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31)
她也没有重点夸赞舒宜尔哈什么,也没有逼着胤祐说,如果舒宜尔哈日后不掌控蒙古部落会变得怎么一幅惨剧。
只不过是轻轻说起,然后轻轻盖过。
宝敏将这件事情塞在无数件事情里面,让它看上去好像没那么重要。
若收信的人对宝敏一点都不了解,或许也就是看看就过去了。
可胤祐不是,他第一反应就是将后面已经看完的纸张放下,来回将宝敏夸赞舒宜尔哈的句子看了好几遍。
出声问刘进喜,如今大阿哥府上是个什么情况?
刘进喜自然是不敢窥探大阿哥府,只不过做奴才的,免不了要帮主子们记些琐碎的事情。
刘进喜将明珠着急的事情同胤祐说了。
胤祐沉默片刻,还是让人伺候笔墨写信。
这封信又在路上面折腾许久,回到宝敏手中。
打开信纸,上面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凡事有我,怕甚?”
信里面宝敏说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胤祐给她做背书,无论是谁责备下来,天大地大他老子最大。
只要没有爬上去拔他老子的胡须,这辈子又有什么好怕的?
宝敏见状,便开始认真规划起来舒宜尔哈的培养计划。
工农商,几乎没有一个落下。
计划好了,还得看孩子配不配合。
于是,宝敏又只好递请帖入宫,借着成嫔的名义,将正在准备出嫁的宝泉请过来商议。
第106章
蒙古的接嫁后备队……
蒙古的接嫁后备队伍一到,就是宝泉离开京城的日子,哪怕前几天已经加过礼,整个紫禁城还是在喜庆中弥漫着浅淡的悲伤。
宝泉跪别康熙、太后等人后,便上了出嫁的马车,这次送嫁的一共是三位阿哥。
老九老十过去,主要是为了羊毛的事情,其次才是护送宝泉去蒙古。
主要送嫁的人是大阿哥,一大带两小,康熙也不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有多沉稳,但是相比起两个小的,那显然还是能够看几分。
今天是送嫁的日子,康熙是皇上,自然不能够送到宫外,但宝敏她们这些做嫂子的,反而没有那么多约束。
宝敏带着舒宜尔哈上了大福晋的车,刚坐稳,乌西哈就顺势钻入宝敏的怀里面,甜甜地喊着七婶。
宝敏笑着捏了下乌西哈的脸颊,“你这小。嘴倒是跟蘸了蜜糖一样,甜得很。”
大福晋轻笑一声,“你可别夸她了,前些日子在家里面差点翻了天,把她阿玛气得险些家法伺候,好在后面皇阿玛及时把人叫走,要不然肯定要被教训一顿。”
“呦?我们乌西哈这是招惹了谁啊?肯定是被人欺负了对吧,要不然我们这么乖巧,怎么可能随便对人动手?”
乌西哈顺着宝敏的话往下点头,眼睛瞥到她额娘的微怒神色,又乖乖地把手放下,不敢多说什么。
宝敏也没在意,等将宝泉送出城,她才让舒宜尔哈跟着大福晋回家。
“过几日再回来皇庄上吧,你阿玛刚走,府上面估计有好多事情都忙活不过来,正好也让你自己体验一下管理府上事务的感觉。”
宝敏这些日子经常将舒宜尔哈带在身边教。
爱新觉罗氏是怎么教导她的,她就怎么教导舒宜尔哈。
很多东西都需要舒宜尔哈自己领悟,但最重要的一点,宝敏同舒宜尔哈说,“你是大清的格格,就算出嫁到蒙古,那背后也有你皇玛法在。天大地大,怕他们做什么?”
“平民百姓无知,你食百姓俸禄长大,包容理解也是应该的。可那些跟你一样接收百姓供养的人,又有什么资格站在高处指责你?”
“整治一两个不听话的,把他们的天地反哺给百姓,巩固自己的在当地的整治权力,指不定你比他们本土的那些人更容易受到尊重。”
舒宜尔哈从进入皇庄以后,一直都很听话,哪怕她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些学科需要自己学习。
也不太明白明明有图兰在身边保护她,却还是要懂的骑射刀枪应该怎么使用。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舒宜尔哈都觉得这日子比在府上面苦太多太多。
可是听宝敏说完那些话,舒宜尔哈对自己要嫁到蒙古去更有实感。
她嫁过去不是维持大清和蒙古交情,而是嫁过去控制住蒙古的政权。
她的夫君不一定要是夫君,可以是对手,也可以是朋友。
这一切的都取决于领土的权力落在谁的手里面。
此后,舒宜尔哈心里面的沉重反而卸下,认真地开始学**庄上面学到的知识。
这种快速汲取知识的变化,也让舒宜尔哈像是经历了一场完全的蜕变。
宝敏让舒宜尔哈回大
阿哥府,一方面是因为马上就要步入十月,孟荀没有时间帮她来带这些孩子,得去参加宗科考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舒宜尔哈在皇庄上面待的时间太长,偶尔回一次家也是联络她与大福晋之间的感情。
宝敏回府,将身上面沉重的衣服褪。去,换上轻便的衣裳在已经开始暖碳环绕的屋子里面来回走动。
“福晋,上个月的账册都已经整理好,可要现在过看?”
宝敏摇头,“不了,你们拿下去检查一番吧,我这边就先不看了。”
宝敏将瘦了些许的风絮放在手里面把玩,半晌,才问道:“可有来信?”
杨梅摇摇头,“没呢,今天出门之前,奴婢就已经去瞧过一次,没有爷的信。”
“他倒是好,自己去了南方让我给写信,结果写了半天,一封信不回我?”
宝敏将踩在桌子上面来回瞎蹦跳的鸽子往外面推了推,没好气道:“他不回信就不会信,我还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