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218)

作者: 游渔犹愚 阅读记录

一年,两年,三年……大公子会说话了,会跑跳了,启蒙了……

她的孩子也该会说话了,会跑跳了,启蒙了……

如果他还活着,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这些年她伤害了,放弃了那么多人,却在今天轮到她自己想了那么久的孩子了。

可言儿是不能做世子的。

他是林家的孩子,即便寻回也不能真切与自己一处。

她的兄长们万事不成,母家却要由她这个外嫁女增光荣。

而她自己,也需要一个更倾向自己的孩子来保证将来无忧。

林言很好,若叫他承袭王爵,将来恪静、昭昀还有她也会过得不错。

可当必要的时候,无论如果他都会倾向林家,倾倒向林家的姑娘的。

即便他自己也在选择中。

连他自己在必要时候都是可以舍弃的,更何况是她这个离散了许多年的母亲。

甚至她在他眼中还只是‘同盟’,并不是生身之母。

而且,而且在这个关头为林言请封,不正是要跟皇上作对么?

即便是王爷也是绝不肯轻易动作的。

王妃把手指横在齿间,混沌中不觉有什么钻心的痛。她一遍遍在心里讲述自己许多年的布置,下定决心绝不在此空亏一篑。

她是要对不起言儿的,但言儿自己也说过,这一事里他性命无忧!

她在这一份冰冷的心意中睁大眼睛,一遍又一遍捶打自己的胸口。

愿赌服输......无论是言儿还是她,都会愿赌服输。

过分体贴的孩子总是要吃更多的苦,这件事没有公平可讲,一切都圈定在冥冥之中。

可上天也会在冥冥中补救。

有人在宿命之初离散,却也有人始终牵着他,责备天公给予的每一处坎坷。

也是没有公平可以讲的,但这本来就是不需要讲求公平的。

林言下狱的消息被刻意宣扬,他传不出去消息,黛玉也知晓随机应变。

她熟悉林言的性情,也信任他的能力,自己思度便觉是‘苦肉计’的成分居多。明白佛奴应当是与太上皇达成某种联系,现下就要等候一个发难的时机了。

可由爱而生忧虑,却要准备十二分上策、十二分中策,再勉强推十二分下策垫底。

林府临池的书房里静心宁神的香料用得更勤,黛玉的猜测没错,林言确实算得上安全。

但她的准备也没有白费——

皇上终于发现太上皇在等待怎样的时机。

第131章

转祸患借机行事

北阆的第二次兵败来得猝不及防。

蛮族为了过冬搅扰边地,但春来时大多息声,安心调养牲畜。再有聚集也多是秋里,借着兵强马壮时劫掠。

这仿佛是某种与周边的‘默契’,而这一回北阆却做了特殊。传来的军情是节节败退,再这样下去只怕北阆一带都要丢。

可现今朝中最熟悉北阆地界的将军进了牢狱,后来驻守的将军似乎又不大能服众。

皇上原本思量边地异族也在与方将军的那场战争中折损许多人手,之后调养生息,这时不会轻易来攻。因此使下这个计谋,还预备即便秋来进犯,也足够自己信重的将军的功劳再加一重。

只是事已至此,现实容不得再笔书写,如今还有谁能顶上去呢?

秦将军不可能,但若是又‘饶恕’方将军,不仅自己在这一场争斗中认输,连带之后都要落下风。

可是朝臣争争嚷嚷,无论如何都不敢让国土缺损在自己手中。

朝堂吵嚷,牢狱却做了桃源,足够叫人宣泄一番未酬的壮志。

林言独得一个‘雅间’,但并没有缺席在这战败的消息中。

只是和太上皇相对而坐的时候,他很想问这一场战败是否也在太上皇的计划中。

太上皇似乎先一步看出他的犹豫,;连眉毛都不动一动:“林大人,你该知道谨言慎行的道理。”

他这时阴恻恻,紧接着又不知出于怎样的心思,看着林言,拖长强调。

“淮安王府似乎要为三公子请封。”

林言早与王妃做过约定,在这时并不怎么惊愕。可是林言的平静显然不是太上皇喜欢的反应,他搭着眼皮看过去,来回也没在这张年轻的脸上看到一点愤恼或哀恨。他有些惊奇,直觉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对抛舍自己的父母亲无动于衷。

哪怕是他自己的孩子......太上皇在心中默默说,他是明知道这一点的。

而林言无意惹得太上皇在此事上多思,很快岔开话题。

今上改变计划的原因不外乎兵败,原本与太上皇约好的苦肉计只走了半程。但皇上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急躁些,贪功冒进,在此时陷得深了,轻易脱不了战败的漩涡。

但以林言对今上的认识,知晓他绝不会轻易承认这场失败,只怕要把危机转嫁出去......

林言想到这里心头一滞——今上暂时不知如何,反正太上皇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想来朝中已经升起叫方将军‘戴罪立功’的呼声,而太上皇来到这里应当也不止是为了给林言传达这两个坏消息。

“你觉得现今的几位皇孙中,有哪一个资质卓越些?”

林言一怔,抬眼见阴影把太上皇脸上的沟壑镀得更重。

“年纪太小,还看不出?”太上皇‘呵呵’笑起来,旋即又郑重了颜色:“但并不能是秦家一系,是不是?”

他这会看去像是要提点晚辈的宽宏长辈,慈和中透着些淳淳善诱的味道,好像很盼望这晚辈能够说出些超出他这个年龄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