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63)
“莫五那边过几日就能启程去广州,造船这件事情你也不用太着急,我已经将从南方来的造船图纸还有搜集到的那些明船资料都给了他。”
宝敏对莫五的能力还是有些自信,毕竟当时那人只是看着图纸,就能自己对武器有改进的想法,完全属于创造型人才。
跟在戴梓身后,莫五整体的知识体系都从野路子往专业方向有所变化。
夏珠轻昂一声,“但他到底是个北方人,也没有怎么见过船只,光是看图纸,到时候不会纸上谈兵吧?”
“南方的船工也没有纸上谈兵,这么多天还不是被那个外国佬忽悠着团团转?”
“哼,收拾一顿后现在老实多了,之前还闹着要吃好喝好,自从第一艘船浪费后,现在就是阶下囚
,我没让人捅他两刀都算是给面子了。”
夏珠对于造出自己印象中的船只十分急切。
宝敏不用问也知道这是夏珠的心里阴影。
夏珠将国破家忘的一切都归咎在港口看到的大船上,作为接受过浅薄划时代文化的清末人,潜意识里她也在挣扎,一边享受着封建皇权稳定统治带来好处,一边又悲恸于清末腐朽不堪的政府和麻木的民间。
两边拉扯,总得有个东西让她寄托。
宝敏帮她倒了杯热茶,劝她多喝些,“过几日就成婚了,先别想那么遥远的事情。”
“饭一口一口吃,事一件件做。”
“你说得对。”夏珠点头,但一想到马上要跟八阿哥成亲,她又坐不安稳了,“但是我觉得这两件事情都挺恐怖。”
宝敏哑言。
成为八福晋跟国破家亡……
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区别。
“要不然你再换件事情做?”宝敏说。
“我们准备四月初算个好日子出海。”夏珠看向宝敏,“你有没有什么想要带的?”
“四月初就出去吗?这次要多久回来啊?”
“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回来都是个问题。”夏珠像是想起什么,“这次出海你要不要投点钱进来?到时候战船要是建好,也是要派人上船实操的……”
“我们有人。”宝敏想到长东等人,这的确是个好时机。
现在还没到战乱的时候,跟着出海也是商船,安全系数高,先提前适应海上面不同环境的挑战。
至于语言方面……
宝敏记得康熙就很精通外语,对于皇子们学不学英语也有强制性要求,如今三月还没到,定在四月初出海,还能够让传教士教些外语。
这样就不至于被外国人坑,也能够更自由地探查到想要的东西。
这么一想,宝敏便跟夏珠说了此事。
“这个简单,商队里面本来就有些海商会英语,传教士在广州也有不少。你们若是想要赶上四月初的出海,那得快些送过来才是。”
夏珠在广州的商队不小,原先都是一些无力组织出海的小商人寻求有钱人的投资,后来反而成了一个异姓以契约联合起来的家族。
夏珠敛财,但取之有道,很多时候都会让利给手下的海商。
再加上多次通信中间会转手多人,海商只听中间人谈论过夏珠身世很好,讨好她准没有坏处。
倒也没想到在广州这个地方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外姓宗族,夏珠不爱管事,但想要在当地收留人,并且自发组织学习还是没有大问题的。
“好,这事不着急,我先同爷说一声。”
“嗯嗯。”夏珠这会儿才想起来京城里面的流言蜚语,末了想起这些日子自己进宫从太后那边听来的传闻,斟酌片刻后,问道:“大阿哥和大福晋是有意给舒宜尔哈挑选驸马了吗?我也只是听旁人说起。”
夏珠:“我前些日子去给太后请安,有人跟她禀告宝儿格格和色棱台吉的踪迹。宝儿格格这次来名义上是替她阿玛来的,实际上是为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个科尔沁的格格……可是看如今这流言的样子,这是要把大格格也跟科尔沁捆绑住?”
“你可知道皇阿玛那边是什么意思?”夏珠问。
宝敏摇摇头。
她开年之后就没有进宫过,自然不清楚宫内的流言蜚语,不过能够传到太后耳朵边,那就说明十之八九是有这个想法,并非空谈。
作为皇子这一代最早出生的格格,与蒙古部联姻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这也不是她们这些做婶婶的提一两句,担心过后就能够改变的事情。
宝敏细细回想,才发现自己对历史书上舒宜尔哈到底过得竟然记忆浅淡,只是隐约记得康熙年有不少皇家格格去了蒙古,过得好的屈指可数。
“若真的是色棱,夏珠也不用着急。”宝敏同人分析着。
色棱是科尔沁部,前有太后和孝庄皇后在,这个部本身就是站大清皇室的。
而且现在大福晋健在,亏损的身体也在慢慢调养过来。
只要舒宜尔哈出嫁时,大福晋仍然掌管大阿哥府,谁又敢真的怠慢大格格?
至于蒙古偏远苦寒,但是宝敏跟六格格计划的事情正在提上日程,不久之后蒙古跟大清都会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无须太过担心。而且你都能够在宫中听到消息,你觉得大阿哥大福晋他们能不知道?”
宝敏反问道。
夏珠了然。
既然大家都知晓,但是没有人出来说,那就说明大家都在观察。
毕竟皇上还没下圣旨,嘴上说说也算不得数。
指不定大阿哥大福晋等人还趁机在观察色棱台吉。
夏珠点头,“既然如此,那我还是不要凑这个热闹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