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4)

作者: 最爱冰萄 阅读记录

大家知道,兵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位吗?】

各朝人民眼睛亮了起来。

谁从小没听说过几个将军打仗的故事?说起兵家代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喜爱的支持者!

楚国太宰伍子胥说:“长卿的才学我深知,仙人盘点,必定有他一席之地。”

杜甫说:“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霍将军的神勇千古流传,英年早逝但雄姿不减。”

朱元璋:“哈哈!俺的才能天下人有目众睹,鄱阳湖打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可谓用兵如神也,盘点怎能漏得了俺。”

【第一位兵家代表,他的军事思想享誉中外,在世界军事史上有着极高地位,作品《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世界古代1部 兵书“。

唐代司马贞曾说:孙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斩,良将得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些都是书中让后人耳熟能详的兵家谋略。】

宏文馆,司马贞受宠若惊地抬头,天女刚刚点了他的名字?

他的确说过这句话,并记载在了自己撰写的《史记索隐》里,没想到能流传到遥远的后代为世人所知。

【此人便是兵家至圣,孙武。

说起来,这一位可是典型的书红人不红的代表人物。

提起他的《孙子兵法》,十个人有九个恍然大悟,可提起兵书的作者,许多人就一头雾水了,甚至以为作者就叫做孙子。】

孙武失笑。

他起初写兵书的想法就是想将自己一生行军打仗的经验记录下来,给后代子孙做些参考。

后人不知他姓名,熟知他的作品,对他来说已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达到了他写书的目的。

嗯,孙子是他,孙武也是他,没什么分别。

【孙武出生于春秋时期,乃齐国乐安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有名的武将,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他很早就接触到了兵法。

当时诸侯争霸,各国战乱不断,王侯们渴求贤才。

孙武有个好友,名叫伍子胥,非常欣赏孙武的才华,常常向老板吴王安利他:“若民公得此人才,定将如虎添翼!”

通过伍子胥锲而不舍的七次推荐,吴王终于答应见孙武一面。】

天幕上打出了大大的“基友”二字,标着伍子胥姓名的动画小人笑眯眯看着孙武,保证自己一定会把他引荐给上司。

“何谓基友?”

年轻的伍子胥眼神疑惑,不理解上面的新奇词汇,不过想到自己跟孙武的友情天下人皆知,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好友那么厉害的才能,不施展可惜了,莫说七次,就算几十次推荐也使得!

耳朵都快被属下念出茧子的吴王:“......”

【于是孙武面见吴王,并向他呈上了《孙子兵法》的初稿,吴王一见,立即惊为天人!

他坚信孙武是能帮自己成就霸业的人才,不久,吴王便封孙武为上将军,担任吴国的最高统帅。

吴国当时想打楚国,但楚国有盟友桐国,两国难舍难分,叫吴国难以突破。

孙武说:大王别急,瞧我的。

然后使出了一招挑拨离间,迅速破坏两国外交关系,让楚国失去了桐国助力。

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伐交”。

接着,孙武运用长途奔袭灵活机动的战法,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击败楚军。

楚军以为吴师会走水路,于是在汉水设防,没想到孙武攻其不备,弃船从陆路袭击楚国的腹地,最后在柏举用三万兵力大破二十万楚军,成就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皇帝们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亲自率军打过仗的几位。

李世民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孙将军大才也。”

李渊闭嘴不吭声,和他讨论兵法,可难为他了。

他的龙椅基本都由这个二儿子打下来的,自个儿总共也没上过几回战场,唐朝初定后,周围那些叛乱势力难啃的骨头,也是由李世民与他的部下解决。

莫说李世民觉得他偏心,李渊自己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有亿点点心虚。

天女说道:【孙子认为征服敌人的最佳策略是政治谋略,其次是外交手段,最后才是武力,他认为不战而胜最为理想,因为战争代价高昂,能避免则避免。

这种策略到了今天仍然行之有效。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战场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文化、舆论、信息网络、经济贸易等手段难以预测,或许一夕之间,你眼中的庞然大物便从内部被消融瓦解。】

此话一出,许多人不解其意,二十一世纪,指的是后世的朝廷吧,天女的意思是后世的朝廷不打仗了?

可不打仗,不用兵,怎么解决叛军,怎么维护统治啊。

嬴政作为帝王,听了这话,莫名心生战栗,像是触碰到一面无法描述的墙。

墙后的世界让他恐惧而兴奋。

文化.....

他为什么想打压那些儒生,还不是他们总是用些似是而非的话煽动平民,反对他的政令。

把他们的话语权压下去,才能消除六朝遗民的反秦思想,开创新局。

但听天女的意思,这种做法实为一把双刃剑,一个用不慎,就会反过来刺伤自己。

嬴政目不转睛地看着天幕,听到传至耳畔的女音说:【孙武五十多岁时,好友伍子胥被新吴王夫差杀害,他心灰意冷不再为吴国效力,归隐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