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躺平日常(95)

作者: 耳东霁 阅读记录

宋音:“……”

这场雪又断断续续下了两三日,国子监索性便直接放假了,说待雪停时再另行通知复学时间。

宋音虽然一直待在府里没出门,但帝京这几日陆续冻死了不少乞丐,城郊好几家茅屋被雪压垮,一家老小无容身之所的事情她也略有耳闻。

据说今上已派了新京兆尹施粥放粮,并安置被暴雪损毁房屋的农户。

因这场连绵不断的雪,双生子姐弟带着众人堆的那四个雪人也仍好端端的在院中。小孩子不知普通百姓的疾苦,只因院中雪人不化而欣喜。每天谭琢都要将雪人身上新落的积雪扫掉,然后再重新描出他们一家四口的轮廓。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凡事皆是过犹不及。

这场雪和这场寒意连绵不断持续了小一旬,这天早上宋音起来时,听见房檐下传来滴滴答答檐冰融化的声音时,便知这场天寒地冻的雪灾总算是过去了。

院中堆砌的一家四口正在日光中慢慢消散。

谭琢为此还难过的吃不下饭,最后还是宋音允诺,待今年冬天下雪时,让谭明铮陪他一起重新堆时,谭琢这才释然了。

而此时行军在路上的谭明铮并不知道此事。

他们从帝京离开后,便一路往西。因此番乌桓人来势汹汹,且已夺了数城。

他们深知他们路上多耽搁一刻钟,边地的百姓便会多受一刻乌桓人的磋磨。是以这一路上他们快马加鞭,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之外,其他时候都在奋力赶路。

如今马不停蹄赶了一旬后,便行至了临近衢州的地界。

他们从帝京离开时,乌桓人已攻下了闵州。而他们一路上也陆续收到了军报,按照军报来看,他们再往前走,极有可能会遇上乌桓人。

而他们这一路上昼夜赶路,如今已是人累马疲,若以这个状态去迎战乌桓人,届时只怕会白送不少人将士的性命。是以今夜,魏烁下令众人沿河驻扎,原地修整歇息一夜。

士兵们得令后,便按部就班的开始取水生活做饭。

这一路上,他们越往西行,天气便热,如今士兵们早已脱了棉衣,齐齐换上了薄春衣。

魏烁安排夜里的巡防后,过来找谭明铮时,就见谭明铮一身铠甲,正坐在水畔的石头上,膝头铺着一张地图,他垂眸似在思量什么。

听见盔甲的撞击声,见魏烁过来,谭明铮从石头上下来,冲魏烁抱拳行礼。

他们二人先是说了几句如今的局势,又定了明日的行军计划。

同魏煊的胆小怕事偷奸耍滑不同,魏烁却是个实打实有本事的,而且他的性格肖像其父魏平戈。

因为这个缘故,当初端阳公主与魏煊私下威逼利诱谭明铮夫妇时,丝毫没敢向魏烁透露半句口风。后来魏烁得知此事后,也如魏平戈一般,狠狠将弟弟痛斥了一顿。

魏烁从前在军中时就极欣赏谭明铮,这会儿正事聊完后,两人便一同立在河边。

面前河水潺潺,身后士兵们忙忙碌碌的烧火做饭,晚风吹的山林窸窣作响,山林上方挂着一轮白玉盘似的月亮。

“我记得,你闺女叫谭月?”魏烁开口。

谭明铮点头。

其实谭月一开始不叫谭月,她叫谭二娘。

宋茵性子软弱,孩子生下来时,他又不在家中,取名一事便是由谭有良做主的。

谭有良原本为谭琢取名为谭桌。据说因为宋茵抱着孩子,去找谭有良给孩子取名时,恰好谭母给谭有良端了碗饭放在桌上,谭有良随口就说孩子叫谭桌。

而轮到姐姐时,谭有良便沉着脸道:“女娃取什么名字,她既上头有个姐姐,直接叫二娘便是。”

谭有良口中的姐姐指的是谭明宗的女儿。

而谭明铮还是得了军功,被破例允准回乡探亲时,才知晓宋茵为他生了一对双生子。

而知道儿子被谭有良取名为谭桌,女孩直接叫谭二娘时,谭明铮心中顿时便窝了火。

他当即将儿子改名为谭琢,又为女儿取名为谭月。

他的女儿不是依附别人的谭二娘,而是悬在他心头的月亮。

而改完儿女的名字之后,谭明铮当即便在县城置办了一套宅子。他想着让妻儿搬去县城单独另住,自己不在时,他们也不会再受欺辱。

但谭明铮没想到,他的亲人竟那般无耻,他前脚回到军中,后脚他们便也跟着住进去了。

当时他从邬佑安的来信中得知此事后,气的都想回去找他们算账。

但碍于军中规矩,他压根就回不去。所以他便回信叮嘱邬佑安,让邬佑安替他转交家用银两时,只能交到宋茵手上。

他知道宋茵性子软弱,所以想着让她将银钱攥在手上,这样谭有良他们就不敢再欺负她们母子三人了。

但那时的宋茵还是立不起来。

思及往事,谭明铮的眼里蒙上了一层阴郁,但转瞬又似被晚风吹散了。

如今他已重归了他生父这一支,妻子也彻底立了起来,就算自己不在,也无人敢再像从前那样欺负他们了。

谭明铮仰头望着悬在天际的月亮,从离开帝京的第一天,他就开始想念他的妻儿了。

魏烁偏头看了谭明铮一眼。

他与谭明铮相识多年,平日的谭明铮一直都是个肃冷的人,但在提到妻儿或者想起妻儿时,他就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眼角眉梢都不自觉温柔了下来。

就跟坚硬的冰棱,在一瞬间融化了似的。

魏烁在他肩膀上重重拍了拍:“待我们打退乌桓人,届时就能回家和亲人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