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97)

作者: 最爱冰萄 阅读记录

从挺直的背脊到佝偻的身形,画面中老者的白发显示着他为考证本草,踏遍万水千山的执着。

嘉靖年间,明朝的百官们懵住了,啥?李时珍在朝廷做过官?

太医院的郭院使站在大殿上,他是太医院的最高领导人,虽然为微不足道的医官,但属于正五品,有资格上朝议事。

原本如隐形人一般站在角落里吃瓜,乐呵呵听徐阶的党羽弹劾严嵩,这时感到百官们投来的视线,郭院使脑门直冒冷汗。

“郭院使,确有此事啊?”

“这.....这....好像确有这么一人。”

郭院使

使劲回忆,想起了之前在太医院里宛如隐形人的李时珍,对方医术很好,但不懂得向上经营,后来被他安排去做了管理医学典籍的闲差。

不过他可没陷害他离开太医院!是李时珍自己想走的!

说起来他让李时珍随意出入医库,指不准还给对方的医典做了贡献呢!

张居正递给徐阶一个眼神,徐阶了然,随即上前一步,抬头去看帝座上的一人:“陛下,臣提议将李太医从湖北接来,如此出色的人才朝廷应该重用才是。”

“陛下以为如何?”

“哦。”懒散的语气,朱厚熜不感兴趣。

“以及李太医上榜,他的试炼资格.....”

试炼!仙家奖励!

装神像的朱厚熜闻言终于来了精神,颔首不止,然后说出了这阵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依徐相所言!”

似觉得不够重视,又补充了一句:“快马加鞭,速速将人迎来!”

【《本草纲目》长达192万字,是当时医药领域最具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的一部医学著作,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全书分为几个主要部分:一卷和

第二卷 作为序例,详细介绍了历代本草学的发展脉络及基础理论,引用二百七十七种医书和四百四十种经史百家书籍,总计共七百十七种参考文献,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学术背景体系。三卷和第四卷聚焦于疾病的治疗,按照一百三十多种病症分类,详细列出对应的治疗药物及其用法,进一步细分为草部、菜部、果木等类别,使得临床应用更为便捷。

从五卷至

第五十二卷 ,则是药物各论的核心部分,共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七种药物,按照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个大类进行细致分类,每一大类下又细分多个小类,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等十一个子类,总计六十个子类。】

书籍缓缓翻动,人们看到书上目录共有五十二卷。

单是一种药物下就标注了释名、集解、正误辨析、修治方法、气味描述、主治功能、药理阐释及附方等多个栏目,全方位解读药物的特性与应用。

不但如此,他们还看到了中药学以外的诸多涉猎内容,比如石油的性质与产地,酱醋酒的酿造工艺,如何利用空气湿度预测天气,推测雨量的大小......

另一时空,已为宰相的张居正望着天幕道:“此人乃大才,太医院不该将他放跑。”

满朝文武哑然。

正如天人所说,医者身份低微,明朝的御医通常没有上朝资格,只为皇亲国戚与朝廷大臣服务。

一个院判,位卑职小,他们自然不会在意,怎知对方肚子里有这等学识。

一百九十二万字的巨著啊,他们所有人加起来一辈子都不一定写这么多字!

小说家们觉得自己被嘲讽了,人家一个医家都能写那么多字,他们还躺什么躺,都起来肝!

【《本草纲目》的内容之广从这几页可见一斑,其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医学,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博物学巨典。

明代王世贞评价它:“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篆,臣民之重宝也。”】

王世贞?

太和殿内声音一静,一道道目光唰地投射向张居正。

王世贞,是与张相公闹掰后.....

被他赶出京城的旧友。

第40章 医家篇16没有它,朕也是百姓心中的……

如果将这个时间点明朝的文官们聚在一起评选,王世贞无疑是大明文坛的扛把子,所谓声化意气笼罩海内,文坛界最耀眼的启明星是也。

一支笔杆吸来无数粉丝。

同时王世贞还是江湖传闻中的兰陵笑笑生,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在书页上涂了砒霜送给严嵩之子,使严嵩七窍流血,用一小簧书痛击大奸臣。

当然,这些都为野史记载的谬论。

真实历史上,他是张居正的同年进士,一个出生于豪族,一个出生于寒门,王世贞中二甲第八十名,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两人性情相和,在那一年成为了好友。

等到张居正做了宰相,仍未忘记这位身居低位的旧友,他特地提拔对方,使王世贞先后担任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等要职。

然而王世贞才华优秀,做官却不太行。

清谈文人无法实干兴邦,再好的才华不愿为生民立命,对百姓不管不问,一身学问在张居正看来也是无用,且就在他于前方奋力改革“考成法”之际,背后遭到了一道来自老友的暗箭。

荆州发生地震,王世贞向朝廷上呈《地震疏》影射权臣专权,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

普天之下,此时又有哪位臣子的权威比得上张太岳?

王世贞的背刺令张居正愤怒,不久,给事中杨节疏劾王世贞失节,使其丢了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