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172)

作者: 游渔犹愚 阅读记录

“说的也是,我虽说从前便知这边寒冷,但真要自己受过,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辛苦。”秦向涛叹一口气,道:“那方将军在这儿守许多年,倒真是了不得。”

林言点头,又听秦向涛道:“原本还说快马加鞭,除夕前回得到京城——这会看去,待到明年开春能回去都是阿弥陀佛。”

“谁知道呢。”林言心中一动,想着这这趟行程三瞒四瞒,就是不跟他们明说的此事目的,又道:“万一过不许久咱们就冒雪启程?”

“那可了不得,你是读书人的‘以为然’,这儿的雪可不是随随便便劈开就走。”秦向涛自己分明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暴雪封路,可说起来却好像很有经验似的,一时滔滔不绝。

林言笑着听着,却没料到秦向涛的话头跳脱,忽然就问道另一处。

“说起来,淮安王妃待你好吗?”

“这有什么不好的——你那日还穿了我的大氅,难道不够暖和么?”

“话不是这样说的。”秦向涛摇摇头,外面雪光太亮,给他脸上罩了层的冷白光:“只是她作为母亲,对你好吗?”

“挺好的。”

可这样简短的回答显然引起秦向涛的许多联想。

他静默一会,低声道:“你总是半路归家,年幼时不曾养在膝下。王妃留心

与你备上厚实暖衣,想来心中也是很惦记你的——你真要难过,就只当自己是多个继母,也别太失望了。”

幸好陈谦时不在,如果陈谦时在,听到秦向涛这样说,肯定会狠狠踹他一脚。

林言这样想着,不欲继续这个话题——他和王妃各取所需的关系,哪里好随意评判一位辛苦许多年的母亲,又怎么好要求她如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对待自己?

更何况,王妃如今种种,已是非常体恤,林言自然记得。

可秦向涛的话却还是钻进他的耳朵里。

“如今这样,你还是该按照自己的心意,若事事随着他们处置,那从前种种不是白费了么?”

“这话怎么说?”秦向涛向来是有话直说,这会的话却像是打哑迷。林言下意识追问着,却见秦向涛别过头去,岔开话题去说收留的那些小孩子。

“你预备带他们回京?”

“即便不带回去,也至少给他们找个容身之地等到天暖和的时候。”林言没有继续纠缠,只把方才的一丝异样存在心里。他想到那几个一团幼小的孩子,又是一阵叹息:“毕竟即便想送走,他们家中也无人。”

“这北阆还说什么要塞,结果城里面的慈幼局都是这般名存实亡。”秦向涛想起这件事也是不忿:“城中都是这般,那些更偏远的地方还不知是什么样子!”

林言一时不知道该答什么,他知道秦将军一定告诉秦向涛一些事,却也知道按照秦向涛方才的态度,绝对不会在这时告诉他。因此他只等秦向涛平复下来,才起身到窗边把窗户打开。

在林言的印象里,街上的雪堆积,雪停过后遭人踩踏,总是免不了脏污——北阆的雪却不一样——旧的脏污未显,新的雪层掩埋,那些脚印也尽数冰封。

可总是除不掉的。

只是现在看不到。

皇上叫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和‘买不到的粮食’有关吗?

好像有什么在黑暗里闪烁,是一个火点,只有久经岁月,生了老茧的手才能准确抓住。林言站在窗前,望着外面不知何时又落下的雪,室内一时静默无声。

唯有炉火连着燃烧着。

淮安王妃近日里鲜少邀请黛玉到淮安王府。

世子一事风波未息,她静静观察,并不愿刺激得他急红眼睛。

但全然不顾也是不可能。

言儿当日放着血亲的外家不顾,宁可把这当作一份正经请求,就足够王妃知道他对于荣国府是什么态度。

失了孩子的母亲与失了母亲的孩子,王妃看着黛玉,便很有些l怜惜在其中。

有怜故生爱护,有惜而生珍视。

“这一对坠子你收了,待会就往林府里送去。”王妃将一副耳坠拿在手里端详片刻,交与合晴道:“颜色倒好,只是叫我戴来太俏,给恪静又不显巧——正好上回去邓夫人那处时,见林姑娘穿了身妃色的长襟,若拿这一副配着也算坠子得用。”

合晴应一声,人还没转过腰,又听王妃道:“这一次赏雪,林姑娘可应了邀?”

“应了——自王妃当时带着去一次,之后各家夫人总也忘不掉林姑娘。”

“还是那孩子讨巧。”王妃笑一声,又望着铜镜中的自己:“若是自个没本事,旁人的一点提带又算得了什么?”

合晴抿嘴笑,王妃也不再吭声。院外的雪下了一整夜便停,难为邓夫人还收拾出好雪景,办了这赏雪消寒的宴席。

王妃自己也有女儿,比黛玉少不到几年光景。这会郡主恪静已然有了议亲的意思,林府的姑娘却还未定,这叫王妃少不得搁在心里。

淮安王府劫了人家承挑宗族的儿子,便也有人旁敲侧击。见淮安王妃这般喜爱林府姑娘,更是揣测是否有认个干女儿的喜事。

王妃哪声都没应,只是似是而非着,叫旁人不需轻举妄动,更不要觉得林府当真只剩下一个孤女。

她是丢了孩子才晓得立起,自觉闺中天真烂漫是一场蠢事,苦熬心肝走过十几年光阴,那些主意早就是信手捏来。

只她心中一直存了一个疑虑——

言儿不要权位,单说拉下现今世子又不像他的性子。可他好些年辛苦都是平稳渡过,如今这样,为的什么,王妃一时却也不好妄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