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01)
胤祐的话处处没一个缱绻的用词。
偏偏听得宝敏耳尖发热。
“我吃,我吃还不行吗?”宝敏这些天也是被人掰正过来,一口素,一口肉,“爷前些日子说要找的女医找到了?”
“嗯,再找慢些,把你饿坏了,我去哪儿找这么乖的福晋?”
宝敏呵呵两声,“像我这样的仙女,你不珍惜,那改日就只能在梦里寻了。”
胤祐吃了两口饭,“前些日子收的话本子里是不是有新编版的牛郎和织女?这么瞧着,梦里也不是不行。择日不如撞日,要不今晚福晋准备下?”
宝敏:“……”
想死的风终究是吹到了清宫。
第91章
往日的大鱼大肉,……
往日的大鱼大肉,甜食,一一被改过,现在的饭菜说不上难吃,但也没让宝敏心心念念着吃饭。
“我给你找的两个女医,四日过来给你请一次脉。太医院到底是太远,有时候事情急反而不好进宫去叫。”胤祐叮嘱道:“养两个在府上以备不时之需。”
“行,爷人都请进来了,难不成我还能把她们给赶出去”
宝敏轻哼一声,问道:“那两人的身份你都查过吗?没有什么问题吧?”
历史上面的政权迭代,不都会有各种谋害?他们无心,但耐不住别人有意。
“查过,都是孤女。”胤祐吃完饭,看着外头太阳正盛,不能带人到外面散步,就只好在屋子里坐着。
等休息过一阵子后,胤祐就拉着宝敏起来,在房间里面慢慢走。
不走,今天下午的绿豆汤就不给。
宝敏嘴角轻扯,觉得胤祐这样真是好生幼稚,可是身体却很诚实地站起来。
想用绿豆汤甜甜嘴。
宝敏睡下没多久,胤祐就睁开眼,眼里没有一丝睡意,蹑手蹑脚地从床铺上翻身下去。
路过窗子时,瞧见了前几天从丰泽园带回来的水稻,还用琉璃盆装着。
到底是粮食,胤祐还记得着苗子还是老爷子亲自跟他炫耀过的好苗,就这么放在屋子里面也是浪费。
但是种外面田里,也浪费地方。
就两根苗。
胤祐拉抻马蹄袖,朝廊下站着的荔枝说道:“晚些时候你去前头找几个人,让他们在院子里面挖一块水田,再搞个漏水的装置,防止禾苗干死。”
“将屋子琉璃盆里的两棵稻苗种田里面。”
荔枝得了吩咐,连连点头。
“那两个女医安顿好了?”
“回七爷,葡萄已经领着人往后头去了,暂时是定居在后头,若是福晋哪里不舒服,也好方便去叫人。”
胤祐对于这个安排没有质疑,毕竟一开始他就是这么想的。
胤祐出了门,就见刘进喜也刚从外面回来,神色不太好。
还没等他说话,刘进喜就弯腰凑过来低声道:“四阿哥派人过来传话,说是蒙古那边来的人在理藩院闹了起来,现在八阿哥忙得脚打脑袋,封爵一事,可能要因为这事耽搁下来。”
“怎么回事?”胤祐眉头紧蹙,神情也是不悦。
出宫开府这事从去年期待到如今,眼瞧着就要封赏官职,出宫过日子了。
怎么这个节骨眼闹腾起来。
“其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奴才也不知。四阿哥派过来传话的小太监只说是有个后面从蒙古赶来的郡王闹腾起来,不愿让敦多布多尔济郡王在的喀尔喀三部率先吃下那么多羊毛供应,觉得漠南蒙古才是最先与大清交好的盟友……”
后头的话刘进喜也不用多说,胤祐已经冷笑出声。
“就他们?如今也配说是盟友”
蒙古各部的狼子野心扯张皮毛掩盖一下还真把自己当羊了?
胤祐掀了下眼皮子,“这事,八阿哥那么怎么处理?”
“敦多布多尔济郡王倒是无事,也没觉得这事冒犯到自己,反而是站在一旁劝慰那位小郡王,说这些事还是听皇上的安排,八阿哥和他们一样,做不了主。”
刘进喜停顿片刻,有些为难道:“而后那小郡王脾气大的在理藩院闹腾起来,又扔花瓶又摔桌子,八阿哥也不生气,就站在旁边看人闹。”
“然后……八阿哥半夜带人套麻袋把人在理藩院后头揍了,还给扔马厩里。这事,闹得人尽皆知。”
刘进喜似乎也觉得自己之后要说的事情不够光彩,生怕给主子丢人,压低声音说:“听说小郡王去找皇上要个说法,八阿哥直接拉了一个长单子,让小郡王赔钱。”
“不赔钱就按照大清律法走,直接庭杖。”
胤祐听得瞠目结舌,半晌才问,“你说的是老八?”
不是老九、老十?
这事怎么听都不像是老八能做出来的事啊。
刘进喜当时听到小太监来报,第一反应跟胤祐一样,只觉得八阿哥这是遭了什么事,怎么突然之间还能变个人?
“奴才确定,再三询问过四爷的人,这就是八阿哥最近这段时间做的事情。”
“……”
“嘶——”胤祐不信鬼神,但是就自己八弟这种特殊情况,真的不需要找个寺庙看看?
“行吧,那四哥有没有说皇阿玛准备怎么做?”
“不清楚,四阿哥派来的人也没说这事。”刘进喜赶忙道:“要不奴才去给爷打听打听?”
“不着急。”
胤祐摆手,示意刘进喜别着急去办这事。
毕竟郡王跟阿哥打架可不是什么小事情,这背后代表着漠南各部跟大清,皇阿玛要想做些什么,恐怕还需要些时间想想。
胤祐今天本就是要出门,急忙将皇庄上的事情都交代好,就带着刘进喜骑马往京城里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