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83)

作者: 游渔犹愚 阅读记录

“我见夫人,亦觉可亲。夫人既容得下我,往后叨扰,也望夫人不嫌我烦恼。”黛玉的手还叫陈夫人搂着——暖的,热的,温柔的叮嘱响在耳边,叫她有一刻恍惚。

——一会出去玩勿要贪凉减衣服,遇着太阳躲到凉荫处,院子里的水冷又深要离远些。回来再到她这儿,风吹许久,要再给脸上手上润润水露。

这好像是母亲才会说的叮嘱,细细密密拥抱着,令人在离开时骤然一冷。

陈家的姑娘是按时令生的,一溜肩膀挨下来,眼望便知序齿长幼。黛玉笑吟吟与诸人分下见面礼,此时年龄最长,名唤净仪的便领头带着诸姊妹往外面院子里去了。

“你来的可巧,过会子我家二姐姐也来。”

与她们一并走的一个年岁更小些的姑娘听罢,亦是笑道:“是赶巧,过不多久二姐夫外任去,往后平白就见不着了——三姐姐,二姐姐这时回来,那时哥儿......”

她好像是一时口快说溜嘴,自己把话头隐去,又笑:“瞧我,忘了还不到旬假的时候呢。”

“眼下就将到乡试,夫子盯着,时哥儿自己也是惦记的——抽不开身。”净仪这样说,眼底却有些不自在。黛玉不好细问,见一时冷场,便笑着圆场道:“哪儿有不想念自家兄弟的,只是赶在这时候,没法子罢了。等待日后你家兄弟折了蟾宫桂,还要请二小姐回来欢喜呢。”

“便是得了林姑娘这句吉言。”净仪笑一笑,又有些感慨似的:“也莫说我家,无论是我父亲说来,还是往日里听着他人讲,都道你兄弟是个读书种子,这一回准是榜上有名的。”

偏还这样年轻,又拜了父亲敬仰的大儒做师父。

净仪想到自家,心里登时涌泛起一股说不清的滋味。一时竟有些好笑,可怜自己弟弟身边却有照着父亲心意生长的‘儿子’。

这微妙的情绪跟随在风里的苦药气一起吹来,黛玉朝那边看去,净仪却无觉,照旧挽了人往院子深处走。

阴影为她白的皮肤刷上一层淡绿,像是一块沉闷的,不通透的玉环。可因为五官实在漂亮,那玉环也得了精细的雕琢,变作可亲的样子。

“净仪姐姐的手还冷些,咱们便往光底下走走吧。”

那琥珀样的眼珠滚转下来,净仪摸摸黛玉的指尖,轻声笑着应了。

几个姑娘在院子里略坐一会,便有小丫头过来请,说是二小姐带着表小姐回来了,现已经到了太太房里。于是净仪又挽了黛玉,带着旁的妹妹往回走。

这时的陈府却比刚来时热闹些,带了小孩子的笑声,听得人心里一松快。

“你可仔细,别冲撞我的客。”

陈夫人还坐着,上半身却前倾,好像下一刻就要伸出手去接住那笑闹着兜圈的小小顽童。在她略微曲起的臂弯后正坐着另一位年轻的夫人——云鬓绾起,簪戴着一只攒云珠金步摇。身穿暗花缠丝罗纱裙,许是因着在母亲处自在,现正挽了袖口,露出一截腻白的腕子。她见着黛玉才将衣袖放下,仰起脸来问候客人。

她一望而知便是陈夫人的亲生女儿,在金黄的光照下,看起来好像是陈夫人把岁月度化。

骤然一声啼哭,黛玉与二小姐不约而同将头扭去,见那跑跳着的孩童跌跤,正被陈夫人哄着,教着问好。

二小姐夫家姓傅,这一门亲事还是陈府老太爷在的时候定下的。她看上去极喜欢黛玉,说过几句,便催促自己女儿去闹姨母们,自己反坐到黛玉身边去。

“言哥儿还小时候便来过这儿几次,那会我还未出阁,倒见过他几次。”傅夫人呶呶嘴,示意黛玉去看陈府的姊姊妹妹:“也是我凑了巧,那会我大姐姐已经出嫁,这时言哥儿又进不来内院——诸位姊妹里竟只有我见过这才子了。”

她半边面都被金光点亮,窗户投筛出别样的轮廓。几条阴影穿插,看去像是虎的须,衬得她的眼睛也闪着金。

太阳的影子投在茶杯里,一点点叫人喝下去。陈夫人苦留饭,陈府的姑娘约莫也难得游戏,十分不舍得黛玉离开。然而黛玉还要回荣国府去,只好跟她们别过——临分别的时候,陈夫人给她领子整紧,又拿梳子把鬓角理齐。

“好了,去吧。”她说话的口气好像黛玉不是要‘走’,而是要从陈府‘去’哪里。

手指拂过脸颊边的温度牵扯来酥酥麻麻的痒意。

马车略过街两边各家宅邸,林言先叫人在车帘布两边系上带重量的穗子——不怕风钻进来,想观景又掀得开——黛玉拨开几道穗子往外面看,寂静的桃源又回归尘世的府邸。

黛玉的手不自觉抚摸上自己的鬓角,梳子齿牙的触感仿佛还留在那里。

回到荣国府时候还早,黛玉换了衣裳,又到贾母那里。依着问询回了在陈府的事,黛玉被外祖母搂进怀里,却反把衣服上的团花绣

纹看得过分清明。

这会她又被拢进光里了。

黛玉在心里默默念着,不知怎么的,原本打破的那只窄口瓶又在心里粘连起来,重新咕嘟咕嘟冒起忧虑。

若不是血脉至亲,她原本不会这样委屈。可恰是血脉至亲,才愈发想责问何至于此?

破碎又粘合的窄口瓶被一对看不清形影的玉瓶取代了,黛玉伏在贾母怀中,几次开口都被笑容顶替。

林言回来已经是几天后的事,院里的小丫头笑,说言哥儿回回都是踩着好时候来的。

然而林言并没能及时享受新鲜的点心。

“做工的工匠有些已经闹起来了。”这是叫其余人退下后,林言跟黛玉说的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