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明艳诱人,太子发疯求复合(70)+番外
宋婉玉知道自己在背书上没有什么天赋,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
她这几日确实是有些荒废了,那么多的书背下来要用不少时日,她只有一晚上的时间肯定背不过。
所以她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先把自己没背过的内容抄写在宣纸上。
等君肆过来让宋婉玉开始背书的时候,宋婉玉心里有了托底便不再紧张,也比昨晚记得要好上不少。
有一些宋婉玉昨晚没怎么背书的句子也流畅的背了出来。
宋婉玉觉得,背书是个技术活,但有时候跟心态也有一定的关系。
背完书之后,宋婉玉就拿着毛笔继续在暖阁里抄书了,没背过的得抄上至少五遍才能记住,又能背书又能练字,对宋婉玉来说大有益处。
经历昨日在山上放灯之后,宋婉玉心里的怨气就消散了,她收了心,每日安安分分的跟着君肆学习。
一开始背书的时候,君肆很少给她讲什么东西,只是让她死记硬背,自己理解意思。
但时间长了之后,考查功课完了,他会再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跟宋婉玉讲一些书里的典故,上到名人传记背景原因,下到情感发展故事走向,宋婉玉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可他每次说到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停下来,然后端着板正的脸告诉她,你该去干什么了。
从他口中听了那么多津津有味的故事,再让宋婉玉去看那些干枯生硬的文字,简直就是一种磨难。
久而久之,宋婉玉也养成了看到一个名人就先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这本书创作的背景以及原因,这样再去理解书中的意思便不会觉得索然无味。
宋婉玉读书的劲头逐渐增高,也开始喜欢上了看书。
原本宋婉玉只喜欢看一些有趣的故事,现在也能逐渐看进去这些大道理,也不会再觉得枯燥无味。
君肆也很明显的能感觉到宋婉玉逐渐有些变了,她的气质更加沉稳,行事也不再毛毛躁躁,比之前更加有思维条理。
最重要的是,君肆甚少见宋婉玉掉眼泪了。
往常让她背的书稍微多了一些,她都会苦着个脸似乎下一刻就能哭出来一样。
而现在宋婉玉却欣然接受了君肆对她的所有安排,哪怕是一些很难的要求,宋婉玉也会欣然接受。
因为她发现,君肆让她做的所有事,都不是毫无道理的,反正都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事,又不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不过就是累一点,却也过得充实。
自从上次跟君肆去了一次观云亭之后,观云亭便成了宋婉玉经常会去的地方,她几乎每隔几天都会在观云亭里坐一会儿。
这个时候的宋婉玉什么也不做,就只是坐在亭子里看着下山的方向。
而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她的心里总会有一盏盏的明灯从家的方升起。
她想,君肆是真的为她过了一个很难忘的花灯节。
虽然简朴又不热闹,但却会是她日后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感动的一天。
那也是……她第一次窥见这个面若冰霜的人心里的柔软。
第60章
时光荏苒,冬来春又来,又是一年踏青的好时节。
白雪融化,绿树发芽,青山隐在朦朦胧胧的雾色里,给坐落在半山的青龙寺增添了些许仙气,从山下看去时隐时现,像极了海市蜃楼。
往日上山的路上游客稀少,三三两两已经是常态,可今日却一反常态的人多了起来,山道上来往马车香客络绎不绝,人们三两作伴,一边谈论着什么一边往山上走。
今日如此热闹,原来是因为寺中有缘休大师和其他的高僧讲经论道的法会,光是缘休大师一人就足够无数人跋山涉水而来,更别说今日还有其他几位名气很大的高僧。
普禅寺‘远上寒山苦修参道,写出十六本入门佛经’的了悟方丈。
宝华寺‘剑斩奸邪追敌千里,顿悟后隐入佛门清修’的空游僧慧竹。
南疆大延圣寺‘手刃仇人发疯入魔,梦中得指点重获新生’的大巫师苏里。
四大圣僧齐聚青龙寺谈论佛法,这对于整个佛界来说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景象。
所以今日慕名前来的人比五年前缘休开法坛普及佛法时来的人还要多。
许多香客除了来听圣僧们讲座以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青龙寺后山那一片菩提树林。
这片菩提树林其实早就已经有了,但是只有今年才开始供香客们观赏。
往年后山的寺门都是锁着的。
因为是菩提树,所以哪怕从前院绕到后山所需时间较长,上山的路蜿蜒崎岖,也没有磨灭香客们的热情。
他们能不远万里来这里,定然不会错过这封存多年的菩提林。
在佛教里,菩提树是圣树。
有传闻说佛教有几个大能就是在菩提树下参悟的佛道,也有一些佛祖是在菩提树下飞升成佛,关于菩提树的传言多与佛祖有关且充满了传奇色彩,更有传闻说是有诚心者以手充耳附之树干,心诚可达天地。
菩提树在城里郊外都不多见,且有一定的栽种条件不易养活,能种出一整片菩提树林的,青龙寺是唯一一个,甚至有传闻说连宫中那位素日吃斋念佛的贵人都想一睹菩提千树结绿叶的盛景色。
前些年为了保护这些菩提树的生长,后山去往这边的路一直都封着,只有看护的几个和尚师父可以往来,因为瞒的极好,就连在寺中住了五年的宋婉玉也是去年才知晓。
如今菩提树长成,无须小心呵护,便开放了上山的路供大家参拜感悟,仅仅两个月时间,江淮青龙寺有菩提林的消息就传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