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131)
“不是……爷这是准备去哪啊?”刘进喜摸不着头脑了,前几天不还送信同福晋说着自己在工部吃不好睡不好,这天还冷得慌。
从山西过来的李硕庆那更是一个标准的严师,最近七阿哥跟五阿哥接受了一个新部门的事情都传遍了。
李硕庆瞧见七阿哥同五阿哥一同过来和自己请教,倾囊相授。
“既然想要管好一个部门,那你一定要能够让手下信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威信的建立方法有很多种,要么是强权、要么是能力。”
“强权劳其身,虽有效但容易遭到反噬。能力让别人信服要付出许多的时间,但地位最是稳固。”
“……”
胤祐原先来的时候,就知晓自己会过得很累,直到跟着李硕庆一同下工厂,跟着铁匠过了好些天的劳动日子。
胤祐才知道这已经不是累了,而是苦。
因为长时间的站立,他的腿受力不均,到晚上都是痛着的,写信让刘进喜带回去给福晋,眼泪都掉到纸上。
越想越是委屈。
但是每天早上醒来,看到李硕庆一个文臣,一点事没有,还同工匠们打招呼继续干活。
胤祐又咬牙跟着一起。
开玩笑,什么都能输,唯有男人的胜负欲不能输。
他李硕庆能做到的事,自己一个皇子能做不到?
小半荀过去,从刚开始来时,工匠们对他们只有对待上位者的毕恭毕敬,再到后面胤祐知晓他们虽然是手艺人,有这份不错的俸禄,但家里面的生活依旧算不得好。
带胤祐的工匠摩擦着带有老茧的双手,苦笑道:“日子都是苦着过的,小人的妻子身体不好,连带着剩下的孩子也是离不开药罐。一天打铁就算是能赚一百文,对于小人来说也是入不敷出。”
胤祐光是听着,就知晓其中的苦和累。
最恐怖的是,这种苦和累,是没有尽头的。
不会说明天日子就能过好,因此今天还能期盼着明天。
“……”
胤祐在炼铁厂待了好些时候,就差倒模学做兵器了,待不住,赶忙和李硕庆请了个假。
只说是自己答应了福晋要在年前回家一趟。
于是,七阿哥很不客气地将还在打铁的五阿哥扔下,转身就跑了。
等胤祐一路跑进皇宫后,将自己收拾干净,便去后院找宝敏。
知晓了前因后果的宝敏:“?”
又拿自己当借口是吧?
宝敏冷漠无情地摊开手,“给钱!”
“下次再用我做借口,就烦请爷给十两银子,要不然之后我的名声全被爷给败坏了。”
胤祐轻啧一声,伸手将宝敏摊开放在自己面前的手给抓住,“福晋怎么说话的呢?爷什么时候就拿福晋做借口了”
“爷这是真的回来带你出去玩,之前你还因为这事情怨我是骗子吗?”胤祐讨好地在宝敏的手掌心轻轻摸了下,“你是不知道,爷在宫外面也没忘记帮福晋抄佛经呢,如今五十遍佛经抄好,可不是能够逮住机会去潭柘寺烧香了吗?”
“正好皇庄也可以了,一并带你去看看?”胤祐还记得自己福晋在这方面也算是有经验,指不定还能够指出一些不
合理的地方。
宝敏一听,“那直接去我庄子上面找些专业的过去弄。”
正好去庄子上,她还能够看看红薯跟辣椒。
庄子上的情况,宝敏一直都能够收到信。冬天庄子上面大多都是休闲时间,也不用从事生产劳动,将人手调过去,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胤祐一听,觉得这个方法也是妙哉,赶紧就让人收拾些衣服,出宫去。
临出乾东五所门口时,宝敏算是被康熙罚怕了,忙顿住脚,抓住胤祐说:“皇阿玛那边,你可有派人送信过去?别是我们没经皇阿玛同意,就出了宫。”
胤祐直接将宝敏拽着走,“放心吧,皇阿玛那边我都已经说好了。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够在宫外多住几天。”
“只要赶在年前回宫就行。”
宝敏松了口气。
好歹是不用再受罚抄书了。
马车从紫禁城东华门出去,因为安排,就先去了副都统府。
他们到时,爱新觉罗氏正和瓜尔佳氏盘着过年过节要用的礼品。
往年宝敏还在家,爱新觉罗氏还有人帮忙分摊一部分任务,如今宝敏嫁出去,弦裴还在准噶尔待着回不来,瓜尔佳氏就挽起袖子帮着婆婆做事。
今年宝敏嫁出去,有些人家送过来的礼比往年厚重。
这也是爱新觉罗氏头痛的原因之一。
回礼不能轻,但是重吧,他们家这个财富水平就摆在这里,再重能够重到什么位置去?
而且回礼同时带代表着宝敏的脸面,要是回不好,指不定还要连累已经成为七福晋的宝敏。
两婆媳忙得头昏眼花,自然也就顾不上年纪尚小的明晏。
因为院子里面的黄瓜怕受冻,周围已经像往年一样搭起了茅草防冻,时不时就有人过去瞧瞧炭火。
黄瓜早就结果收获了几竹筐,明晏吃了不少,吃着吃着就往跑到门口去张望,想要看姑姑什么时候回来。
结果连人影都没有瞧见。
接连几次失望后,明晏总算是在爱新觉罗氏的引导下知晓,姑姑是嫁到皇家去了,和嫁到隔壁人家的姑娘不一样。
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那……我要怎么看到姑姑?”
“我们明晏好好读书,步入朝堂,去皇宫里做臣子,就能离皇家近些,便知晓姑姑的近况。”
明晏已经启蒙,知晓可以通过考科举做官,也可以承祖辈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