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17)
孟荀赶忙打千请安,向来面色无什么变化的人这会儿眉头紧蹙,紧咬着唇纠结万分。
“怎么?是遇上什么困难的事情了?”胤祐心想,总不会是真的准备回去参加科举,觉得跟着他干农活没有什么前途,要跟自己说不来了吧?
胤祐这会儿脑子里还想,要真是这样,自己又要怎么缓解五哥跟五嫂之间的关系。
光是想想,他这个当弟弟的脑壳就开始大了。
孟荀二话没说就跪在地砖上,老老实实将祝丹、尼满带着孩子们出去抓黄鳝,现在还没回来的消息告诉给了胤祐和宝敏。
“他们出去的时候,奴才还特地问了他们什么时候。祝丹说过一两个时辰就回来,如今已经第三个时辰,还是没见到踪迹……”
胤祐生气地骂道:“简直是胡闹!他跟尼满两个人胡闹就算了,还带着一窝小孩子出去,这个时候又正是蛇虫鼠蚁最活跃的时候,要是不小心出了岔子,他们两个人担当得起吗?”
孟荀没敢说话。
胤祐气得让刘进喜去将皇庄上面的士兵全数叫过来,等人来了后,就留了几人继续护卫,其他人都派出去找人。
“你也去吧。”宝敏见孟荀跪在地上一言不发,也知晓孟荀的难处,干脆将人打发出去,别光是在地上面跪着。
只是这么跪着,既惹胤祐生气,等尼满跟祝丹回来,还会惹得同事之间难相处。
“蠢货!全都没脑子!”胤祐转身进了屋子,气得将桌子上的茶杯砸了出气。
“这套白瓷桂花浮香茶具我可是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宝敏瞧着就心疼,真生气就不能够打砸自己吗?
茶具这些东西摔烂都是要自己花钱买。
“晚些时候赔你就是,爷还不至于穷得买不起一两套茶具。”胤祐面色难堪,“这些人都是难管束的,一天到晚闲一会儿就要给我找事情做!”
“这要是出事了,皇阿玛那边还不要给我骂到狗血淋头?”
尼满跟祝丹两个人都是大人,要真出事,也是两个人自找的。
可那些孩子们都是育婴院的孩子,胤祐领养了她们,便要对他们负责。
真出事,承担责任的人也是胤祐。
“蠢蠢蠢,真的是蠢顿如猪!干脆送他们两个人去养猪好了!”胤祐咬牙切齿。
“别着急,孟荀说他们去抓黄鳝,都是在人家的水田旁边,水不深,尼满跟祝丹两个人都有武功在身,想必不会让孩子们出什么事。”宝敏安慰人道:“还没回来,多半是因为抓黄鳝上头了。”
“呵,等他们回来就都按照皇庄的规矩来!无法无天这两人!”
宝敏将自己喜欢的茶具从桌子上面撤下来,将它捧给站在一边的葡萄,然后用最简单的白瓷杯给胤祐倒茶水。
“皇庄什么时候有的规矩?我怎么不知道?”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
胤祐装作没有瞧见自己福晋更换茶杯的小心思,凑合着白瓷喝了两口茶水,“等他们回来,就统统用沾了盐水的板子按着打。”
“小的也打?”宝敏正想说,小的也打是不是太残忍了点?
胤祐便开口道:“小的就以后每日卯时起,每天写一百个大字,绕着皇庄跑一圈,功课量翻倍。”
宝敏:“……?”
皇庄跑一圈,就已经很累了,功课量翻倍听上去,更加恐怖如斯。
不过这也是给他们长个教训,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年纪小,也得有数。
好在抓黄鳝的位置比较固定,侍卫们很快就寻着水田找到了被困在原地的人。
还真如宝敏所说,尼满跟祝丹是在孩子们的起哄下,抓黄鳝上头。
侍卫找到的时候,两个竹篓都装满了。
祝丹瞧见侍卫找过来,觉得老天爷都要塌下来压在自己身上了,愤懑地捶着尼满的手臂,伸手掐上人的颈项,“我都说早些回去早些回去!如今好了,被七爷知道这事,日后也不无需在七爷身边帮着做事了!”
他的人生都黯淡了。
尼满挠挠头,面对祝丹的责怪,倒也说不出话来。
谁让这件事情是他先上头。
厅堂的气氛凝重,宝敏打着圆场让太医帮他们做检查,“仔细瞧瞧,别被什么厉害的蚊虫咬了都不知道。”
胤祐坐在主位上,冷眼瞧着跪在不远处的尼满跟祝丹,冷笑道:“死了直接草席一卷扔他家门口就好,平白浪费些药物。”
“太医先给几个小的瞧瞧,若是没事就将他们送回去,早些洗漱睡觉。明日卯时便起来用功读书,新的规划已经跟颜先生谈过,若是不满意,那也是多则怪你们自己。”
几个孩子低垂着脑袋,一个个不敢说话,任由太医帮忙检查身子后,跟在宫女身后往自己的院子走。
颜元醉心编写儿
童启蒙用书,十分用心,对于孩子们的教养的确是疏忽不少。
没想到这一个疏忽,就让孩子们给捅了个大篓子。
“先生……”
“睡吧,日后的功课量翻倍,还要学习射箭武术。”颜元摸摸自己的胡子,“往日的金工、木工课也不能够落下,好好睡,要不然明天还得打瞌睡。”
几个孩子接连听到胤祐和颜元这么说,都还没真正过上苦日子,脸上就挂起了泪痕,边哭边往屋子里面跑,争取早点洗漱完,早点睡觉。
胤祐本就烦,也不想同祝丹跟尼满多说什么,恨不能将人直接拉下去打板子。
宝敏坐在一旁,福至心灵,忽然想到养花果树木、桑蚕竹纸在下桃县都不太行,那干嘛不养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