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59)

作者: 最爱冰萄 阅读记录

侍女:“公主,咱们还去佛寺吗”

高阳公主:“去什么去,待在这儿,我要看完义妁妹妹的故事。”

“把那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拿来,本公主要翻一翻上面有没有义妁妹妹。”

侍女忍笑:“是。”

近来司马迁的《史记》成为了不少官员人家的时尚单品,陛下送给公主此书,叮嘱她看了多少回公主都

当耳旁风,说不耐烦看一本大砖头。

还是义妁娘子的一张俊脸管用。

高阳公主翻书翻了半天,结果在一百多页的酷吏列传里才找到义妁姓名,而且里面记载的根本不是义妁,讲的是她弟弟,说她弟弟因为姐姐得到太后赏识而得以入朝做官,为官生涯怎样怎样,关于义妁的生平没提到一丁点儿。

高阳不高兴了,谁要看一个小官的事迹,官做得好的英才俊杰她父皇手底下一抓一大把。

“司马迁真是没眼光。”

她闷闷不乐,为此一整天吃饭都没欲望,直到第二天傍晚,侍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公主,银月异动了,天女娘娘的视频要开始了。”

风铃轻响,优美动听的仙乐飘扬,月光与蓝天交织,呈现一幅在古人们看来有些诡异的场景。

黑夜现白昼,只有仙人才能做到这样的手段,无论他们见多少次都会觉得惊叹。

高阳撑起下巴,兴致盎然的望向苍穹。

....

【义妁,西汉人,出生于河东一个小小的村落。

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兴趣和其它孩子不一样,她喜爱药草,特别爱钻研医术,十几岁就上山采药,用捣烂的药草给乡亲们敷治外伤。

在那个医疗知识匮乏的年代,义妁努力收集医书自学,向民间郎中虚心求教,请教各种医疗方面的疑难病症学识。】

视频背景音乐悠扬,少女一身布衣,跟随在来村里行医的郎中身边学习望闻问切,即使遭到轻视,说女子学不透此道也不气馁,用实力向郎中证明自己有足够的恒心,能学好。

就这样,日积月累,义妁学到许多宝贵的医药知识,她用涑北艾为乡亲们进行红油灸疗,消解他们的痛苦,名传乡里。

就连外村人也慕名前来找义妁看病。

镜头拉近涑北艾,给了这种草药一个特写,只见草药叶片肥厚,侧根多,有明显的纵棱。

【涑北艾在后世又称为艾草,这种草药价格便宜,薄荷香气浓郁,有多种医疗功效,能温气血、逐寒湿、止血温经、安胎固气,活络止痛、提高人体免疫力。

它还是妇科常用药,具有抑菌的作用,能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疾病。

早在上古时期,祖先们就发现艾叶可以防治疾病,《神农本草经》记载,艾叶具有治疗风寒痛、通经活络、温暖脾胃等功效,被列为上品。

结果人们往往用其驱恶辟邪,忽略了其丰富的药用价值。

直到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对艾叶的用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半夏艾汤、厚朴艾汤等艾草方剂,方使艾草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成为家庭的常备草药之一。

所以各位,别再忽略它的药理作用了,这可是一株万能草药啊。】

村民们露出笑脸,他们不识大字,但他们听得懂天幕的意思,天女说的这草好处多多咧。

这年头家里谁没个小病小痛的,听到艾草的功效,大家瞬间心动了。

“俺记得,上回在河边瞧见过这种草药!”

“大牛你说真的?我家小娃身子骨弱,老受寒,想去摘两根。”

“谁撒谎啊,走,二伯娘,俺这就带您去。”

“哎,我也去我也去。”

战国时期,扁鹊也吩咐弟子们将艾草的功效记下来,准备回头多寻些,试验一下仙人说的多种功效。

孔子和颜回等弟子恰好在河边的大树下歇息,发现了一丛艾草,于是一边采摘,一边继续聆听天音。

各朝大夫们同样聚精会神听着。

【有一天,义妁遇到一个外地来的腹胀病人,此人瘦骨嶙峋却怀揣着比孕妇还大的肚子,整个人奄奄一息。

他的家人求助义妁替病人诊治,义妁了解病人的情况后,先是取出几根银针,精准扎入患者的肚子与腿上,接着将调配好的药粉洒在他的肚脐眼上,连续几日救治,病人的肚子竟奇迹般干瘪下来,恢复了健康。

史书未曾记载义妁所诊治的患者病症,大部分现代人猜测是血吸虫寄生人体引起的大肚子病症。

这种大肚子病也叫水鼓病,多发于南方地带,是流行最广的一种寄生虫病。

血吸虫生存繁殖离不开钉螺,钉螺主要生长在潮湿草滩上和沟渠旁。

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钻入皮肤,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

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反复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血吸虫病人和病畜又可作为传染源,造成血吸虫病传播。】

“呕。”

古人们哪里见过这般真实详尽的病虫发育过程,许多人立刻被恶心得吐了出来。

江东京口。

周瑜脸色发白,强装镇定说道:“主公,这血吸虫病的扩散过程十分清晰,往年总是搞不明白为何有百姓得这大肚子病,如今我们知晓原因了。”

孙权捂着嘴:“公瑾说的是,我这就派人去灭了那些钉螺.....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