅,这才往门外走去。
又看向赵兰香:“劳烦嫂嫂帮我备一辆马车,要舒适一点的,昭昭怕颠簸。”
“自家人何谈劳烦。”
赵兰香立刻出门筹备。
宋满福心怀希望,连夜上山。
第30章
天衢将拜帖送进江家不久,就有一辆马车从江家驶出前往青龙寺。
路途艰险可马车速度却并未有半点减缓。
雪山上化不开的雪就像是宋满福的担忧一样,愈来愈深也愈来愈寒。
马车上面铺了厚厚的几层毯子,哪怕是颠簸的路况也并未感受到丝毫不适,甚至连颠簸都淡了几分,足以体现出赵兰香的细心。
宋满福将昭昭抱在怀里,感受着昭昭瘦弱又娇小的身子,只觉得心疼不已。
疾驰的马蹄声在寂静的大山里显得尤为清晰,赵兰香特地叫了府中最好的马夫,特地叮嘱要用最快的速度送老爷和小姐上山。
马蹄疾驰,踢踢踏踏的声音就像是敲打在人的心口一样,让宋满福十分的不安。
深夜路长,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只有一辆马车狂奔,直至青龙寺外一声啼叫嘶吼,马车稳稳当当的停了下来。
宋满福急忙从马车上下来。
身边仆从上前去叩响了青龙寺的大门。
深夜,青龙寺古朴沉重的大门紧闭,宋满福心中充满了担忧。
因为寺中很少在这个时候接香客。
可大门却在他犹豫的过程中打开,门中的小僧就像是等待已久一样,看到他怀里抱着一个人也并未有丝毫的惊讶,反而直接道出了他的身份。
“劳烦宋施主跟贫僧这边来。”
宋满福不再客气,急忙抱着宋婉玉进了寺门。
跟着那小僧绕过主殿往后面的客房走去,这一路七拐八拐,那小僧的步子却一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速度,不至于让宋满福跟不上,却也没有慢一点。
他走到了一处院落停了下来,推开门然后给了他一个请进的手势。
宋满福知道,这小僧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谢谢道长。”
小僧双手合十,说了一句“阿弥陀佛”然后离开。
宋满福抬脚踏入了这别院里。
院落幽静,院内灯火长明,院子西边长着一棵茂密的大树,哪怕是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依然绿的扎眼。
在这雪白一片的衬托下显得尤为别致,也像是预兆着勃勃生机。
许多年前送昭昭上山的时候,宋满福来过一次青龙寺,那时候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
可看到了这棵树,那画面便又重新清晰了起来。
他记得第一次送昭昭来的时候,也是冬天。
那时他感叹此树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竟然能生长的如此茂盛,便问缘休。
“这是什么树啊?”
缘休当时答了他一段莫名其妙的诗句,当时听的时候,他还不懂其中的意思,现在却有颇多感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想到的是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当年来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勃勃生机,昭昭便有了活路。
重返故地,绿意盎然,他看到的是新的生机。
这一次,昭昭也必然有救。
寒风凛冽,宋满福裹紧了宋婉玉身上的毯子,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膝盖漫进皑皑白雪里,寒气瞬间侵袭入骨。
可宋满福并未有半分退却,他的声音悲切:“求大师救救我女儿。”
“缘休大师,救救我女儿。”
“只要你能救她,无论什么要求我都可以答应你。”
缘休既然留了那封手书,就没有不救宋婉玉的道理。
但宋满福也知道,如果当时能救,缘休肯定不会只让人带来一封手信,引他上山来见。
可见这一次要救昭昭,是有条件或者要求的。
而且这个要求肯定会让他为难。
路途遥远,他义无反顾的来了。
既然已经表明了决心,缘休便没有不救的道理。
宋满福话音刚落,紧闭的房门就被人拉开。
缘休背着烛火摇曳的光站在门外,整个人沐浴在灯火那柔黄的光里,神情悲悯又带着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