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236)
笔锋华丽遒劲,叫他有几分莫名的熟悉感。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李清照眺望喃喃:“这是谁做的诗?”
诗句短小浅白,却传达出无边的孤独,浑厚的悲怆情感。
李清照来回念了两遍,几乎痴了。
【看起来满篇都是荒唐的言辞,字里行间浸透着我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太迷恋于儿女私情,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味?
——这首五言绝句诗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于《红楼梦》开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本人情小说,道尽男欢女爱,悲欢离合,有人说,它是作者的半生写照,揭露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必然命运。
一部小说包罗万象,诗词翰墨,酒令灯谜,医卜星相,仙佛鬼怪,巨细无遗,无不精善,论真,论情,别部小说难以望其项背。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一部《红楼梦》,封建兴亡史。
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啪
嗒。
敦诚抱着的瓜掉了。
他流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这个曹,这个曹是....
脑中轰然炸开,敦诚僵硬地,慢慢地扭过了头。
曹雪芹喉头轻咽,他没注意到敦诚飘来的视线,眼眸眨也未眨一下地望着天际,看到眼角发酸了也浑然未觉。
他赌对了。
他赌对了!
他的作品受到了世人认可,所以“她”才会在他将死之际伸出援手,拉他一把——
一滴泪滴落在发白的袍角,洇开一道透明的水迹。
敦诚暗惊,随后满脸涨红:“你别哭啊,被点名是好事,你怎么哭了呢....”
曹雪芹:“我没事。”
敦诚目光别向旁边,有些窘迫地开口:“我知道你为什么看不上那个官位了。”
枉他先前还得意给雪芹弄来了个好差事。
一个小官能捞油水又如何,比得上青史留名香吗?
内阁首辅都不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换做他,宁愿饿死也不会接受这个交易条件。
曹雪芹轻轻摇头:“不是因为这个。”
他难以启齿——
在那些难捱苦闷的日子里,写小说给他带来了一种心灵慰籍,说是微不足道的自尊也好,说是不甘心也罢,曹雪芹就是不愿将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作品交出去。
清朝的文人们通通懵住了。
红....红什么梦?
他们猜测过最后一本名著可能会是聊斋先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文木老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或无碍居士(冯梦龙)的三言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集)。
万万没想到是一本名字都没听过的《红楼梦》!
有老学究不满道:“书名脂粉气甚重,瞧着和《金瓶梅》题材相仿,此等秽书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巅峰一词实在拉仇恨,《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本小说的读者也有些异议,想知道《红楼梦》有何能耐能称得上文学巅峰。
唯有皇帝们神色透出些肃穆。
“封建兴亡史.....由盛转衰.....”
这两个关键词让他们有种不妙的感觉。
伴随着怀疑或感兴趣的目光,画面里出现了一座庭院。
亭台楼阁、曲径通幽,院子透着富贵人家独有的奢豪气息。
屋内,一位肩披红色狐裘,额带白玉抹额俊美少年窝在炕桌上,他神态慵懒,修长的手指把玩着一颗饱满圆硕的夜明珠。
身边有许多隐于迷雾之中,隐隐绰绰,看不清真实面容的年轻丫鬟。
【曹雪芹,原名曹沾,乃曹顒堂弟曹頫的遗腹子,曹家祖上本为汉族,后归附多尔衮的满洲军,被授予满洲正白旗。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乳母,祖父曹寅作为康熙的伴读,与康熙从小玩耍到大,深受他的喜爱和信重,后来康熙登基,曹家祖孙三代主政南京江宁织造长达五十多年,家族显赫,极富权贵,成为了当时南京的第一望族。
曹雪芹的家族,可以说与红楼梦里的贾家一般豪奢无二。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出生簪缨世族,又长于南京这种花柳繁华之地,幼年的曹雪芹很是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的生活。
对于这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曹雪芹日后回忆起来,说:“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
“家中藏书极多,其中精本便有三千多,我极爱书房,常常躲在里面消闲岁月,不爱四书五经,也不喜八股文,只爱读些在世人眼中旁门左道的偏书,学戏曲、美食、医药、茶道、织造等杂艺知识。”
“虽有父亲严加管教,但祖母溺爱,总能护得我周全。”】
《红楼梦》的作者居然是一位世家少年郎!
观众们惊讶。
其他三位名著的作者皆出身贫寒或家庭世俗地位低下,施耐庵的父亲是一名船夫,罗贯中的父亲是丝绸商人,吴承恩的长辈也是一位商人。
只有曹雪芹,父母为高门贵族,人生起跑便站在了他人遥不可及的终点线上。
皇宫内。
“曹寅的孙子么?”康熙有些意外,曹寅于今年七月病逝,他令其长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这一要职。
曹寅忠心耿耿,在世时多次随他巡视塞北,后去江南任职,也是四次接驾南巡,把他招待得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