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88)
“既为国医,当尽国医的本分。”
义妁喃喃道,望着天幕上的《千金药方》,暗暗下定了决心,她要写一本专治妇科疾病的医书。
届时医书完成,她要将它送给千千万万个需要帮助的女子。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孟诜轻声念着这句《千金要方》的开篇词,神色敬佩。
“孙师大才!”不愧是他认为的良师!
乾隆频频皱眉。
天女话语中一直以来透露出的民贵君轻思想令他不喜。
他轻哼一声:“什么叫人命比千金贵重,朕是皇帝,朕的命岂不是无法用金钱衡量!”
和坤满脸赞同,一发彩虹屁拍过去:“万岁爷说的对,您天挺奇表,乃是天生贵人,与贱民们自然不同。”
纪晓岚站在一旁,万分不耻和坤的舔狗姿态,可他位卑职小,在乾隆心里的地位比不过和坤,这种场合也没资格发表意见。
女音继续说着:【《千金要方》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医学名著,被誉为历史上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写成此书后,孙思邈的名声响彻大唐,传到了京城。
京城中的达官贵人常常找他看病,孙思邈不辞辛劳地接待每一位病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对病人一视同仁,以至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对他倍加尊崇。
大学士宋含文,名士孟诜,唐初四杰更以师资之礼待他。】
李世民感慨:“朕多次召孙先生入宫,孙先生总是不肯,也只有他那样的人才能青史留名,赢得百姓的尊敬吧。”
被点名的六人暗暗高兴,他们敬仰孙思邈的才德,没有师徒的名分却在心里把他看做一位良师。
哪曾想过被老师带飞,有名扬天下的机会呀!
孟诜打算去看看孙思邈,被宋含文拦住:“欸,孟兄,去看望老师哪能空着手,咱们去买些礼物。”
孟诜闻言停下脚步,宋兄说的对,老师虽然不在意这些虚礼,但他们作为学生,还是得尽一尽孝心的。
【说点题外话——这位孟诜是孟子的第三十一位世孙,对,就是大家了解的那位孟子~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者是也。
除了大学士的身份外,孟诜还是唐代一位著名的食疗学家,其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汇集古代食疗之大成,对食疗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们誉其为“食疗学鼻祖”。】
几人正商议带什么礼物去看孙思邈,听到这里,其他人惊讶的看向孟诜。
孟诜呼吸一促,脸庞涨得通红。
天女说的是他?他成了食疗学鼻祖?他居然当上了开宗立派的人物!
老天啊!
孟诜高兴得不能自己,恨不得马上去寻孙思邈诉说他的激动。
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几人酸兮兮的,“好啊,孙师的《千金要方》里就提到过食疗,定是你趁咱们不注意,找先生偷师去了!”
孟诜不与一群酸鸡计较。
“呵呵,那咋了,有本事你们也拜访先生去。”
“先生喜爱我,才会教我,至于你们......”孟诜斜了他们一眼,意味不尽在其中。
“嚯,你小子,找打!”
笑闹声在亭内响起,与此同时,战国时期,孟子看着他三十一代世孙的成就,哈哈笑道:“熊掌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舍鱼而取熊掌也。”
“学医也很好,不作恶,救世间,做无愧于心之人!”
笑毕,孟子轻轻一叹,到头来他看得还不如世孙清楚,何必一定要做高官,做自己能做的事,也不失为另一种
迂回的实现路径。
弟子询问:“老师,您怎么了。”
“走,回乡。”孟子抬头,目光灼灼道。
既然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就回老家传道授业,得天下英才教育之。
总有一日,他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们会将儒学发扬光大!
【孙思邈一生都没有担任任何官职,他年事已高,本想归隐山林,但京城的人们常常来找他看病,不愿他离开,唐高宗特地赏赐闲置不用的王公贵族府邸给孙思邈居住,不许他归山。
于是在这样半隐居的状况下,孙思邈整理他晚年收集的药方及经验,完善了早年他觉得不够好的《千金药方》。】
皇宫中。
李治激动的道:“媚娘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
武媚娘笑道:“听到了,陛下,天女唤您唐高宗。”
李治仍晕乎乎的,有父皇的雄途伟业在前,他先前觉得自己不被对比到泥里去就不错了,唐高宗.....这个谥号听起来还不赖嘛。
很巧,李世民也是这么认为的。
“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目光带上一丝赞许。
“太子做的不错。”
李承乾满脸高兴,夹杂着某些说不出的复杂情绪,他原以为父皇这么喜爱四弟,他又有足疾,将来荣登帝位的不一定是他。
父皇最后.....竟然还是选择了他么?
李承乾眼角一酸,向李世民跪下道谢:“都是父皇与母后的悉心栽培,儿臣才能做的好,以后儿臣一定多听父皇的话,将来做个好皇帝。”
李世民一阵感动,不枉费他尽心教导太子,虽然太子现在有些叛逆,将来还是能够回到正途的。
李泰不服气,父皇为啥默认唐高宗是大哥,他的德行一向受百官称赞,这位唐高宗说不定其实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