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25)
而且这事情,胤祐也没想着自己上去干。
肯定是扔出去给太子跟四阿哥做。
脏活累活管他什么活,反正胤祐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这事不落在自己头上面就行。
这事因着内务府一直没有动静,胤祐也装不知道,静等着内务府接下来怎么忽悠自己。
六月过一半,皇庄上就能收获了。
原先在下桃县守着水田看黄鳝的尼满也被紧急叫回来帮忙挖土豆。
每一个都饱满,没有病害,光是看颜色就知道长势不错。
不过几亩不到的田,硬是比先前他们在乾东五所种的还要多。
“真是没想到,把它们切成一块块,埋进土里面,从冻土变软到现在,也没过几个月,竟然又长出那么多!”胤祐看得眼热,用马车整整将甲板全数装满。
“这个消息得赶紧传进宫里面去,然后得翻土,派人去指导百姓进行下一次的耕作播种。”
胤祐也下地挖了土豆,现在身上都还是脏的,就准备进宫去找康熙报喜。
得亏宝敏赶紧叫住他,“别的先不论,咱好生把衣服给换了。你穿成这样进宫,实在是有伤颜面。”
“赶紧的,换衣服进宫,晚了就要赶不上了。”胤祐前脚刚踏出去,后脚连忙转了个方向,进屋子换了干净的衣服。
临出门,胤祐还兴高采烈地同宝敏说:“等着吧,爷这就去宫里面领奖赏去,晚些时候私库里面的钱又要增加了。”
“省得你一天到晚唉声叹气,好像钱不够花。”
宝敏轻轻摇着扇子,坐在树下面乘凉去暑气,对胤祐的承诺俨然没有兴趣。
不说别的,这土豆能够长这么多,先前康熙已经瞧见过。七爷这半年来虽然辛苦,但在康熙眼里,那就是儿子为老子做事。
不仅得感恩,还得妥妥当当地帮他把这事情干了。
想要拿到奖赏怕是难,指不定还得被康熙多塞两个活进来。
有了这个想法,宝敏便让葡萄拿着自己一开始就准备好的红封赏下去。
“也算是辛苦大家这半年的努力,如今算是小有收获。”宝敏笑道:“不过,土豆只是在皇庄试种成功,之后想要推广到民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留在庄子上的这一批就先放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存放,等七爷回来再看看怎么处理。”
宝敏兴起,想起先前让他们写画的种植手册,便让孟荀拿过来瞧一眼,看看能不能简化一下,变成连环画一样的形式拓印出来,然后宣传下去。
毕竟任何一种农作物,它最后的落脚归宿都是百姓,光靠皇庄这么点人,种到何年何日去?
孟荀闻言,便当场开始对着白纸比划起来。
尼满自认自己是没有孟荀学识高的,干脆站在一旁给人研墨。
没一会儿,白纸上面就已经出现生动形象的植物画、人物、以及每一步的具体操作画像。
画完之后,孟荀觉得自己还是画得太过于细致,经过多次拓印后,画面就会糊掉,便同宝敏说:“若是想要达到福晋想要的模样,恐怕还要多给奴才一些时间。”
“这已经很好了。”宝敏倒霉觉得有啥。
反正能看,百姓们看得懂就行。
不过这事也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宝敏让尼满去请几个种田的百姓过来。
直说做事便给钱,不论对错。
不过刚刚收获的土豆还是过于珍贵,直接拿给他们试手,宝敏不舍得。
干脆让人从厨房里面拿了几个圆滚滚的面团,让几人跟着手册对面团进行种植操作。
除了草木灰消毒那一步没有看懂,其他的百姓们都没任何障碍。
甚至还有好奇的人问画册里面的东西为何物,怎么瞧着像是长了怪病?
宝敏失笑,“这可不是什么怪病植物,这是能够救命的好东西。”
宝敏又接连问过几位百姓,发现这些不怎么识字的农民们想要认出画册上的字,也有些难度。
因此直接往上面就加字的想法就不得行。
孟荀直言:“既然如此,那直接让奴才去教他们便是,册子可以作为工具,种植技巧恐怕还是口口相传甚好。”
百姓求到村里面的秀才,若是碰上人品不好的,怕是要被敲诈勒索一番。
宝敏点头,“行,你要是觉得这个版本不好,那你就再修改修改,等七爷回来再做定夺。”
胤祐这次进宫,也的确如宝敏所料。
拉了一车土豆进宫,不仅什么赏赐都没有,还被留了半车土豆在宫里面。
剩下半车,康熙也给了新活。
“只供宫中,未免小家子气。如此宝物,当然要与民同享。”
“民间农户观念古着,轻易不肯换苗,当初答应给你创建农部,也有给了你推广一事。”
胤祐:“……”
行,合着就是开心忙活半年,继续忙活下半年。
胤祐咬咬牙,选择了忍一忍。
等宝泉出嫁后,如何老爷子都要给他们爵位,否则这光头阿哥继续当下去,有什么意思?
胤祐丧气而归,瞧见在屋中间乐呵的宝敏,跟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直接躺倒在人怀里。
“福晋怕是一早就想到皇阿玛不会给赏赐了吧?”
“嗯。”宝敏点头,“宝泉出嫁,嫁妆不少。五哥同爷、还有八爷都出来开府,皇阿玛一人给了二十五万两开府银。”
“这一大笔钱下去,你真当白银凭空变出来?皇阿玛是银矿里扎根的财神爷?”
如此大手笔,就算康熙真拿得出来,他也得装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