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46)
这群子蠢货!
第109章
胤禔看到这些答得……
胤禔看到这些答得狗屁不通的试卷就来气,再加上手上面的关系理不清、剪不断,对太子提出的事情也就没怎么上心。
做帮手跟主事那是两个概念。
再加上这件事情胤祐参与得更多,胤禔自然心安理得地将这件事情扔给太子跟胤祐处理。
想要改动尚书房跟国子学,前者相对后者而言,更容易改正。
毕竟前者只需要康熙一个命令,还不是该教什么就教什么国子学却不一样,里面各类阶层的人都有。
有的只是想在里面安稳混日子,有的则是求知若渴,希望能够通过国子学得到阶层的跨越。
无论是哪种,对国子学进行大范围的改造,都会引起不少的抗议。
这件事情太子甚至都不用亲自去看,现在就已经能够想到到时
候乱成一团的凌乱模样。
“那就先对这些考得不怎么样的学生下手吧。”太子一锤定音,觉得这件事情要真想办成,还是要费些心思在里面。
“主要怕蠢人不领情。”胤禔将手里面的试卷一扔,没好气道:“宗科的消息好几个月前就已经悄悄放出去,但凡是有些心气的人都不会让自己考成现在这样。”
“说到底还是脸皮太厚,觉得这天下也有他们祖辈的一份力,坐着也有饭吃。”胤禔恨不得现在就提着刀将这些人全部给踢下去,别在这里混吃等死。
胤祐说:“脸皮厚这件事情倒是好解决,只需要将他们狠狠按在地上面磨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什么位置了。”
“就像那天宝儿格格也没太看得起舒宜尔哈,最后被舒宜尔哈用技术狠狠教训了一顿。”
太子闻言,微微挑眉,“怎么,七弟这是准备让国子学那些每天混吃等死的人跟别人比一比?”
“但要是他们能够这么简单就被人刺激起来,也不会连宗科都考不上了。”
“那是因为他们考宗科的对比对象是汉儒,在四书五经上面,他们学不过汉儒,只会觉得这些人千百年都在学习这些臃肿的东西,考不过、学不过很正常。”胤祐精准无误地抓准了那些满族子弟的心思,“就好比骑射。考宗科前需要完成一次骑射,相比之下骑射考核的通过率就很高,并没有像四书五经考核那么难看。”
“说明他们平时也不是没有练,只是对读书不感兴趣。”
胤禔嗤笑一声,“这年头,谁能够对读书感兴趣啊?”
胤祐也没有跟人急眼,而是认真道:“我那边其实还有不少跟舒宜尔哈一样学了其他课业的孩子,都能够拿出来跟人比划一下。毕竟不正是比一下,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准。”
“这话倒也实在,直接挑选个时间看看,就让那群人跟小孩子比一下,若是成绩不好,也得有惩罚,不能够光是比了,就让他们继续去上学,怎么瞧着都像是给他们赏赐了。”胤禔越想越觉得这事也太便宜了那些满族贵族子弟了。
从某一角度上来说,完全就相当于胤禔等人在外面累死累活地跑活,扭头一看,后头京城里面住了一群吃空饷的废物。
这些废物就算是世代更替,逐级消减爵位,那每一年吃掉的钱也是天文数字。
“大哥是想要怎么样?”胤祐出声问道。
“直接送去蒙古那边帮忙收羊毛,再看看养羊的状况,一个个都送出去干活,就知道什么叫做老实了。”
“这话倒也不算错,正好明年春天到了,皇庄以及南方那边村庄都确认,这次的土豆收种能够看出来土豆这个作物在南方的生长环境也能不错,明年正好还缺人进行第二次指导播种。要是他们都比不过,考试还不合格的话,干脆扔给我,我一并带出去好好锻炼一下再给带回京城来。”
胤祐认真道:“反正放在国子学也没能够学出个所以然来,这些实用性的科目真想要让汉儒放弃转而来学习,倒也是强人所难,为难别人,不如为难这些人。脑子不好使,起码干体力活应该还行吧?”
胤礽也没有否定这个说话,朝中各位兄弟们几乎人人手上面都有事情,正儿八经休息的日子太少,朝中的大臣也为一些琐碎的事情烦恼,而这群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却动不动就在外面招猫逗狗,怎么看都让人难受得很。
“行,那就先这么决定。尚书房先改,四书五经、兵法什么的倒是不能丢,原先的计划进行一定的压缩,留出一些选修课给他们进行自行选修。”太子想了下,“无考试倒是不成方圆,也担心他们骨子松散,直接把这事扔给下人去做,所以考试还是要正常考,以免他们偷奸耍滑。”
“至于国子监那群人,就先看看比试结果,分成上中下三等。”
“具体怎么样,还得再看。”
“好。”
三人达成一致,这件事情处理起来倒是轻松不少,尤其是有太子在,自然是有人专门想流程跟奏折的,胤祐轻轻松松将这件事情扔给了兄长,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只负责在一旁看着。
必要的时候在旁边找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人才能够为自己所用。
虽然看那个试卷上面的成绩,明年南下春种的时候,不被拖后腿就已经很好了。
不过现在缺人,胤祐也不是很想挑剔。
如此一来就先将就着了。
宝敏从宫里面回来,知道这件事情交给太子等人去办,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了,毕竟康熙明摆着是要给太子送功绩,这事太子也可能真的将事情给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