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144)

作者: 最爱冰萄 阅读记录

一八三七年,美国奥柏林学院首次招收女生,标志着西方传统大学的门向妇女开放,而元初学宫比西方欧美国家实行男女同校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邓绥做过宫妃,同情那个时代的其它女性。】

【她怜惜她们不识文字,通过这一举措,将文化教育的范围向女性开放,大胆之举史无前例。

她鼓励贵族女性到平民女性,甚至是女奴都接受教育,明确女性有继承家庭财产与袭爵的资格,德高望重的婢女也能入仕。

解放被束缚的妃嫔、宫女,给东汉的千万女性点亮一盏明灯。】

画面里,邓绥头像旁边的介绍多了两行小字:“古代第一位女校长。”“种下近代男女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

清朝。

某些秀女眨了眨眼睛,干涩的眼中浮起一点水汽。

士为知己者死。

若是活在那个时代,她们愿意为这位女君献上一切。

她们胆小吗?或许。

麻木吗?或许。

只是太多太多的事物不值得她们付出,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对着非心爱之人露出甜蜜的笑容呢。

德妃轻叹:“原以为我宽仁逮下,泽洽宫庭,如今看来,不过是井底之蛙。”

荣妃斜眼看她,老对手在说什么呢。

见御花园里的后妃们停下了争奇斗艳,连宫女和太监都不自觉放慢了洒扫动作,偷偷地看天幕。

荣妃想出声训斥她们,看着她们的脸,即将说出的话却堵在了喉咙里。

她咬了咬牙,转过身:“丹绣,回宫。”

丹绣懵住:“娘娘,我们不在这里继续等皇上了吗?”

“娘娘?娘娘?”

见荣妃越走越远,丹绣赶紧追上。

女音如影随形,无论荣妃马佳氏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

胸口仿佛有一股无名火,烧得她呼吸沉闷,像是插了管子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痛苦挣扎而无法解脱的病人。

为什么要鼓励女人参政?那是男人应该考虑的辛苦事,女人只要好好享受不就行了吗!

连婢女都给她们读书的机会,更是可笑!愚蠢!

根本就是给她们不切实际的期望,古往今来,有哪个女人能真正当上大官?

闻所未闻!

“丹绣,你说,有谁家的女儿做过官。”

“娘娘.....您别难为奴婢了,奴婢家穷,连《女四书》都没看过,哪里知晓哪位女子作过官呀,若不是天女讲起,奴婢连邓太后是谁都不知道呢。”

荣妃轻咬朱唇,是啊,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位女君,统治者却从不宣扬。

她出身正黄旗包衣,父亲是员外郎,颇受先帝看中。父亲教兄长们读书,母亲也用《女诫》为她启蒙,教她学习将来如何敬顺丈夫,学习与小姑子、丈夫的其它妻子儿女打交道。

马佳氏打小就明白她将来会嫁给一位贵人。

后来被皇家选中,作为格格嫁给康熙,她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全天下最幸运的女人。

一路走到妃位,人生最大的挫折是央折了四个所生的小皇子,让康熙认为她福薄,失了兴致再与她同房。

胸口的无名火烧得越来越旺,荣妃情不自禁尖叫出声,扯断护甲,指着上天质问祂。

“为什么要讲这些?为什么不能让本宫一直这样过下去!”

“打醒本宫,您觉得很了不起是不是?啊!??”

荣妃痛苦地捂住耳朵,蹲在地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偏偏.....偏偏要让她在无能为力的时候清醒!

好恨啊。

天幕宏大,相较之下一个人的想法太过渺小,渺小到像一粒不起眼的尘沙。

一个女子的怨意,撼动不了它的播放。

【邓绥掌权期间,一项项政举托起了各种人才。

她的死牵动了无数人,包括张衡。若说张衡遇见邓绥以后的人生曲线向上,邓绥死后,他的人生便走向了下坡路。】

下坡路?老年张衡苦笑了一下,觉得这个形容词说的挺对,至少他的灵感与创作欲随着青春逝去,已经从奔涌的大河变成干枯小溪了。

黑色的灵柩从大殿启程。

魂车的前方,有方相和凤皇车作为先导,三百名女侍史官身着素衣白裳,手牵引棺之绳。

黄门鼓吹三通,鸣钟鼓,天子举哀。

人们低吟挽歌,歌声哀痛而悲伤。

大将军之妻参乘于车上,太仆之妻担任御马,女将、女骑沿着车驾两侧行进,为邓绥的灵柩护驾,缓缓驶出宫省,踏上前往安息之地的路途。

【建光元年,太后邓绥崩逝。

一代女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结果邓绥前脚刚去世不久,邓家就遭到了下一位皇帝的清算。

她的七位兄弟遭受迫害,全都死于非命,尸骨分散各地。

邓绥的大哥绝食自杀,邓氏全族被流放,天下人为之震悚。】

【邓家死得如此轻易,其实有邓绥的一部分责任在,直到临终前,她都在想办法压制邓家,生怕家族在她死后动了歪念,架空刘祜。

但她没想到族人安分守己,却换来了上位者的大清洗。

不过这也是汉朝皇帝的基操,功臣用完就丢,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滑稽),如果接下来刘祜当皇帝当得不错,按照史官们的春秋笔法,这件事说不定就过去了,刘祜在史书上照样是一位英明君主。

可惜,他的功绩不足以掩盖他的恶行。

刘祜枉杀征服鲜卑的猛将邓遵,致使鲜卑反叛,又废除邓绥在位时的许多惠民政举,使东汉从此由盛转衰,哦,对了,说起来,刘祜也去过泰山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