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168)
杨炯:“还是先做民生版块,发布民间关心的粮食物价,天幕要闻等琐事。”
“这么多内容?”骆宾王插话道:“咱们几个人够用吗。”
“先一人负责一版,多的再扩招。”
“好主意。”
“那谁来当总主编?”
四人大眼瞪小眼:“.....”
就在他们准备据理论争谁更有资格担任报纸总编的时候,天上响起了异动,轻快的音乐声传至几人耳畔。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火药的发展史,实际上,在西方火药飞速发展之际,明清时期,中国也有人怀揣着对科学的热情与梦想,积极探索火药的其它用途。】
王勃立刻提起精神,嘱咐小伙伴们道:“第一期的民生素材有了!待会我们把这人的发明记下来到报纸上。”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曾被朱元璋封为万户。
陶成道有一个特殊的梦想,他一直想看看蓝天之上,遥远的星空长什么样子。
为此他自制了火箭飞行器,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起飞到蓝天之上。】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绞尽脑汁回忆了半天也没想起陶成道是谁,对方长啥模样。
这时,天幕上出现了新的画面。
陶成道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他对他的仆人说:“点燃火箭。”
仆人手举火把,心情沉痛地说:“主人,我害怕。”
陶成道:“怕什么?”
仆人道:“倘若主人飞天不成,性命怕是难保。”
陶成道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我的梦想,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只好遵从陶成道的命令,举起燃烧的火把。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离开了地面,带着烈焰升向高空。
“成功了!”正当仆人兴奋欢呼的时候,横空一声爆响,悲剧突然发生。
蓝天上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
陶成道连同他的飞车一起坠向大地,殒身碎首。
【陶成道没有成功实现它的飞天梦,不幸的长眠于万家山,飞天事业中道而崩阻。】
见此情景,有人佩服,有人惋惜,有人摇头不屑。
“自不量力,人怎能妄图触及天空,那是神的领域!”
【好问题,人真的能飞上天吗?】天音反问道。
顷刻间,民众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鸡,一片寂静,呼吸声消失在了空气里。
朱元璋骤然起身,不可思议的看向上方。
她的意思是——
天音回答清晰:【当然可以。】
一个怪异的庞然大物出现了他们眼前,外型像天柱,通体银白。
【它叫做火箭。】
【此火箭非彼火箭,能带凡人冲上九霄,飞入银河!】
第71章 墨家与发明篇19南北朝的最强大脑……
明朝。
陶家几位仆从对视一眼,默契的扑上前,按住准备起飞的陶成道。
陶成道呆了几秒,回过神来拼命挣扎:“你们做什么?放开我!别阻我名留青史!”
“咱们是为了老爷好,老爷看完天幕再飞罢!”
仆人们头疼,有个活腻了想挑战极限的老板真心伤不起,都知道实验马上要失败了,居然还要玩命。
唯有陶成道的贴身管事隐蔽的伸出手,掐了陶成道的后腰一把,冲他使眼色:别演了老爷,该顺着大家伙给的台阶下来了,难不成你真想找死。
陶成道:“......”
当着众仆与其它围观群众的面,陶成道不情不愿的松手,被旁人从车上“架”了下来。
仆人们松了口气,他们终于拯救了作死的老爷。
“飞车收回来,”陶成道喊道:“本万户要好好聆听天女授课,日后再次挑战飞天!飞天鼻祖,舍我其谁!”
围观群众不由感慨:“陶万户勇气可嘉哪!”
“真汉子也,我等自愧不如!”
陶成道略感骄傲,待有人上前询问飞车卖不卖,立刻脸色一变,叫他滚犊子,开什么玩笑,他辛辛苦苦研究出来能让他名留青史的宝贝,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去去去,放我家里吃灰都不卖,想都别想。”
东汉。
张衡站在灵台上,望着天边的画幕,眼里不可思议。
他研究出的独轮木雕最高也不过飞至百米,且无法载人,天女方才却说,后世的火箭能载人冲入天地之外的世界!
“神仙手段莫不过如此,”张衡失神喃喃:“现代科技竟能做到这种程度.....”
创造过其它飞行物的古代发明家们同样难以置信。
王莽新朝时期的男子无名氏挠了挠头,很是好奇现代的科学家是怎么让火箭飞起来的,他
的翼装飞行实验了几次都扑腾不起来,要是能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从中借鉴到改进方法就好了。
“话说火箭的形状有点像天幕讲过的孔明灯。”
两者之间,会有相近的飞行原理吗?
接下来的天音解答了他心中疑问:【火箭是一种利用火箭发动机喷射产生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按照用途,可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两类。
探空火箭主要用于进行科学实验和大气探测,通常执行气象观测、超音速试验和人工增雨等任务。
运载火箭则用于将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和空间探测器等送入宇宙,它的飞行高度和距离远超过探空火箭,技术要求更为复杂,需要对不同重量载物的适应能力。运载火箭不依赖外界物质产生推力,可以在大气层内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重要运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