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后又被前任独占了(149)
她这么撒谎,并不全是为了成全舅舅,也是出于一片私心。
反正回到了长安之后,两人就桥归桥,路归路。
她与谢岐之间,那不光彩的交易,她也不想让别人知晓。
王青嘉听她这样说,彻底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他佯作欣慰,又藏不住心虚,强笑道,“人嘛,总是要向前看的。”
两人一边说,一边来到了正厅,王青嘉叫住了一个洒扫丫鬟,“快去通知夫人,就说是昭儿回来了,把她的浣水阁收拾出来,再准备些好饭菜,今晚我们聚一聚。”
洒扫丫鬟是个生面孔,玉昭之前在王家从未见过。听到孙氏这两个字,她的心轻轻咯噔了一下。
洒扫丫鬟见到神仙样貌的玉昭,就像是九天下凡的仙女一样,一时看直了眼。
过了会,她才反应了过来,脆生生地哎了一声,忙去唤孙氏去了。
过了片刻,孙氏便由两个丫鬟簇拥而来。
她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美妇人姿态,只是丧子之痛太过深刻,一张保养极好的面庞上已经显示出难以忽略的风霜,老的竟比王青嘉更明显。
玉昭刚入王家时,孙氏便对她不冷不热,王玉楼死后,两人更是彻底撕破了脸。
玉昭一颗心七上八下的,下意识垂下眉眼,捏了捏手心,不敢面对来人。
过了这么多年,孙氏本来已经慢慢放下悲痛,如今又看到了玉昭,她美艳的脸沉下去,眼皮突突直跳,腕间的佛珠盘了又盘。
唯一的慰藉便是,玉昭风尘仆仆,形容憔悴。
看来这些年来,她也过得不好。
这么一想,孙氏的心情才缓了缓。
“昭儿回来了。”她不冷不热道,唇角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弧度,既不刻薄,也不亲近,“这么多年了,你在幽州过得可好?”
玉昭垂眉低首,规规矩矩行了一礼,“舅母安康,甥女一切都好。”
王青嘉见她报喜不报忧,一时嘴快,便将玉昭丧夫离家、又与谢岐随行一事与孙氏说了。
听到玉昭年轻丧夫,又千里迢迢回到长安,想必定是夫家所不容,孙氏放缓了拨弄佛珠的动作,心里舒坦了不少,但是转念一想,眉心一跳。
她这么远赶回来,不会是来打秋风的吧?
她当年冒着名声不要的代价把这丧门星送走,就万万不想再把她给弄回来。
“不知昭儿你此番回来,有何打算呢?”孙氏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佯作关心,委婉道,“你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但这日子总是还要过的啊,有没有想……再找一个呢?”
玉昭轻轻摇了摇头。
她没有耳垂,只有鬓边几缕发丝随风翩跹飘扬,“舅舅舅母,我已想好了,余生只想常伴青灯古佛,不想再作嫁人的打算。”
孙氏暗道不好,她果然是回来打秋风的。
“那怎么行?”王青嘉吃惊了,急道,“昭儿,你还如此年轻,怎能生出这般荒唐念头?若是你母亲……你母亲知道你如此心思,泉下也定会不安……”
说到一半,他差点说不下去。
想起这几年,他们家是怎么对待玉昭的,他这个做舅舅的简直是无地自容。
等到了九泉之下,他也无颜再去见自己的亲妹妹。
这样想着,王青嘉脸色羞愧,多了几分慈爱,温和道,“玉昭,女子嫁娶乃是一辈子的大事,你万不可如此看破红尘,你放心,舅舅一定会给你找个好人家,不会委屈了你。”
“多谢舅舅的好意,但是我早已经想好了。”玉昭道,柔和的声音里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舅舅不必担心,我会离开王家,择一处地方,日日为王家、为父亲母亲,还有表哥、文英祈福的。”
王青嘉听出了玉昭这是要与王家划清界限,心里一痛,知道当初伤她太深,急道,“这怎么行?你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离开了王家,又能去哪?你放心,若是你真的不想嫁人,王家也养得起你,你可千万不要再说这些伤情分的话。”
孙氏捏着佛珠,没有表态。
“舅舅误会了,我并没有别的意思,”玉昭轻轻道,“我如今是嫁出去的姑娘,又是守寡之身,身份尴尬,不宜再待在王家。舅舅舅母放心,这么些年来,我也多少攒了一些银两,足够安身立命了,逢年过节,如果舅舅不嫌,我也会时常来看望舅舅舅母的。”
孙氏听她如此说,面色这才缓和了几分。
“好孩子,”她笑道,表面功夫做一做,顺水推舟道,“我素来知道你是个听话的,既然你主意拿定了,那舅母也不好说什么了。”
王青嘉长吁短叹,见孙氏已经这么说,仍坚持道,“再怎么说,你刚回来,哪有现在就出去自立门户的道理。先在王家住下,过阵子再做打算吧。”
孙氏心中不虞,但也听出了王青嘉有些默认的态度,也不好再说什么,笑道,“是呢。我这就让人把浣水阁收拾出来,你且先安心住着。”
玉昭纵使心中不愿,也低低叹了一口气,称了一声是。
王青嘉见她同意,笑道,“明日正巧就是汝芝、宜兰回门的日子,你们姐妹三个素来要好,这么多年了,正好见一见。”
听到这两个名字,玉昭的心里一紧。
随即,她点了点头,温柔笑了笑,轻轻道,“是。”
。
这边玉昭在王家心口不一却维持着一团和气,那边谢岐却是直接入了龙潭虎穴之地。
他入宫了。
送走了玉昭之后,没来得及回谢府,谢岐便直奔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