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118)
太子拦着他之前,胤佑也没敢想这人竟然是过来找自己道歉的。
说句不好听的,太子对于很多兄弟都是瞧不起的,又或者说是仗着康熙对自己的偏宠,并不将其他的兄弟放在眼里面。
事实也如此,但胤佑难免心里不悦。
从年少到如今,太子做错事的时候,康熙也很少会让太子同众阿哥们道歉,反之是帮着人将这件事情遮掩过去。
现在倒是不太一样了。
胤佑妄图从一脸诚恳的太子身上看出几分不悦,来说服自己,可太子非但没有不悦,反之是无比虔诚地同人鞠躬赔礼,要不是胤佑拦着,太子怕是还要从自己的私库里面拿东西,生怕胤佑不想同自己一起完成这件事情。
“太子过誉,昨天那事我也有思考不当的地方。要是太子想要同弟弟合作进行相关的研究调查,倒也是没有什么问题。”胤佑为难道:“只是弟弟身边能堪大用的人实在是太少,刚送了不少人去福晋那学习琢磨,怕是最近不成。”
“弟妹那学**好奇道。
胤佑便将宝敏的夜校同太子解释了一遍,这倒是引起了太子的好奇心。
从前头分开,胤佑便去工部上值,太子则去乾清宫,帮康熙批改一些简单的奏折。
康熙坐在高位上,看着逐渐出神唤不回来的儿子,没好气地抓起桌子上面的紫毫笔朝太子丢去,看着太子慌忙地跪在地上面,“怎么回事?今日一直在走神,朕叫你好几遍都没有反应?”
太子忙将胤佑同自己说的夜校计划跟康熙讲了。
康熙微微挑眉,“让宫女太监们读书识字,帮她干活?听这倒是有些意思,不过太监读书识字多了也不好,前朝不就是宦官干政严重……还是蠢些好用。”
“是,儿臣也是这般以为。但是七弟妹同七弟说,怕被聪明的人糊弄,就说明自己本身没有办法让人信服。要是能够让聪明人听信自己的话,并且为自己服务,钱、权、感情必然有一个是到位的。”太子诚实道:“听胤佑说,七弟妹自有一套严格的甄选标准,是流动性管理制度。最底层的人听从中层的话,而中层大多都是弟妹仔细挑选出来的心腹。”
“心腹这个位置可以被底层伺候的人代替,只要表现得好,就可能轮到她。底层有往上跃迁的希望,中层则希望保持住自己的位置,因此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太子说:“七弟妹的确是轻松,少有活轮到她手里面。”
康熙听着,觉得这套不就是如今自己管理国家的方法吗?只是对于康熙来说,人数少的满族想要控制住人数多的汉族人,自然是要让汉族对自己衷心,避免他们想要反清复明,夺回江山。
而这样就要让底层的百姓吃饱、安居乐业,而中层的汉族人则需要承诺他们原有的地位和财富,不能够太过于冒进,该松手的时候,还要给予他们进入满族人圈子的机会。
但是坏就坏在高层人数的进入,康熙并不想将这么多的权利给汉族,偏生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满族想要在这上面打过汉族,倒是有些痴人说梦,他想要放水,都很难。
他不愿意太监有学识,也不愿汉族人进入高层,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地让满族人控制整个大清,如今听完太子说的,自己怕是要重新审视大清的民族关系。
“毓庆宫的宫人多,你要是想学的话,便让太子妃去瞧瞧,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康熙挑眉,“这也算是一种用人之道,多学些没有什么坏处。”
“是,儿臣知晓。”
胤佑在工部的确是没有事情可做,前些天本来是想要回炼铁制器厂,结果因为康熙的命令,倒是没能够经常出宫跑动,也没能跟着后面被指派赶来的山西官好生了解炼铁制器的过程。
工部的冷板凳坐了些天,天气越来越冷,天黑得还早。
胤佑溜号比谁都快,天都还没黑,他就回了乾东五所,只是经过五阿哥家门口的时候,瞧着自己五哥穿着厚实的衣服站在门外面吹寒风。
胤佑好奇道:“怎么了这是?五哥怎么不进去,站在外面做什么?”
胤祺拢了下自己身上面的大氅,偏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太监,对方赶忙翻译道:“爷坐在屋子里面觉得地龙烧得热乎,所以就想着到外头站着,好生去去热。”
“啊?”胤佑看着比前些日子更厚的积雪,再摸摸自己有些刺痛的脸颊,怎么看都觉得这天在外面怕是要冻出毛病来吧。
只是胤佑没劝胤祺,了然地点点头,只当对方是真的这般想,就转身带着刘进喜往院子里面去。
胤佑一迈开腿,胤祺便跟上去,并没有想要继续站在原地。
“五哥这是做什么?不是觉得屋子里面地龙烧地热
人吗?既然是站在外面吹冷风降热,又干嘛追着我走啊?”
胤祺看向太监。
太监说:“五阿哥这是许久未见七阿哥,甚是想念,想着同七阿哥好生聚一聚,说些家常话,以表慰藉。”
胤佑:“五哥,我们昨日刚见过,我还捆了你。”
莫不是痴傻了?
太监一哆嗦,赶忙在五阿哥紧盯的视线下换了一个借口,“爷他……昨晚上想到白日自己对七阿哥的表现,觉得自己还是有违兄长的名义,便想着今天找七阿哥再好生说道说道。”
胤佑不在意地摆手,“无事,五哥你本身就是这样的人,弟弟也不大在乎。倒是太子……今天竟然……”
胤佑的话断在此处,寒风一阵,冷得受不住,便不再废话,而是径直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