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115)
爱新觉罗家的人不都这个臭毛病?瞧不要见自己的臭毛病。
太子妃:“太子可问过七弟这事是从哪里得到灵感,琢磨起来的?”
“还能从哪里得来?怕是从外面听到什么洋人吹嘘的声音,想要出去看看。”胤礽不甚在意。
太子妃没说话,只是将手里面已经空掉碗轻放到桌上,擦干净胤禑的脸,“太子爷作为兄长,还是要多多关心兄弟们,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胤礽:“……”
听到磕碗声,他就大舒服。
虽然心里面不乐意,胤礽还是点头应是。
“好,等明天下朝的时候我再去问问七弟。”
“七阿哥不是随口一说的性子。工部先前的兵器制造问题,也是七阿哥找出的原因。后来的闪火球也是他介绍的莫五跟着戴大人研究出来的。”太子妃缓慢说道:“七阿哥这半年的功绩,可不少,算是众皇子里面比较突出的。”
“七弟妹也是个妙人,哄得皇阿玛和玛嬤开心,与成嫔相处也十分融洽。”太子妃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给胤礽,本意还是希望太子不要太高看自己,他的兄弟们本领都不差,该低调低调,该来往来往,日后路子还长。
总不能现在将人得罪完了。
胤礽听着太子妃这么一说,也琢磨过味来。
胤祐这一年,政绩的确不错。尤其是成亲后,短短几个月,这个七弟倒像是脱胎换骨了。
胤礽的手紧攥了一下,又很快松散开,若有所思地看着太子妃,“你说得对,七弟的确……孤的这些个弟弟,也算是真的长成了。”
倒是一下子让胤礽吃不下饭。
太子妃瞧着胤礽忽然忧心的模样,轻叹口气,只觉得这以后的路,还得慢慢来。
“爷又何必担忧?你是皇阿玛认定的储君,其他阿哥们成长起来,那就是你未来的助力,左膀右臂!无论现在其他阿哥们想要做什么,爷是太子,是储君,就要拿出该有的气魄。”太子妃劝慰道:“一旦起了争执,最先受到皇阿玛责备的必然是您。”
“……孤知晓。”胤礽吐出一口浊气,垂眸掩盖住眼中的挣扎和迷茫,“明天太子妃去乾东五所那边,也顺带去看看五弟妹吧。”
“问问她们有没有哪里短缺,毕竟五弟也是个不着家的,怕是也不太关心五弟妹如何。”胤礽叮嘱道。
“放心,我明日带些东西,顺便去看看八弟九弟十弟。”
太子妃这些事倒也不用胤礽提醒,反正明天也是去给太子做脸的,免得今天太子直接拒绝了胤佑,让人心里面不舒服。
“好,孤私库里面有一些笔墨纸砚,等会儿让何子柱拿过来,明天太子妃一起带上,算是送给弟弟们勤勉读书的礼物。”胤礽瞧着乖乖坐在听着他们说话的胤禑,也没有厚此薄彼,笑着让何子柱多拿一份启蒙的送过来后院给胤禑。
“算是我们胤禑乖乖启蒙的奖赏,等日后我们胤禑读书愈发厉害,孤奖赏得更多。”
胤禑乖乖地听着,露出牙齿朝着兄长笑道:“好!”
因为有了太子妃的提示,太子也难得对海事上了心,虽然不及胤佑志向那般远大,但也觉得其中有利可图。
当天晚上,太子宿在太子妃这,一晚上也没做别的,反而是同太子妃说着前明派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半夜兴奋到睡不着,胤礽甚至爬起来开始翻找史书,从汉代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再到前明郑和下西洋,每一次同外界的交流沟通都能够给这片土地带来不错的改变。
甚至有不少高产的农作物。满人虽然自称是马背上打下来江山,但整个大清本质上还是以农耕为主,也就是说,农作物能否满足百姓们生存的需求,决定了国家的根基稳定与否。
太子妃看着忽然之间开始畅想未来大清盛世的太子,困得眼皮直打颤。
“……”这些个人,就不能够自己同幕僚去畅想吗?非要大晚上不睡觉拉着自己来?
宝敏也被烦得不行,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胤佑倒是上了心,不仅是上心,晚上说好不回来用膳,却在被太子拒绝后,又跑了回来,闷不做声第吃了一碗面,洗漱完爬到床上,眼巴巴地盯着宝敏瞧。
宝敏:“这是怎么了?”
“不是说找人商量事情去了吗?怎么瞧着像是在外头打架打输了,现在回来想要找我去给爷撑腰?”
胤佑没说话,伸手将宝敏从床边拉上来,埋首于人的肩窝处,亲昵地蹭着,也不说什么。
等下人将房间里面的大蜡烛吹灭,只留下一盏起夜的小灯后,胤佑忽然开口跟宝敏说:“爷发现还是得培养能够为自己办事的人,要不然事情太多,处处都让我亲手拿捏,还真是有些顾不上来。”
宝敏轻哼,“这会儿您才发现?我不是老早就跟你说过同样的意思了?”
“什么时候,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宝敏:“就是让院子里面的宫女太监读书的事,若不是为了达
到这个目的,将我手里面的任务全数分发下去给底下的人做,我非那么大劲儿做什么?”
“读书识字就能够达到这种功效?”胤佑想了下,“刘进喜到时识几个大字,但他收的那些徒弟倒是不成,虽然人瞧着机灵,可是使唤起来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读书识字只是最初步的,中间你下的口令也要清晰明了。”宝敏轻啧一声,也没有在任用人才这方面藏私,反而是能教的都告诉给胤佑知晓,剩下的事情,胤佑自己也能够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