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06)
“魏郎君哪里的话,儿只是顺便问问……”杜时笙越说声音越小,眼中却有抑制不住的光辉闪动。
那是阿娘的书,她看到书,便如见到阿娘。那日水榭之上,阿娘为她写字的情形,仍历历在目。此刻,她只想再看看那书中娟秀的字迹。
那一大一小两个“兰”字,便如她心中对母女深情的期许一般,原以为遥不可及,现下,却忽然唾手可得,她心中怎生不激动。
魏修晏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异样。
杜娘子此番提及此书,与前次已然是不一样了,眸中温暖的光辉,似是想起亲近之人才有的温馨渴望。
难道,她想起了什么?
魏修晏心中希望,也随之而起,笑道:“上回某答应了小郎君,要亲自将此书还回,某不可食言。明日某定然携书上门,还给小郎君。”
想来,小五儿又要兴奋一番了。
杜时笙忍不住抿嘴一笑,点头应了。
待送杜时笙上了自家马车,魏修晏看着地上浅浅的车辙印迹,算了算日子,钟叔这几日,也该回到了。
不知他带回来的是喜还是忧,魏修晏竟生出些,这些年从未有过的,忐忑。
他在从万阿叔处拿来的户部记录中,查到楚三娘,原是秦州商户出身。楚家阿翁看中了杜先洵的人品,便将楚三娘嫁进了家徒四壁的杜家。后来,楚家人见杜先洵有几分天赋,便咬了咬牙,捐了个官商,方才不耽误杜先洵的科举之路。杜先洵也是争气,考了两遭,便中了榜眼,被先帝钦点进了工部做官。楚三娘和杜时笙,便也跟着进了京城。
可今日,她却说自己的阿娘是青州人……
那原本不切实际的猜测,现下一点点明朗起来,魏修晏心绪晴明,步履轻松地回了府内。
他见到一个身影躲在园中树后,便叫住了他:“阿昌,你过来。”
偷懒的阿昌,在心中直道倒霉。
他看过了花糕画,却又不能吃,只得悻悻走了。现下,刚到园子里,又被阿郎撞见,阿昌暗自叹道,今日到底是走了什么霉运。
“阿郎,方才……”阿昌走到魏修晏旁边,低着头正欲解释。
却听见魏修晏语气舒缓道:“你去备马,某要去趟宋阿叔府上。”
要过端阳节了,须得亲自去拜见下宋家阿叔和阿婶。另外,宅子的事情,也应说与阿叔知晓才是了……
魏修晏都能想象出,宋阿叔又惊又喜的表情,他必会刨根问底一段时日了。
“啊?”阿昌本以为要挨骂,却见阿郎一脸笑意,连忙点头应下,一溜烟儿跑去备马了。
阿郎果真待杜娘子与众不同,阿昌将功劳全都记在了杜时笙身上。
这边厢,魏太夫人被仆婢搀着回到房中。
魏太夫人身边一多年老奴,名唤阿嬛者,笑着对魏太夫人说:“阿郎今日瞧着心情不错,竟能来与客人说话。”
魏太夫人也笑着点点头,道:“我还真没想到,他竟也能来见杜娘子。”
“谁说不是呢,咱们阿郎,何曾见过外来的年轻女客。”阿嬛见魏太夫人心情不错,心下欢喜,便多夸奖了几句阿郎。
魏太夫人若有所思的笑了,在阿嬛服侍下,在榻上歪着,闭目养神。
她又忽的想起什么,睁开眼睛,问道:“今日,杜娘子说的,黄花梨的屏风是怎么回事?”
“前几日,老奴见长寿在陈放旧物的雅轩阁内倒腾,翻出了不少东西。便问了一嘴,长寿说,是阿郎让他去找的。找了那年沈娘子送给老夫人的《松鹤延年图》,还找了沈娘子特地从青州买来,送给陆夫人的黄花梨屏风。过了几日,老奴便看见那屏风被搬了出去,长寿说,是阿郎要送给别人的贺礼。”阿嬛一边说着,一边给魏太夫人轻轻捏着小腿解乏。
见老夫人微微点着头,阿嬛又笑道:“想来便是杜娘子食肆开张的贺礼了。”
“嗯。”魏太夫人应了一声,复又闭上眼,半晌,不再言语。
阿嬛以为老夫人睡着了,便轻手轻脚的起身,在麒麟戏珠的紫玉香炉中,将安神香点上,想让魏太夫人睡个安稳觉。
却忽然听到魏太夫人又问:“他阿娘的东西,他一向宝贝得很,怎么又舍得送人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魏太夫人清瘦的脸上,皱纹却仍是舒展了一些。
阿嬛见状,便笑着答道:“阿郎现下也已过了弱冠了,早就不是小孩子了。”
魏太夫人面露慈爱,微微一笑,问道:“你瞧那杜娘子如何?”
阿嬛一怔,思考了片刻,答道:“谈吐有礼,博古通今的,若是不说,老奴还以为是个高门贵女。”
魏太夫人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阿嬛也跟着笑了:“还做得一手好菜肴,真瞧不出那些火腿排骨,竟是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做出来的!”
魏太夫人思忖了片刻,又问:“你可瞧着她眼熟?”
第67章
阿嬛是魏府几十年的老
人了,如何能不懂魏太夫人的心思,其实,一见到杜时笙她心中便了然了,只是不想在魏太夫人面前多说,免得她忧思太过。
阿嬛佯装想不起来的模样,说道:“太夫人这么一说,老奴倒是也觉有点眼熟,不过一时想不起到底像谁了。”
“你怎的也不与我说实话了。”魏太夫人叹了口气。
阿嬛连忙笑道:“太夫人莫想这些,当心夜里又睡不好了。”
魏太夫人不再说话,自家阿郎的念想,她如何不知,与他阿耶一般性子,执拗得很,认准的事情必要做到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