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明艳诱人,太子发疯求复合(48)+番外

作者: 三安 阅读记录

宋婉玉听的入神,君肆又简单描述了一下当时生辰宴上的景象,她听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忍不住感叹:“也不知道我此生有没有机会听一下无忧的琴音,他的琴音真的能让人忘记烦忧吗?”

君肆摇头:“并未。”

至少当时他依旧痛苦不堪,并未被琴声打动,说起来,那日一曲都比不上她今日初学,琴技不精却付诸感情弹出来的动人。

“无忧野心太大,想要借琴技艳惊四座得太子青眼,谋一个锦绣未来,琴意太杂,落了下乘。”

“那太傅之女呢?弹的如何?”

“没注意。”君肆下意识道。

宋婉玉挑眉:“太子生辰宴你竟然在现场,君肆你到底什么来头啊?你爹也在朝中当官吗?”

君肆没想到自己竟然又被她给套话了,直接截断这个话题,继续说:“还要不要继续听?”

“听,我不打听了。”

反正已经知道了一点,以后慢慢相处,总会知道更多的。

“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安国公世子公孙璟,京城第一纨绔,三岁便能奏百首琴曲,七岁就给京城各大戏馆写了许多名曲名戏,连宫中的戏班都慕名问他求过曲子,可惜……”

君肆停顿了下,眼里漫过一抹无语,继续道:“这位世子是个浪荡不羁的性子,是京城有名的纨绔,才学秉性极佳可却喜欢一些旁门左道。”

“什么旁门左道?”她好奇。

“公子哥们喜欢的那些玩乐事,你确定还要我详细解释?”

“不……不用了。”宋婉玉害羞的别过了脸,耳尖微红。

“公孙璟八岁那年写了一首《沉冤情》,这首惊天动地的戏曲引得京城上下为之感动落泪,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贫民百姓皆会哼唱,是一首能流传千古的名曲。”

“这出戏竟然是世子写的?!”宋婉玉震惊不已。

外祖母这几年最爱听的便是这出戏,每每听之都会感叹落泪,宋婉玉看过《沉冤情》改写的话本子,一直觉得能写出这故事的人肯定和自己的心上人经历了很多的坎坷,最后还是没有在一起,才写了这么一出戏纪念彼此。

而现在,君肆告诉他,公孙璟写这出戏的时候才八岁。

宋婉玉被这故事勾的忘乎所以,又问他:“照你这么说,这位世子如今应该名气极大才是,怎么又销声匿迹了?”

“因为他写出这出戏后不久摔断了手,之后一蹶不振,连琴都摔了,说再也不写了。”

宋婉玉惊讶又可惜。

“那还有一个人呢?”

“不提也罢。”

第40章

宋婉玉听出来了,最后这个人一定跟君肆有关系。

可他说不提了,她便不好再追问。

怕引起他的伤心事。

可宋婉玉又实在是好奇的紧。

君肆看出来了她的想法,直接道:“他死了。”

宋婉玉干巴巴的“哦”了一声。

其实那个人没死,只是心境变了。

每一个琴师在学习更高技艺的琴之前,负责教授的师父们都会告诉他们,要想把琴弹好,就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琴心。

贵妃入宫后,弹琴只为取悦陛下,丢了琴心。

无忧为追求飞黄腾达入了太傅府上,琴心变成了野心。

公孙璟把自己安国公和他娘亲的故事写了一出戏为娘亲出气,故意折辱安国公,安国公一气之下烧了他娘亲的阁楼,将他娘亲的琴也烧了,还打断了他的手,说他再碰一次琴就打断一次,自此他的琴心随着那场大火烧的一干二净。

而那最后一个人,身上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沉重不已,压得他再勾不动琴弦,琴心已死,世上便如无此人。

想当年他也曾是附庸风雅之人,与公孙璟以琴会友,两人便如那子期伯牙一般。

高山流水觅知音。

时过境迁,如今物是人非。

君肆遥望着京城的方向,第一次有些想念京城的那些故人。

“君肆。”

宋婉玉忽然出声叫他。

君肆被这声音拉回了现实,侧目看着她。

宋婉玉抬手抚琴,将《破局》中最让人心疼最压抑的那部分奏给他听,引得他心里沉闷,可下一秒琴声戛然而止,她转向他所在的方向嫣然一笑:“一切都过去了,不会再发生比之前更坏的事了。”

他都要死了,孑然一身,还能遇到什么坏事呢。

宋婉玉心想。

君肆看着她那洒脱的样子,眸色微微闪动:“你猜到了什么?”

宋婉玉神秘一笑:“你猜?”

君肆沉默。

她猜到最后一个人是谁了。

这四个‘琴师’的故事,君肆都讲的绘声绘色,所以宋婉玉猜,他不是旁观者,而是故事里的角色。

她早就知道君肆身份不一般,如今只是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罢了。

贵妃、太子生辰、宫宴、太傅之女、世子。

能接触到这些,能随意叫出丞相的名字,又跟缘休大师关系匪浅,他的家世连正一品的丞相也无需忌惮。

那就只有……皇亲国戚了。

但京城又并未有传闻说哪家皇亲国戚的儿子被赶出了京城。

那他的身份便是见不得光的,要是让人知道了会影响父亲的官路,所以只能这么悄无声息的掩埋。

私生子!

一个被抛弃的世子。

一定是这样。

这样便能解释为何他一身贵气,看着就像是锦衣玉食养出来的公子哥。

他又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

可怜啊。

眼看着宋婉玉露出了怜悯的表情,君肆毫不犹豫抬手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乱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