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25)
然而,阿耶仍旧没能为林阿叔翻案。那千字带血的谏书,被先帝轻飘飘地随林家的案宗,一同尘封了。
今上登基后,魏修晏又考取了功名。旁人都道,他是为了扭转魏家的门庭衰微,只有他自己才知,他是为了阿耶和阿娘的遗愿,也是为林家,寻一个公道。
只是这事太过隐秘,他只能靠自己,
既不能可寻求宋相公和万阿叔的相助,又不能拉河东公府黎家,一同趟这个浑水。
幸好,这些年里,他暗地里也找到了一些线索和人,北地災戎的祭司和柳士枚,是他现下最大的期望。只要他们能帮助自己,把凌王在外勾结外族,在内结党营私,搅乱朝纲,操纵科举这些事情坐实,他便可将证据呈给今上。
如若今上顾念手足情谊,那便用为林家正名一事交换。如若今上不肯循私护短,那便在查凌王之时,将这事一并掀开。
这几年,魏修晏如苦行僧一般,精心筹谋算计,却怎样也没想到,阿蓉竟然没死!她笑靥如花地于闹市卖朝食,开食肆,纷华不染,只是不再记得自己。
不记得也好,那些血雨腥风的往事,若是想起,对人心,是何等蹉跎啊……
现下,他除了为林家正名,还有了一个新的责任,护着阿蓉,让她如此般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
迎着落日余晖,魏修晏的脸上,眉目疏朗,现出了少见的柔和之色。
不远处,一个俊逸清雅的男子步履匆忙地走来。
“魏郎君。”那男子对他打了个招呼。
“何郎君。”魏修晏对他颔首。
二人都不是善谈的性子,点头问候过之后,便各自朝相反的方向继续前行。
骑马走出几步,魏修晏忍不住回头瞧了瞧何青,只见他手中拿着书籍,步履十分急切,往清欢小馆的方向走去了。
今日,她铺里的小伙计说,往日菜单子都是何青所写。魏修晏听了,心中竟微微有些异样,是他从未体验过的一种,酸酸麻麻的别扭之感。自己练了这许多年的字,如何不能写个菜单子?不仅今日要写,以后还要一直写。
可除了菜单子,他们是怎生熟稔起来的?平日竟走动的那般频繁吗?竟然连小伙计都与何青相熟。魏修晏眉心皱了起来,忽然生出了些莫名的烦躁感,原本还想让她用杜时笙的身份,一直快活地生活下去。
现下,他却又有些想让她找回记忆,想起自己。
这种纠结和烦躁,在他胸中萦绕,挥之不去。导致直到他回到魏府后,也不曾露出一个好脸色来。
长寿见着如此臭脸的阿郎,心下疑惑,阿郎连饭都没吃,就春风得意地出了门去,不是去清欢小馆吃饭了吗?现下,怎的这般满脸不快地回来了?
定是在杜娘子处碰了钉子,阿郎啊,就是与女郎们相处的太少了,哪有送狗粮给女郎的?若不是阿郎长了这一副好面皮,换做别人,怕是被打出来也是有的。
长寿一边牵马去了马厩,一边无奈地摇头。
**
接下来几日,清欢小馆的主打菜肴,又变成了香辣肉丝,鱼香肉丝,可单点,也可做盖浇饭。另外,小馆还临时加了几样山药所制的菜品,其中以山药薄脆最为受欢迎。
还有不少人吃过之后,张罗要带些回去,给家中小儿尝尝。后来,由于打包之人太多,杜时笙便做了朝食摊子的那种油纸袋子装了,让客人拿回家。
一时间,街头巷尾有不少手持油纸袋子,边走边“咔嚓咔嚓”吃着薄脆的人,引得所经之人又是好奇又是想吃。
清欢小馆,便因此又火了一把。
杜时笙索性,在铺子门口摆了一张大桌子,密密麻麻摆好装了袋子的山药薄脆,吩咐了阿泰在桌旁售卖。待每日晚上核对账本子之时,杜时笙都会翘着二郎腿,对着账面的营收美滋滋地欣赏半天。谁叫古人没有薯片呢!
一连十数日,杜时笙和巧环两人,忙个马不停蹄,还要将孙阿婆一同叫来帮忙,每日身上皆是炸山药的味道。
“不成了,不成了,这个月都不想再吃薄脆了!”一日晚上,杜时笙沐浴之后,躺在床上叹气道。
“小娘子,咱们明日添些清淡的菜色吧!”巧环贪嘴,这些时日山药薄脆吃多了,有些消化不良。
杜时笙用手指点着下巴想着,何种清淡的菜最能解腻消暑呢?
忽的想起坊中一户门前的牡丹正开的灿然,不如做点花食来吃。
吃花,是自古便有的雅趣,屈原和陶潜便有吃菊的癖好。魏晋之时,以百花作为五石散的药引,更是在民间风靡。唐宋之后,吃花的习俗,无论是从花的种类还是做法上,都比之从前更加丰富。
“咱们做花食吧!”杜时笙对巧环说。
“小娘子好主意!我在王府之时,吃过一回御赐的牡丹饼和桃花粥,又甜又香。”巧环想起牡丹饼的滋味,舔了舔嘴唇。
有一年,郡主听说宋相公家的十一娘影影绰绰的议亲,被皇后赐婚截了胡,高兴得赏了不少好东西给府内下人。
杜时笙听了此事,摇头叹道:“难怪魏郎君瞧不上华岚郡主,她这脾性,忒也狭隘善妒了。若是当真嫁给了魏郎君,怕是要日日争风吃醋,闹得府中不宁了。”
巧环却道:“小娘子说错了,宋十一娘并不是与魏郎君议亲。”
“那是与谁?”杜时笙好奇地问道。
第78章
“听说是河东公府的黎世子。”巧环眨巴着眼睛回忆道,“听说河东公府与宋相公一直关系匪浅,有意结亲。谁知,却被皇后赐婚截了胡,宋相公自然也就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