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197)
朱棣身体一僵。
宴明婉平等地警告所有人,刘彻反而心气顺了,右边唇角上扬,流露出几分幸灾乐祸。
朱翊钧结束完演讲,自觉讲得还不错,这不,连老祖宗都被他刺激到了,于是有些放松下来,懒散地靠在龙椅上。
镜头内,绣着仙鹤的官服袍角动了动。
朱翊钧心里一突,立即坐正身体,目不斜视地注视前方,端的一副威严帝态,好像方才那翘腿的人不是他。
朱棣看得清楚,在心里摇了摇头:“受臣子钳制,毫无一点帝王威严。”
他真是老糊涂了,跟这样的小鬼计较干什么?
真正的大敌在后头。
朱棣望向屏幕对面,道:“我们讲完了,轮到你了,秦始皇。”
嬴政一直安静地坐在龙椅上,听到朱棣的话,淡淡撩起眼皮。
“朕的计策有三条。”
这么多?
刘彻和朱翊钧悄悄竖起耳朵。
“一策强军事。对外兴修长城,以其为国家屏障。强兵健民,北御匈奴,南征百越,设象郡统辖此地。
二策务民生。力推种植业发展,确保百姓吃穿保暖,各郡省设农业部,助百姓勤事生产,俾民殷而国富。
最后一策,关乎文化一统。车同轨以利交通,书同文以通思想,各郡兴建学堂,培育贤才以备科举,为国家兴盛储养栋梁之材。 ”
静。
寂静。
空气一阵死寂。
其他三位皇帝陷入了沉默,朱棣投来古怪的目光。
秦始皇要跳过军功制,荐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直接一步到位,实行他们明朝的科举考试?
这其中要遭到多大阻力,朱棣本人都不敢想象,还是说对方已经解决了朝中的反对声音,如果是那样,那就太.....
“啧。”
朱棣舔了舔腮帮,心底有些佩服对手的魄力。
嬴政继续道:“作为交易,朕会送出部分医家试炼中带回的高产良种。”
试炼者们闻言,不禁心神一荡。
高产,有多高产?
始皇帝从末日世界带回来的良种,能在那般恶劣的环境里养活中央基地数百万人口,想必栽种在他们的世界里,产出一定非常丰厚吧?
唐朝。
李世民收回观看天幕的视线,落到一旁的女子身上。
“科举糊名一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诺。”武媚娘回答。
李世民目光复杂地看向武媚娘。
那日武媚娘主动找到他,说想担任朝中女官,做他手下的一把利剑来博取一条生路,并说若他不放心,可饮用断绝生育的汤药,从此不再诞育子嗣。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如何想法无人得知,他问武媚娘,长孙皇后知道这件事吗,武媚娘说,娘娘知道。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让武媚娘回去。
等到第三日,门下省下达一道诏令,封改名为武照的武媚娘为吏部员外,掌管考功司,负责今年科举考试的糊名事宜。
毫无疑问,这道诏令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几位御史包括魏征在内,怒喷李世民此举离谱,若是李世民封一般的女子做官,他们可能还没这么大的反应,但武媚娘是何等人物?将来篡了李唐江山的女帝!
有些人心想武媚娘莫不是会妖术,迷惑了两代李家父子,魏征连着李治也没放过,骂他不似人子,撬他父皇的墙角,被一女人迷得找不着北。
莫名躺枪的李治:......
他人都没娶进大门,这流程也走得太快了吧,父皇也是,怎么想到让媚娘做女官——
李治真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还没转正,媚娘就爬上女宰相的位置,官位比他还高了。
如今,民间都知晓上头出了位女官,是天幕预言过的未来女帝,但人们不太明白,为啥对方放着好端端的皇帝不做,当官去了。
尤其是底层老百姓,他们疑惑不解:“只听说过男子当官的道理,没听说女子也能做官呀。”
“村长您的意思是,以后女娃娃也能立户,传宗接代了?”
村长:“是啊,知县老爷专门派人下来与我说了,你们记住,不能再乱扔女娃了,扔了被发现是要坐牢的!”
村民们对视一眼,心虚地讪笑:“村长说笑了.....俺家对孩子一视同仁,怎么会干出那种遭雷劈的龌龊事。”“就是,就是,闺女可乖可孝顺了,俺娘子想生一个疼都来不及。”
村长不可置否:“回去好好教导你们家闺女,养好了,说不定将来有机会飞黄腾达,光耀宗族!”
村民们兴奋应是,一边交头接耳,讨论起天幕上秦始皇说的民生策略。
吃穿保暖,对他们来说真是个美好的词汇,如糖浆般吸引人。
村民们对秦始皇的好感瞬间就上来了。“秦朝皇帝也不像村里老秀才说的那么残暴嘛。”
能让他们吃饱饭,就是世间最大的好人!
宴明婉无声微笑。
政哥变了,不像历史上一昧推着国家机器疯狂运转,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她希望越来越多的古代统治者愿意俯首去看作为养料被压榨的最底层,如此,她的口水也不算是白费。
讲完后,嬴政侧过目光,眼睛看着宴明婉。
宴明婉心领神会,转向墨子等人:“四位皇帝已经讲完了他们的想法,你们现下可以开始选择辅佐对象了。选择完毕,将进入该时空帮助对方完成发展愿景。”
在场的十一位发明家闻言,神情纠结。
外界的观众恨不得钻进去帮他们选,“选秦始皇!”“选武帝!”“选世祖陛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