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99)
荣国府的惊雷在林家宅院却作了和风细雨,管事媳妇一口气说了,满屋都是暖洋洋的喜气。
“姑娘大喜,哥儿大喜,实实在在的解元公,十几岁的年纪,想来在咱们这一朝也是头一份了!”饶是紫鹃,这会子也欢喜得站不稳、坐不住。她手里攥紧帕子,又快速抖开去,只冲着黛玉道:“姑娘!姑娘!”
黛玉原本在榻上坐着,这会直了身子,跟那管事媳妇道:“他可还好?身子可还好?来传话的又说什么,你仔细与我说。”
“好,都好。咱们爷儿才得了报喜,立刻就派遣那几个机灵的小子乘快船往京里来——斐府去过,也使人往荣国府那边去,秦府、陈府的老爷也都知道了。”管事媳妇欢喜的不得了,她十个指头两只手,来回摩挲,好像已经看到那写了林言名字的金榜了。
“姑娘,咱们这一次,是真的——”那上了年纪的管事媳妇的声音不自觉哽咽,她微微拍着自己胸脯,连着呼吸几次:“姑娘跟爷儿都可以安心了,咱们爷儿年纪轻轻就有了这等名声,将来的福气还大着呢!”
“老爷、太太有知,也能安心了。”
那夹杂着哭音的欣喜好像玻璃盏里的滚珠,叮叮作响,听得人心头一颤。转眼又划过微凉,留下的光像水一样。
身边人欢喜的声音渐渐听不清了,黛玉撑着下巴,又往窗外看去,好像那极高的云海能承载着她的注视看到苏州——
佛奴这会会不会已经在回城的路上?
他走的那会,她跟他说不要紧着赶路。趁着机会沿途玩一玩也好,无论是去是回都要顾及身体心绪。
可是......
黛玉肩膀一松,很无奈地笑起来。
佛奴必定归心似箭,想来这时候早已经登上回京城的船。
“叫人往那边等候着,船一靠岸,就叫厨房炖上些好消化的饭菜。”黛玉只记挂水路颠簸,不知道林言是否能安稳三餐:“快,将他那儿的坐垫、席子、寝被都整理出来,莫要到时候不够绵软。”
丫头媳妇自应着,调侃着说有姑娘记着,那房里的东西是一点怠慢都不曾挨。黛玉也忍不住笑,她的双手
捧在脸上,想把飞扬的唇角压下来,结果‘镇压’不成,却是把自个指尖顶起来。
“只在这儿笑我?快去,快去。”她只得这样说,一整颗心里,全是那还在水上的船。
第59章
又归京贾府斐府
水嫩嫩的碧绿小菜一点菜梗不见,拿鸡汤煨的,没什么油腻,只有满口清甜。
林言跟黛玉说,他人在苏州,对这一道菜却很想念。
“这真是稀奇事,擅做这一道的厨子在苏州养老。你爱吃,合该是苏州更地道些。”黛玉久不见他,竟觉得处处都新鲜。这会对坐看一会,直到林言抬头,才搁一小碗细米清笋粥在跟前。
“姐姐近来觉得笋好吃些?”
“话说在早先,你这回若是又叫人多采买笋子。回头落了李婶子埋怨,我可不替你说好儿的。”黛玉失笑,只是看着林言亮晶晶的眼睛,说话哪有半点责怪:“你怎么瘦了这么许多?”
“姐姐这话问的,还以为我原先多肥胖呢?”
“你自己不当心照顾自个,却来怪我记性不好了?”
“哪儿能呢,姐姐,我真没瘦下来——不信,不信你问文墨。”
“哼。”黛玉下巴一点,眼睫一遮一抬,笑着冲着林言道:“你俩惯是一气,我才不问。”
“那可不好说,你说文墨听我的,那我可是早就吩咐了他,叫他千万听你的。”
晚饭稍歇,这会他们又从了家里的规矩。如父亲教导那般,饭后过一时再吃茶。外面的天色此时也懒怠下来,虫儿热得发昏。支支吾吾的声音听不分明,只是月亮似有人拿香点出来的孔,边缘带着发焦的金。
林言扭头往窗外看,跟黛玉道:“我虽说是回得早些,可也是因着东西早也打点好,这才使得路上不紧急——姐姐别担心了,你瞧,各处都康健着呢。”
他原本确实是想快船折返,然而柳湘莲劝告,说‘上回是事出有因,这会本就是刚卸下一份心事,回头路上疾行只怕对身子不好。’文墨把这句话记在心里,说什么也不答应林言的主意。
友人好意,林言不好推辞。于是又是许多日慢水,这才在日思夜想中回到家里。
柳湘莲并没有跟着林言一起回来,林言拗他不过,只好吩咐苏州的管事,即便他不在也好生招待柳公子。
这时正说着,茶也端上来。黛玉前些日子拿花果晾晒的,盛在玻璃杯子里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林言并不急着喝,他擎着那玻璃杯向里看着。杏子色的城邑里住着圆的扁的的住客。有几朵花瓣卷曲着,林言看不出是什么,只把脸凑得更近前了。
黛玉原就觉得这样有趣,又因为难得见他这样的举动,自己便也凑近前去,问道:“你在这里面得了什么至理名言,也让我听听。”
林言把杯子往光底下挪一些,笑道:“若说有什么老神仙指点迷津,却怕仙家凡间沧海桑田,等我听完指点出来,不就变了白胡子老头了?真跟那些故事里似的——”
“哎!这样的话,往后不许说。”
一根指头作了急,直直盖到林言嘴上去。黛玉晓得自己反应大了,可她并不喜欢那样的类比:去往仙人住处,听了几耳真言,回首人间过百年。又若是,打开一个匣子,存放的青春岁月尽归还,一刹那廖廖枯朽,不如,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