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185)

作者: 最爱冰萄 阅读记录

再者,沿海是有洋人的.....万一有奸细向他们出卖消息,洋人回去告诉它们的国家怎么办。

因此早在天幕讲晚清的时候,康熙就下了命令,严禁任何洋人出海。

如今港口风声鹤唳,看管之严,连只蚊子都休想飞出去。

康熙没想到后来的皇帝那么拉。

他本人并不抵触西方科技,甚至很感兴趣,向传教士们学习数学、物理和天文等科学知识,康熙明白西方科技发展得有多快,民间禁止是为了国家统治安稳,但上位者不能不了解,因此他允许传教士在国内自由传教,条件是交换先进的西方技术给皇家。

那乾隆皇帝干什么吃的,好的不学,坏的全学去了!

康熙暗暗磨牙,等他清楚乾隆是哪个儿子生的,非得揪过来暴打一顿不可。

“为今之计,必须发展科学,只是如何发展需有仔细的章程。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

康熙目光冰冷地审视着儿子们,沉声道。

第79章 墨家与发明篇27始信须眉等巾帼,谁……

阿哥们静默。

仿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康熙的问题。

就在朝堂气氛越来越僵硬之际,胤禩开口道:“汗阿玛,儿臣提议兴办科技学堂,请有才之士担任学堂老师,不止是西方的传教士,我朝的优秀科学者也应该重视。儿臣听闻广陵有位名唤作黄履庄的老先生在制造器械方面颇有天赋,发明过人物马首能自动表演的画影,自动纳凉扇,能夜晚照光的瑞光镜等等,十分神奇。”

“儿臣认为,像黄先生这样的人才我们完全可招来学堂,让他们教授学生科学知识。”

“不错,老八的意见很好。”

康熙微微颔首,接着看向了其他儿子,意思是你们呢?

胤禛上前行礼,道:“儿臣提议,将科学考试并入科举里,新设一项笔试科目。”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必须让民众看到科学有利可图,他们才会趋之若鹜。”

“科举.....”康熙有些犹豫,清朝的科考法从顺治时期开始,延续了多年,贸然变动恐怕方方面面都要细虑。

但老四说的对,百姓们往往一根筋,学科学若无法做大官,带宗族变好,他们哪会勒起裤腰带供孙儿读书?

青史留名等大好事,与现实的馒头相比,大部分人还是觉得馒头更香,空喊口号,谁理你?

“老四的话颇有见地。”康熙再次给予了肯定。

不等他继续问其它皇子,胤题率先出声道:“阿玛,儿臣愿组建新式海军,扬我大清之威!”

胤禛、胤禩眯眼看过来,好家伙,我们认真出为阿玛出谋划策,你却想借机染指军权?

胤题勾了勾唇角,与兄长们对视的眼中暗含挑衅,怎么,他说的没道理吗?不练兵,拿什么压服洋人。

四哥,八哥,你们少小家子气,以己度人了。

“好!”

康熙满脸骄傲,儿子们还是很优秀的,他的抓娃娃教育没白教,瞧这一个个言之有物的样子。

随后他看向了臣子们,大臣们触及康熙的视线,齐齐低下头,像极了课堂上突然被先生点名的学子。

“........”

康熙无语,正待发火,一道清丽的女声从角落里传来:“皇上,臣妾有一语。”

一片寂静中,石氏缓缓出列。

她因推广天下女子放足的功绩,解除了王府软禁,可自由出入宫中,今日康熙不知怎么想的,将石氏与乌拉那拉氏一起召来,许两人在朝中旁听。

二女浑身不自在,尤其是石氏,生怕做错了什么触怒康熙,又回到以往的窘境。但在听到科学学堂的时候,依旧忍不住迈出了步子,朝康熙建议道:“既然有男女混合的医学堂,这科学学堂或许也能招收女子。”

话音落下,四周陡然一静,诸公看着石氏,陷入了沉默。

康熙转了转腕间的佛珠,同样未曾言语。

左都御史回过味来,清了清嗓子,义正言辞道:“太子妃此言过于幼稚了,学堂教出来的学子要参加科考,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稳固朝纲,乃我大清国本!贸然加进科学考试已是破例,若再允许女子参考,引发的问题就更多了.....”

“先说这检查之事,女子与男子身体有别,入闱之时该如何安排检查流程,总不能对二者一概而论。”

这时候的清朝考生考试,需要脱衣解履,散发张口,让号官搜身,以审查是否有带作弊工具。

“处理不当,

必会引起民间非议,再者,授官也是一大难题,阴阳分工乃圣贤伦理,从古至今,女子养家,学医治病,您看天女讲到现在,可讲了一位女性科学家?可见男子在钻研科学上更有优势。”

石氏被说的哑口无言,她站在原地,面对满朝文武冷漠的目光,不由茫然起来。

乌拉那拉氏担心的看了她一眼。

见此情状,左都御史不免有些得意,却并未显现在脸上,他自然的转过话题,与康熙谈论起学堂的建设章程。

....

早朝结束。

胤禛顶着兄弟们灼热的目光,上前两步,与自家福晋走在一起。

乌拉那拉氏犹豫了一下,却是与胤禛低声说了句话,然后走到石氏身边。

“二嫂,你别多想。”

石氏想法是好的,可这些日子乌拉那拉氏也看明白了,女子的权力没那么好争取。

石氏笑了笑,眉眼低落:“没关系,谢谢四弟妹关心,是我太天真了。”

天真到以为能以一己之力撼动人心中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