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丧夫后又被前任独占了(3)

作者: 风去留声 阅读记录

说句人间地狱,也不过如此。

玉昭不语,只是将她轻轻抱在怀里,她临危不乱的温柔怀抱给了秋胧最后的一点慰藉。

安静之中,秋胧听到一道声音幽幽道,“也不知道母亲她们怎么样了……”

秋胧猛地抬起头,红着眼眶,不忿道,“她们将小姐赶出家门,她早就不是小姐的母亲了!我们如今都自身难保,小姐您还管她们一家子做什么!”

若不是那家人狠心将她们两人赶出来,她们又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境地!

玉昭垂下头,轻轻道,“……可她终究是文英的娘。”

秋胧怔住,也沉默了。

她看到玉昭从修长的颈中掏出了一块玉佩,将其放在掌心,轻轻摩挲。

那是她的夫君孟文英留给她的唯一的东西。

那日被赶出孟家,孟家人将小姐箱子里所有与孟文英有关的东西都砸了烧了,不准她带走一件。

小姐苦苦哀求,才只留下了一块玉佩。遭强盗劫掠后,她又亲眼看到小姐是如何舍弃了几箱东西,只为了保下这一枚玉佩。如今为了不丢失,索性将其戴在了身上,只为了日日观摩。

秋胧偏过头,突然有些不忍看。

她吸了吸鼻子,心里酸楚不是个味,哑声道,“姑爷已经不在了,如今他护不住小姐,也护不住他的家人,小姐您无需自责,这本就不是您的错,孟家虽然在幽州不算显贵,但也好歹不是什么平头百姓,自保之力应该还是有的,应该不会被他们……”

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秋胧猛地转头,声音颤抖,“小姐……刚才他们说的谢将军……”

“难道是、是……”

似乎提到那个名字就是大凶,秋胧白着一张小脸,硬是说不出那个人的全名。

玉昭听到这话后抬起头,心绪也跟着一颤。

她将玉佩握在手里,缓缓使力,直到感受到边角处传来的尖锐刺痛,才平静道,“应该不会是他。”

如今三王乱,诸侯也纷纷效仿造反,天下姓谢的将军不乏少数,而她们所知的那一位屯兵鹿城,距离幽州足足几千里。

不可能会是他。

一定是别的姓谢的军队。

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巧的事?

第2章

重逢

士兵们将其扣在了这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再回来,黑沉沉的柴房里,玉昭和秋胧两个人相拥着取暖。

玉昭在极度的疲惫中睡着了。

也许是秋胧提到了那个人的原因。昏昏沉沉的梦里,她又回到了那个杏满枝头的青葱时光,长安的十五岁。

她又见到了谢岐。

说起长安,其实玉昭并不是长安人。

玉昭祖籍杭州,在江南水乡待了将近十五个年头。

玉昭,原本姓沈。

及笄的那一天,沈父送她的及笄礼,是将她送去了长安。

那是玉昭有生之年第一次去往长安。

那一年,她第一次离家,从杭州辗转到了长安,中间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她亦是第一次意识到,那个百姓口中繁华之极的天子之城,原来是这样的遥远。

长安有王家,王家有她素未谋面的舅舅王青嘉,与玉昭逝去的母亲同为亲兄妹。

到达长安的那一日,王青嘉亲自携家眷迎接她们父女二人。

王青嘉似乎与沈父并不热络,礼貌地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将注意力转向一旁的玉昭。

玉昭记得舅舅那天使劲拍了两下她的肩膀,一语不发,只是红了眼眶。

王青嘉身后站着一个精明华贵的美妇人,看上去三十出头,风韵犹存。

美妇人的身边跟着一个清秀的少年,还有两个娇俏的女郎,她们都在好奇地张望着她。

一路上沈父已经跟她细细讲过王家的情况,玉昭见到来人便知道,这是她的舅母孙氏,围在她身边的是她的三个孩子。

清秀少年是她的表哥王玉楼,两位女郎则是她的姐姐王汝芝、王宜兰。玉昭含笑与他们一一见了礼。

长安城比玉昭想象中还要繁华,而王家也比她想象中还要大一些 ,规矩也更多一些。

初到王家,与玉昭想的不太一样。

沈父在王家待了几天之后,便独自离去了,将玉昭一人留在了这里。

临走之前,沈父细细与她叮嘱了诸多事宜,玉昭一一记下,心中却犹疑又怕,她隐隐感觉阿爹不会再回来接她了。

果然,几个月后,沈父因病离世,玉昭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王家没有让她回去扶灵,他们将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时候,沈父已经去世了一个多月。

玉昭悲痛欲绝,哭了三天三夜,彻底病倒了身子,缠绵了病榻数月有余,从此染上了风寒的病根。

王青嘉这个做舅舅的没有亏待她,天天流水一样的补品汤药往她那里送,从不计较花费多少。

数月之后,玉昭的身子终于康复。

她病好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丫鬟搀扶着来到王青嘉的书房,跪在王青嘉的面前,感激他的恩情。

从此之后,王家多了一位规矩识礼的表姑娘。

因是寄人篱下,玉昭在府中小心行事,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平日里居住在王青嘉给她安排的浣水阁,从不轻易出去。

王青嘉给她改了名字,将她的沈姓改成了王。

不久之后,王青嘉升了官,政务越来越忙,留在府中的次数变得很少。

王青嘉不来,那个面热心冷的舅母孙氏则更是对她懈怠。

孙氏作为当家主母,与王青嘉成婚至今,相敬如宾。王青嘉虽然纳了几房小妾,但这么多年都无一儿半女,足见孙氏平日理家有方、为人决断。

上一篇: 遇卿欢 下一篇: 嫁给病娇宦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