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260)
眉心的抽痛渐渐止息,林言握住黛玉的手,仍是抵在额头。
第155章
学塾成另有用处
文圣人的画像挂上厅堂中央,夕光斜照,淮越的新学塾终于建成。
“给帮衬学塾修建的商户刻印功绩石碑吧。”林言侧过脸,一笔金灿灿的光束擦过他的脸颊而去,令他的半张脸都埋在冷色下。他的唇角依旧是抿起的、上扬的,叫人挑不出错的温和——但一双黑漆漆的眼仁像两个没有底的冷洞窟,就那么直直望着近前。
这目光没有看谁,但杨治中莫名身上一悚,他旋即垂下头,恭敬道:“是,大人。”
他虽应着,但心底多少有些不甘愿。而那些出了力的商户们显然也听到这一句吩咐,这时已然热热闹闹围过来拜谢。
一间学塾,将有的功德碑,六代七代压榨
乡邻的富户,好像在这一刻成了全然的好人。
明窗、画像、木头的雕梁看起来很是有几分金碧辉煌。张老板讨好着走过来,口中说请州牧赏脸题名,又说请州牧留下墨宝书单,叫他们也能才买些书卷填补学塾书架上的空缺。
“这不必急,关于学塾的先生与学生,本官还要与诸位大人再商谈。”林言还笑着,年轻俊秀的面皮因为这一段时日的操劳有些疲倦。反倒是张老板似乎不为世事所苦,越发心宽体胖起来。
还要再谈?
张老板一怔,不知道这背后还有什么事要兜圈。书塾已经建好——不买书,不买笔墨纸砚,不找先生不招学生,还有什么再谈的必要?
书塾修建完工的日子比预计的提前不少,在段氏知道官府将修建学塾山路后更是发了狠地赶工,不过对外的说法是体谅外地民夫想要回家过年的辛苦。
林言只当信了这一面的说辞,对于张老板的疑惑也不做解释,又客气几句后便携其余府衙的官员返回。
“大人方才不应声也好。”邓别驾很会自我排解,他们一行人回到官府中的时候,他已经又一次笑起来。这会凑在林言跟前,悄声道:“只是大人做什么主动提那修碑的事,又叫他们得意几天。”
“这是惯有的规矩,我不提,他们也会旁敲侧击。不如直接说了,好图个清净。”林言来此几月,不能说摸清所有一州所有官员的底细,但在这主城官府之中,也是挑选出一些可用的官员。
杨治中和邓别驾都在其列,正好这二人职位不低,单独留下也不会惹来更多争端。
“是这个道理,只是好好的学塾安上他们的名字,心里总觉得不舒坦......”邓别驾皱起眉,又嘀咕道:“虽说是他们出了银子,可若不是这些年那些狼狈祸害,哪里会叫他们称霸逞凶的?”
“这也无妨,待到将来,那石碑留存好坏也不是我们操心。”林言笑了一声,杨治中和邓别驾晓得这年轻人又生什么新主意,可待到近前,又猜不出什么可能。
“大人的意思是......”
“石碑刻名还是小事,他们总是出了银子,想存个名声也算不得过分。”林言把一份册案拿到台前,字迹满满当当,条屡分明,端到邓别驾鼻子底下的时候还有几处新近的删改。
“工匠?”
“是啊,既然名为‘学塾’,所学倒也不一定是圣贤书。”新挂起的文圣人大画像在记忆里瞄了林言一眼,他咳嗽一声,继续道:“我打算招募各行各业之首,在学塾中分批次授业。便宛如市井中的师父与学徒,只是这一回由官府来管。设批次,置准则,也不许做师父的再随意责打徒弟——当然,对于来授课的工匠,都由官府出面给出报偿。而在学塾中的弟子,不收束脩,但学成之后要先为官府做事三年。”
“当然,具体的,还要召集诸位大人再做细谈。”
林言一口气说下来,杨治中和邓别驾先面面相觑,又一齐低头去看那册案。看完之后对视良久,又齐刷刷扭头看向林言。
“大人......”邓别驾的声音听起来有几分艰难,他两边嘴角都提起来,唇珠却粘在下唇上,笑容尤其古怪。
“邓大人有什么顾虑?这会只有杨大人与我,但说无妨——”
“这......大人——”再开口的是杨治中,他又和邓别驾对视一眼,这才朝林言看去:“下官觉得大人的本心极好,只是真正推行,只怕——”
“难。”林言帮他补上那个字眼,对面二人点头,林言也叹了口气。
其实他没有想到学塾修建完成的日子会这样提前,虽说彻底拿捏死后山有见不得人的东西,但也叫他的计划不得不做出些更该。
“二位大人的顾虑,我也考虑过——只是如今淮越的能工巧匠多已被商户收拢,稍微小些的铺面独木难支,最后少不得把手艺奉给商户——只是正因如此,才不能放任他们继续把持,甚至自诩救主,吹嘘赏工匠一口饭吃。”林言又把册案推过去些,继续道:“实不相瞒,原本我打算在明年推行此事,只是学塾修建的日子提前太快。”
“那,恕下官多嘴,不知大人原本打算在此期间做些什么?”邓别驾与宗室也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他如此敏锐,林言也不觉得奇怪。索性他已经确信这两个人都信得过,这时便也没打断。
“二位大人应该知道矿脉被私自开采的事。”
“这,确实是我们官府的无能。”邓别驾与杨治中不同,他不为谋事,也不想升迁。当年是因为受了牵连才来此,如今在淮越多年却品出许多好滋味来。
林言知道这一位家境不俗,对于谋生的辛苦感触少,但心着实不坏。更知道许多官员也是出于这般心情,不忍多加管束,想着不过是人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