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丧夫后又被前任独占了(220)

作者: 风去留声 阅读记录

谢岐痛苦地心想。

不过,如同一株疯长的小草,助长了他的熊熊野心。在这一刻,他的心意无比明晰。

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还有她。

只要她肯陪伴在他身边,他就无往不利。

之后的每一步,他都只能赢,不能败。

一夜过去,谢岐重新步入朝堂,开始主动搅动起长安的风云。

所有明面上、暗地里的势力全部将目光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长安,每个人仿佛都再也承受不了再一次的磅礴震动。而与渺小的人类相比,倒是伟大的长安无论经历多少变动,依旧还能涅槃重生。

因为一座城市能够失败推翻再重来,而人却不同。

人一旦选错了位置,便是永无翻身之地。

所以,每一道探究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落到了谢岐的身上,目光不一,既有对他除之而后快的恐惧,也有对他一往无前的期待。

他是一片最为璀璨的飞羽,扶摇直上,还是一落千丈,全部都是一个未知数,而羽毛的去留一旦有了结果,将会决定数以万计的命运。

谢岐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是什么,但最终走到了这一步,他不后悔。

这个念头也许很早之前他就已经有了,只是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他始终都不敢迈出最后的一步。

然而到了现在,无论是赞誉,还是骂名,他都不想去在乎了。

也许是在与玉昭彻底敞开心扉之后,他才终于通过这个契机,有了孤注一掷的勇气。

他不需要在乎这么多。

是的,其实他从来都不需要考虑这么多。

如果他能够明白当初父亲的用心;如果他没有急功冒进选择出征;如果他能真正理解阿姐入宫的用意;如果他能够直接娶了玉昭。

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对于过去,他不予置评,但是现在,他可以自己掌握。

他不再是二十岁时的谢家三郎了,他已经有了成为谢家家主的担当,他不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有了誓死效忠于他的数万部下,有了想要守护一生的爱人。

他身上背负了太多的期望和责任,他不能停下来。

但是现在,他不会再和以前一样,感觉到累了。

是生是死,是成是败,他都会去坦然接受,付出他的一切。

太后薨了,天子年纪尚小,难以支撑,群龙无首,朝廷再次陷入乱局。

文羿升趁乱上位,彻底撕开了他狼子野心的面具,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人揽下所有的决策大权,将满朝文武把在手中,俨然成为了摄政王一般的存在。

他下达了一道命令,以叛乱罪逮捕谢岐以及谢家军,斩杀谢岐,将谢家军收归朝廷。

谢岐拒不领旨,拒交兵符。

朝廷俨然成为一盘散沙,虽然尽数归文羿升掌握,但一部分士族和崇尚天子威严的老臣,心里还是隐隐向着谢家的,因此保持中立,并没有屈从于文翌升的淫威,并对他的权威产生质疑。

两家就谢岐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谁也不肯说服谁。

文翌升上位后不久,不顾位置还未坐稳,便等不得开始了强硬的排他手段,大肆笼络朝中重臣,预谋诛杀异己,以达到自己威慑镇压的作用。

长安惶惶不可终日。

谢岐在这个时候仍是未有动作。

无人在意的角落,后宫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

起因好像是慈宁殿里的一位宫女不满太后生前所为,蓄意报复所致。

大火烧了整整两天两夜,后宫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等到火势彻底被控制下来的时候,太后所在的慈宁殿已经被付之一炬。

同时被毁掉的,还有容贵妃所在的翊玉宫。

文翌升根本没有管慈宁殿,失火的时候,便第一时间命人去翊玉宫灭火,甚至不惜亲自前去,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翊玉宫的火势不知怎么的比慈宁殿的还要大,等到彻底灭下火的时候,翊玉宫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据在场的禁军和宫人们回想,当时的文翌升挣脱禁军的阻拦,一个人跑进摇摇欲坠的翊玉宫,不顾坍塌的危险,亲自将几具遗留的尸骨拖了出来,最后看着地上几具焦黑的根本认不出来的女性尸骨,咬牙切齿,又哭又笑,模样十分疯癫可怕。

火灾之后,文翌升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没有选择拨出内库的钱来修葺象征着太后威严的慈宁殿,反而将烧毁的翊玉宫重新修葺,甚至大兴土木,规格更盛从前,并且迟迟没有将疑似谢泠芝的尸身下葬,送入皇家陵墓。

此离经叛道的举动愈加引起朝野震动,中立派更加不满,心中的天平纷纷朝谢岐一方倒戈,文翌升的伐谢大计困难重重。

更加令他糟心的是,在这个紧要的时刻,谢岐终于有所表态,起兵造反,公然开始与他叫板。

文翌升搬出了天子诏令,强力派兵镇压,但他却已经控制不住事态的发展了。长安在这段时间一桩接着一桩的经历之下,很多人包括大臣们私底下,都开始对这个积弱的朝廷重新审视起来。

朝廷自先帝逝世之前,就西有外敌,内有叛乱,已经再也不负昔日雄伟模样,一场陇西叛乱,差点就攻入了长安,打的朝廷不保,已经将上上下下的积弊展现的淋漓尽致。

天子年纪尚小,容易被奸佞控制,这样的朝廷,已经不能将其托付在一个黄口小儿的身上,必须刮骨剜疮,壮士断腕,才能有一线生机。

然而,除了天子之外,还有谁能坐上这个位置呢?

上一篇: 遇卿欢 下一篇: 嫁给病娇宦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