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283)

作者: 游渔犹愚 阅读记录

分明眼见就是年节,分明从前是花团锦簇的盛景!

宝钗欲捏紧手指,扎得疼了,又怕留下痕迹叫老太太觉出端倪。

贾母还不多知悉。

大老爷收押,家产封禁。如今虽说有得归还,贾政无事,但这般情境下,任是谁也说不出转危为安的话。

王熙凤已然病倒几日,面色如金纸。而贾母亦昏厥数次,只因这段时日见次子无恙,宝玉与宝钗又常伴身边,这才多几分宽慰。

今日宝钗到时,宝玉已然在贾母旁陪侍。这次却见贾兰亦在,尚且稚嫩的面庞经了前面风霜,倒多几分可倚仗的沉稳。他见宝钗进来,赶忙起身叫人,宝钗便只道都是来老太太这边做耍,实不必端着许多规矩。

贾母这一段时日着实损伤一段心气,梦中还怀念从前孩子们嬉笑打趣的样子。这时听宝钗这般说,更是连声叫贾兰再坐下,又牵着宝钗到近前。

“宝丫头,难为屋里还有你这样一个人。”老太太虽不知更多,但也多看几十年的世事。她晓得这会府中忙碌,宝钗是新的宝二奶奶,这当口难免身心俱疲。

往后就好,等兰儿长大,又或宝玉承了功名......

贾母心底还存着希冀,再看宝钗,便不自觉多了许多勉励。

宝钗看着听着,却只得端笑而已。

而贾兰一直静静看着他们。

这一日的陪伴格外漫长,即便是宝玉能在祖母跟前做几分从前姿态,但间隙中还是难**露出失意。然‘幸好’贾母这时总归身体不济,早早吃了汤药便要睡去。

贾兰是跟着宝玉出来的,宝钗正叫院里的小丫头把残雪扫扫,莫折了光多打扰老太太歇息。

“二叔何不请沈大人救急?”

这压低的声音原本不该有第三人听清,然宝钗这一刻忽然清明耳目,她回头看去,正看到贾兰坠在昏暗廊下里的一双漆黑眼睛。

如白昼见阴森。

贾府遭查,荣国府的大老爷下狱。这事发得突然,传到淮安王府中,不止王妃,连带淮安王也吃了一惊,背上骤发一层白汗。

彼时他们正细看千里迢迢从淮越来京的孝敬,制作精良的木匣子还端在手里,还没来得及捂热,就先被传度到三分冷意。

“王爷......”淮安王妃在淮安王爷面前从来是柔弱妇人的样子,这会也满腹惊惶般朝他看去:“那边遭事,会不会牵扯到——”

“能有什么牵扯?”淮安王还没理清头绪,但听得一声问,直觉便要驳斥妇人的天真。南边来的果干还没吃进嘴里,反上来的酸气已经叫他连唾液都吞不进去。

“言儿夫妇两个都在淮越,他跟那边也难有什么旧亲!”

可这般说着,他自己也不能尽信。宫里的贾妃娘娘刚刚弃世,依照皇上惯来的样子,不应当在此时对付皇妃的血亲。

是宫里出了什么事?还是太上皇那边又有了他不知道的动静?

正心神大动的时候,淮安王陡然想起今上已经接连辍朝数日。

“此事言儿那边早知道不好,稍后便叫恪静与昭昀过来,无论如何不能在咱们府中传出什么似是而非的谣言。”

淮安王说到这里的时候犹有些气息不稳,他一时庆幸林言被指派去千里之外的淮越,一时又愤恨这走丢又归来的孩子平白给他牵引上这样一门麻烦亲戚。

又一次......

王妃垂眸应是,面上还是那担忧而哀伤的样子。她知道淮安王又一次做了鸣金收兵的决定,就像一开始上交的兵符,又好像这许多年错位的孩子。

她已经许久没有想起二公子,但淮越离南地太近,这一份忧虑一但被唤醒,立刻便成了卡在喉咙里的果子。

而如今贾府的事好像一个先兆,还没有还朝的皇帝更是做了不吉祥的影子。

凭着言儿在太上皇那里的位置,在这一件事中注定无法置身事外。

廊下鹦鹉叫,淮安王要去亲近的宗亲那里道恼,兼打探些他这闲王所不知道的秘闻。于是王妃依言服侍淮安王更衣,屋里的桌上还摆着礼物,其中有一些是原本要送到贾府的东西。

那礼物册子规规矩矩摆放,王妃却好像被蛰一下。只是她静默良久,最终还是把那礼册端在手

里。

若是此事无后患,这礼物自然还是要送出去。

可至今的罪名只够贾府的大老爷下狱,如今的平稳好像是挥刀前的喘息,耳边呼隆隆的都是刀刃携起的风音。

她自己是知晓消息灵通的好处,这会必不肯叫孩子再吃了暗亏。明面上答应淮安王的主意,暗地里一封密信出——

却与另一支队伍碰在一处。

第172章

公堂上抄贾府二

林言收到一封信。

不是谁的忧虑,也不是哪家盼着救急。

信上字句了了,看去却有尘埃将落定的宽慰。

陶安......

那是在秦将军率领的队伍到达淮越的几天前,单薄的纸张却几乎沉重到托不在手里。

邸报上多了贾府的事,一行行字迹似是旧闻,又掺着新的血腥。彼此勾结缠绕,进了水的漩涡,隐约浮现的像是旧时在皇宫中看到的那双苍老眼睛。

混浊的瞳孔里又藏着新的漩涡,翻滚着,渐渐流淌出血泪,铺满一地。

王熙凤惊叫着坐起。

可陷在现世又是一番惊惶,盖因屋里地上的毯子,比梦里见到的还像血漫盖一地。

“奶奶,您怎么这时就起,才歇了不足一息......”

进来的小丫鬟不是用惯了的,王熙凤便有些厌烦,只不好多表现,更因为实在没了表现得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