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67)
尼满跟祝丹这些天已经在乡间操练出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然心境。
抓黄鳝,翻看黄鳝的腹部和生殖区,确定它们跟资料上所说的相符合,是最佳的繁殖亲本。
宝敏不由感叹,干农业真是会改造一个人。
明明去年尼满跟祝丹还是纨绔子弟,现在熟练程度像是在大润发砍了几十年的鱼,已经荣升成为纨绔子弟他爹了。
被挑选出来的黄鳝按照比例投放进新的池塘。
繁殖池塘水质要求比养殖池塘更高的,换水清洁的频率也高。
主要是为了让黄鳝有个好心情。
挑选好黄鳝过后,尼满跟祝丹没有过多跟在宝敏身后,而是赶忙回去先把身上一身的泥腥味清洁干净再说。
“听说新式学堂已经搭建完一批了。”宝敏走在最前面,准备去看看之前被火烧毁的山林,毕竟那座山也是她花了不少钱买下来的财产。
宝敏之后还给靠那座山发家致富。
“嗯,阿玛同我说过。”舒宜尔哈回应道:“听说新式学堂确定下来的课本有颜元夫子参与?也不知道颜夫子有没有跟他们起冲突。”
这事还真不怪舒宜尔哈这么想,主要是颜元这人不认儒学,更推崇实业,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新式学堂,必然是要推行实业,以求实为基础。
“吵,天天吵。”宝敏想起下人来报,颜元每天被那群比他还顽固的文人夫子气得胡子直跳,就忍不住嘴角轻勾。
“那群老夫子人固执得很,非要将四书五经全部塞进去,不仅如此还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是全部都要学。”
宝敏:“颜夫子则觉得他们是在无理取闹,这些东西都要学,那些东西都要学,到最后这个所谓的新式学堂不还是传统学堂?学生学那么多,没有任何的习行,本身就是偏离教育本质的。”
“像是一只吃太多哽着脖子死掉的鸭子。”
宝敏给出一个恰当的比喻。
舒宜尔哈光是听着,就眼眸圆睁,步子都停顿下来,“……这,这课业到时候会不会太沉重了些?”
古时六艺加四书五经,加实业科目,如果还得习行……
舒宜尔哈觉得怕是没有人能够撑下来这么难的事情。
除了她玛法。
舒宜尔哈摇摇脑袋,后知后觉地感到背后微微发凉。
如果这个计划呈到她玛法眼前,以她玛法求知若渴的模样,还真说不好会让这个计划通过。
舒宜尔哈伸手抓住宝敏的衣袖,可怜兮兮地乞求道:“婶婶……救救。”
千万不能让那群夫子上头啊!
宝敏轻笑出声,“放心吧,不会让他们乱来的。”
像清末后期一个学制二十一年,满是冗长增加学生负担的学制体系,宝敏根本不可能让它出现。
得了宝敏承诺,舒宜尔哈才稍微放心些许。
宝敏的视线掠过舒宜尔哈,看向跟在身后难得安静的宝儿格格和色棱台吉。
从他们进京到如今,满打满算已经快两个多月,还没有启程离京的意思。
宝敏不由想起夏珠同自己说的事情。
如果康熙真的有此意,将两个人都拉拢联姻,跟科尔沁继续保持亲密关系,之后怕是留京
的可能性不小。
只是……
“不知道宝儿格格在想什么呢?”宝敏忍不住出声询问,毕竟宝儿一路上太过于沉默。
宝儿闻言,抬眸看向宝敏,“七福晋,我想知道树木可以栽种,牛马羊黄鳝也可以人工养殖,那草可以吗?”
“什么?”
“草原,你知道草原要怎么人工养殖吗?”宝儿将草原如今的困境告诉给宝敏。
她们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哪里有草,就到哪里放牛羊。
同时也有城区,城区里面有百姓居住,但生活来源也只限于自给自足,如果碰上了老天不给吃饭,连天的干旱,不仅游牧民族吃不上饭,就算城区里面的百姓也很难保住温饱。
历史上因为粮食不足,物产不够丰饶,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来来回回打仗。
“啊?”宝敏愣了会儿,似乎没有想到宝儿会问这个。
“我……我只是这些天一直跟他们身后看,发现好像什么都能够用来种种,之后再生长出来就是一大片。”
宝儿说:“所以我在想草原是不是也可以这样。”
宝儿苦笑道:“虽然我们寻水二沐,也会给草场一些恢复休息的时间,可情况并没有好转,草原变成黄沙的概率还是在上升。”
变成黄沙以后,那块草原就长不出草,也没有办法住人。
宝敏脑子里面闪过一大片的草原,在后世她偶尔从短视频里面也能够收集到些许关于草原养护的信息。
“有是有……”宝敏蹙了下眉头,“但是我不能保证可以帮你们弄好。”
毕竟宝敏前后两世都没怎么去过草原,对于草原上的东西大多都是一知半解。
就算出了计划,她也没有办法关注这个计划的成效到底如何。
“而且,我得去实地看看情况。”宝敏想到之后康熙肯定会去蒙古。
那当然是实体考察比较好。
宝儿一听,高兴地往前凑,“七福晋如是有办法那就太好了!”
“我也只是拾人牙慧。”宝敏不敢居功。
说实话,系统里面的那些方法全都是后世大佬们加古人的思想精髓。
宝敏自认为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做什么。
宝儿和色棱脸上都出现欣喜的笑容,显然是没想到宝敏竟然真的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