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39)
胤祐虽然好奇,但康熙这
么说,他也没有法子,只好一边养伤,一边推广土豆。
胤祐本来还感叹自己命好,受伤的事情写进折子里面,都没有被发现。
结果没有几天,就有从京城来的折子,问他怎么回事,受了这么严重的伤?
顺便还送了太医过来,连带着梁大人一干人也被叫过去做细节回忆。
胤祐:“……”
幸好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证据乱七八糟的也想不出什么。
胤祐见来的太医也算是熟人,更加安心,将一切事情处理好,便没有再管更多的事情。
一直到回京。
胤祐回京这事也没有提前送信通知宝敏,因此一回来便扑了个空,没有瞧见人。
胤祐扭头看向刘进喜,对方赶忙到处跑着去找人问话,好一会儿才知道福晋被成嫔请进了宫中,还没回来。
“主子,要不先让太医过来瞧瞧伤口,然后把药吃了?”
刘进喜小心地询问着。
胤祐没有反驳,冲人点头,“去吧。”
伤口已经愈合的差不多,秋天过去,冬天刀伤愈合又缓慢起来,再加上胤祐的不注意,动不动就下田,又裂开好几次。
来来回回,看着恐怖。
胤祐因为急忙赶回来,这些天觉都不敢多睡,睁开眼便是启程往京城里面赶。
可劲折腾身体,这会儿还发着烧。
回了家,或许是因为意志上的松懈,胤祐洗漱完,吃了药,还没等宝敏回来吃晚饭,当天晚上就咳嗽发烧起来。
半点喘息的机会都没给宝敏。
“……也不知道图什么?总不能上辈子真是我冤家,这辈子可劲过来折磨我的吧?”
宝敏站在一旁,等太医施完针,将高热压住后,才忍不住抱怨道:“这么着急赶回来做什么?我又不是很着急看见你。”
刘进喜跟在太医身后一进一出,听到这话,忍不住心里一哽。
幸好这会儿自家爷还是昏迷状态,听不见周围人说什么,否则能够高烧状态从床上面气醒过来。
一路上什么都不在意,可不就是为了今天能够早点回来瞧见福晋吗?
刘进喜也不好说什么,但瞧着福晋嘴上面抱怨,照顾起来也是顺手,竟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晚上的高烧被压制退下,胤祐昏昏沉沉中总觉得好像有什么重物压在自己身上。
中间用了好几次力气,也没将人给推开,差点没把他给累死。
好不容易将眼睛睁开,胤祐才发现是宝敏睡在自己身边,身上还披着外衣,一副没有睡好的样子。
胤祐轻轻推了宝敏一下,见对方没有醒过来,只好自己动手,将人从床旁边抱上来,又调整好姿势,把被子盖上。
这会儿胤祐倒是老实得很,浑身上下都没力气,也不敢瞎折腾。
胤祐生病,宝敏也不好出府,好在眼瞧着要过年,不出去在府上面忙自己的事情也不错。
宝敏穿着厚衣服,盯着给胤祐诊断的太医瞧,呼吸都不敢大出一口。
等针从肉里面拔出来,她才不自觉地打了个抖,问:“七爷身子如何?这些天的药都已经按照叮嘱老实吃完,夜里也没有再起烧。”
“腹部的伤口没有发炎,看着应该是朝着大好的状态去的。”宝敏一五一十将胤祐的病情跟太医说清楚。
生怕自己哪里漏掉,会给太医替胤祐诊断出差错。
太医摸摸胡子,瞧了眼胤祐的眼色,便抬手邀了宝敏借一步说话。
宝敏:“?”
这么严重吗?
不明所以,但宝敏还是抬腿跟了上去。
“大人直说无妨。”宝敏想,只要不是让她做寡妇,有什么不好说的?
太医擦了擦额角的汗,又想着回来时胤祐的叮嘱,觉得自己也是八辈子倒霉,才碰上这种事情。
“七阿哥从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身体恢复不错,过了今晚,并不会再起高烧。但还是要注重保暖才是。”
“嗯,这事本宫会让人盯着的。”
宝敏又问:“太医可是有别的事情要叮嘱?”
“有的……福晋,七阿哥先前伤的那个位置……您还是要有所准备才是。”
“……?”宝敏啊了一声。
脑子一瞬间想不起任何东西。
宝敏认真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太医,多次反复询问后,也说不出心里面是个什么想法。
“这事……你跟七爷说了吗?”
太医苦笑。
这事就是七爷跟他说的啊,当事人能不知道吗?
宝敏瞧见太医这苦恼的样子,也知晓古代权贵对普通人的生死具有极大的掌控权,虽然有法律条例在上面约束。
但宝敏并不觉得这能够约束到多少。
宝敏安慰太医道:“这事我会亲自同七爷说,你好生开些药,先控制好身上面的伤,其他的再说。”
“是。”
太医转身进了屋子,看见胤祐坐在主位上面悠闲喝茶,微微点头示意。
刘进喜聪明地将太医送出去,临出门时还给人掏了赏钱。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臣明白。”
太医赶忙将荷包收好,不该说的话,那就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乱说。
宝敏在连廊站了好一会儿,最后叮嘱厨房将先前准备好的温和补品炖上,才慢慢收拾好情绪往屋子里面走。
奈何太医的话对她的冲击力度太大,一进屋子,反而跟看不清胤祐的面容一样,一整个紧盯着人的下部分瞧。
直瞧得胤祐脊背发凉,忍不住轻轻咳嗽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