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255)
“我还有事要与你商议。”
林言没吭声,只是身子更往前探,耳朵也凑得更近。
“我听当地姑娘说,淮越常年困苦于蚊虫,自有一套防范的衣衫?”
“嗯。”林言应一声,他在东边林地也见过,这会听黛玉提起,便道:“是有这样的衣服,我一开始到那边去时也穿了。只是这会的蚊虫还在垂死挣扎,衣服竟一时防不住。”
他说着,又补充道:“且这衣服防起来是把整个人都笼罩住,耕种时常有人嫌弃不便利。穿的人少,也不大耐用——去林子里采药时用的多些。”
“我想着,不妨把有这般技艺的手艺人整编作一处。这会赶制一批精致的,由外来的商队往外贩卖。”
“可......”林言一怔,方想说外地不至于有淮越这般的虫害。可眼见一缕细风吹来,黛玉衣肘处停留的两只丝网蝴蝶便也随风振翅,一下子恍然大悟。
不一定非要为着防治虫害呀。
淮越从前因来往商队而繁荣,这会也因为商业上的垄断吃了大苦头。这轻飘飘的防虫纱网因‘无用’而被略过——也确实,当地几乎人人都会制作,外地又少有这般需求,又有多少人会苦心经营这样粗糙的格子纱衣?即便有心,又有多少能如官府般和这些地头蛇相抗衡?
而这样的格子却恰好叫现在的他们钻过去——
“姐姐——”林言的手从一开始就没松开黛玉,这会一迭声叫着,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喜悦:“还好......”
还好黛玉心细,还好她认真为此劳心——淮越至今几十载,自有官员劳苦,却少有人另辟蹊径,从这似乎‘无用’的寻常衣料入手。然而黛玉的提议却另辟蹊径,绕过盘踞的商户,叫‘灯下黑’的诸人看到另一条法子。
林言这会正高兴着,却听黛玉忧心忡忡道:“只是若要整合实在要消耗一笔银钱,官府中可还可用?”
“多少还是能挪出一部分,先把前账补上。”淮越府衙里也没什么钱,又要惦记着日常的支出。现今光是收集纱衣便是一笔款项,黛玉有些发愁,林言却咧起嘴笑,有些得意,又有些腼腆似的。
“剩下一部分,我还能先拿自己的风评打欠条的。”
“若能这般,那就再好不过。”黛玉闻言,松一口气,又道:“实在不行,咱们还能自掏腰包,总不至于叫她们劳心劳力还要吃白条子。”
“还不至于叫自家缩减衣食的地步。”林言的拇指也缠上那绣着柳枝的帕子,他自己没发觉,只隔着这一层细细揉着黛玉的手:“等明日,我再跟杨治中他们多商议些。”
“唉。”黛玉因林言的动作心上一软,只道怎么到了这会还脱不开从前的模样。她轻咳一声,引来林言的注视,便道:“我请咱们院里的几个丫头织来看过,若是有心,也能编制些新奇花样。我想着,这事实在是有得做。若是成了,待到将来也能做一门谋生的手段。”
“如果能就此拓开商路,又能补上后续,之后的事就更容易了。”林言更紧地握一下黛玉的手,轻声道:“再往后,还要姐姐多劳心了。”
“开头难,有劳沈大人舍得下身段。”黛玉抿一下嘴,抽出帕子,手又抚上林言的面颊。
“还是太清减些......”
事实证明,沈大人在这一方面的信誉相当有说服力,他前面几个月的勤勉也没有做无用功。
府衙的每一条告示都会惹来一阵讨论,而渐平坦的道路和划分的田地更做了有力的佐证。林言之前的政令效果现摆放在那里,倒没人信口开河说官府诓骗苦命人工钱。
虽也有个别人对官府‘赊账’有些议论,然而念着前头一笔工钱很能给即将到来的冬日添上几块布,便也催着亲朋好友中有此技艺的去试一试身手。
收了更好,没收也不算吃亏。
日头也随着这丝格编织一缕缕地成了形状,框住些日夜,却没断了丝丝缕缕的念想。
张二奶奶现在不大痛快。
做生意没有从不吃亏的,偏张老板受不得半点气。这会在生意场上出上一番风头,落到官大人眼里又是一番计较——他是舒畅了心情,事后却点旁人去说和。
婆母推说自己年纪大,去了反而不好。大嫂寡居,不点名就是要张二奶奶自己露头。
然而柳府的老太太惯是敬上鄙下的性情,张二奶奶见过几次,得了些刺便不肯多上跟前凑趣,这会自己主动拜见更是不肯。
“忆湘,你去,别叫父亲母亲为难。”可她丈夫好像还很高兴,以为终于得了父亲的器重,又或者急着给自己的什么‘错误’做出弥补:“你们年纪近,也有得话说。”
张二奶奶很想反呛一句,说婆母的年纪才是最近的。但她不能,于是那笑容便铸在她脸上。掠过水波日影,在这时迎上柳府的茶香。
“夫人抬举......”她一瞬间柔了眼睛,做足谦逊的姿态。仿佛柳府老夫人上一句不是含着针刺的‘提点’,她身侧儿媳脸上也不是看戏般的淡笑。
“却不是什么抬举——你难得来,是稀客。”老夫人年纪也不老,细说去,比张二奶奶的婆母还要年轻几岁。但她诚心要做个太够资格的长辈,放缓了语调,说话喝茶跟捻佛珠一般。
伶俐的丫头奉上茶点,柳府的大太太笑着请张二奶奶多用些。
“没什么稀罕的,只怕你在家中见惯了好吃好玩的,勿要见怪——”
甜腻的糕点抿在嘴里也苦涩,张二奶奶明知道这一趟谈不上什么‘和解’,却只好空坐在那里等着人口舌针刺几句来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