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285)

作者: 游渔犹愚 阅读记录

那些东西高高在案上,她看不清,只心底还存着希冀,暗道人死证消,傅正也没多有理。

可傅正下一句话便叫她跌进谷底。

“公子,请你去认一认,这是不是你所说收了银钱,强迫你未婚妻自尽之人?”

另一侧的水鬼影子靠近,王熙凤茫然看去。

漆黑的,漆黑的。

早该死去的人的狂喜逼近,他手里正捧着王熙凤方才看不清的东西。

“您的信,您的印,您当年找过的那些人,个个都画押认罪。”陶安的声音很轻柔,仿佛满腔恨意都被驯服:“您不在的时候,府上已经搜出那些放高利钱的账册。您错漏了厉害——那才是真正要审的东西。”

绝不叫你逃了去!

第173章

被关押贾府事三

一、二、三——

淮安王妃难得愣着脸算日子,嘀咕若是顺当,这会那信件也该到了言儿手里。

她是有些不寻常了,这样的心

绪说不清楚,在这样的时刻,她忽然格外思念淮越的小两口了。

想他们回来的那种想,念他们何时回到那种念。

外面闹腾得厉害,这边府里却还一派平静。眼前望着茶烟袅袅,耳朵里还想着底下人的回禀。

王妃跟傅正熟悉,当年找孩子就是他多多帮助。只是临了被王妃设计一挂,幸好他没往这边想,二人还是客客气气的交情。

荣国府的大爷的事推脱不掉,如今见着儿子儿媳也是一脑门官司。这般放下高利钱,轻说革去官职上缴银钱便能拾个呼伦身,但似乎这边的苦主还有旧的冤屈没出掉心中怒火呢。

她在心里盘算着,一时又有些奇怪。暗道闻说那大房媳妇是个精明强干的人才,怎么到了这个当口,却连一点尾巴都扫不迭?

王妃这边奇怪,王熙凤却也在暗暗叫苦。她哪里是存心不扫去尾巴,实在是连她自己都不晓得这尾巴是在哪里被他们捏住的。

她自从知觉有人作对便开始藏匿,却不知怎么偏偏是那告状的存了这样了不得的东西?

呈到堂前的东西陌生也熟悉,王熙凤眼前一阵连一阵发着昏黑,好像梦里的血又铺盖过来。

而傅正还没有立刻开口的打算。

他的目光点在贾琏与王熙凤身上,沉甸甸地压着他们的肩膀,可只是一个喘息的空当,那目光又落在陶安身上。

大理寺接管的是陶安的状纸,其余的罪责皆可算‘意外之喜’。可偏偏是陶安的这一件事没法正名,毕竟他当年未死,死了的金哥也是自己了断性命。

那目光所在的肩膀忽然一松,牙白的衣裳好像把公堂撕裂一处缺口。陶安还看着跟前的二位贵主,他笑着,却真像是水里爬出来的鬼物。

见着那四只眼珠里的惊惶与怨愤,陶安的心却渐渐归落平静。

——公子与他说过,想要以命偿命是难办。倘若是叫他们付出代价,却要让自身做外部的缺口,在最深处钻他们的心。

陶安答应了,所以他不计较荣国府的势大,安静守在林府的宅院,等待着林言所说的‘时机’。

林言离京时带他去了大理寺,亲口跟傅正讲明了他的身世与冤屈,也担保拿出的证据件件是真。

这件事是当日便说定的,只是陶安有些不明白,公子是怎么断定花团锦簇的公府会在这一段时间倒毙?

是倒毙。

陶安摸摸自己额角的伤口,不自觉咧嘴。其实他至今说话都算不得爽利,今日堂上寥寥几句是多年口舌打磨,连同那些罪证,连同许多个昼夜一起压在匣子里。

那四只满怀气愤的眼睛还瞪着他,陶安只无所谓地笑,而傅正也已经收回他的目光。

只要这三千两银子坐实,后面的事,大理寺就有更深的理由查下去。此番查抄不是太上皇的手笔,傅正势必不能叫皇上的一方势力钻深,至少不能让他们太轻易地拿到想要的东西。

头上的匾额是‘明镜高悬’,匾额下的官员单名一个正字。然而傅正看看自己的手,又看看手里的东西,心中却只有一段叹息。

便似秦家与今上,傅家与太上皇也捆绑得太深。

“好精明的算盘,好轻易地银钱。本官为官多年,却不知竟有白花花的银子可这样得来。”

这一言是敲定了罪,贾琏身子一抖,怨毒的目光便朝王熙凤脸上啐去。

“贵府祖上的功劳,辛苦挣来的颜面,如今当真是——”傅正的手攥紧,好像彻底牵住一段阴谋的尾巴,即便想要再隐匿于暗处也甩脱不去:“钟鸣鼎食之家,却怎与民这般争强要利?身上披着孔雀翎,腰上坠着和田玉。这些物什莫不是血肉采买,你们品赏也安心?罢罢罢,拉下去,自有律法处置公平。”

惊闻一声嚎哭,分不清是来自堂上还是堂外。

傅正不在意谁府上的下人惊惶,也不计较是哪家又新得了消息。他的父亲仍是可以时时进宫去跟太上皇道恼的老臣,这一段时间来,他二位的棋局由晌午延长到黄昏。

而那哭嚎却把王熙凤打个激灵,她听不清傅正在说什么,也听不清贾琏在说什么。眼前的一线光透过朱色门打进来,使得窗格子在地上织作臆想中的牢房。漆红的光也投在她的手上,这一回却真像梦里的血漫改上来。

她的颤抖不觉停了,脑子里也只白茫茫一片。被府衙的卒役领下去的时候,却有巧姐的声音响在耳旁。

——若真的这样不得了,她的女儿可怎么办呢......

荣国府的下人是一路哭嚎着回去的。

这一事还没叫老太太知道——只跟她说凤辣子还仰在床上,琏二又还在外奔走,因此这府上只贾母一人还算安稳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