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34)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魏修晏不由一怔,抬头看向杨文御。与之四目相对之时,只见杨文御眼中充满了欣赏之意,对自己微笑点头,甚是慈蔼,仿佛家中长辈一般,就如那日杨公提起阿翁之时一样。

“多谢杨公提携,晏定不负杨公所望。”魏修晏起身,对杨文御郑重插手一礼。

杨文御忙起身去扶他,笑道:“魏卿何必如此客气,你阿翁当年,力排众议,提携了许多寒门子弟。现今的宋相公,刑部段尚书,中书令何勤……就是崇永,也是当年魏太傅亲自从一众落榜的试卷中,复又挑出来的。”

杨文御忆起往事,语气竟有些慷慨激昂起来。

“阿翁去世时晏还尚小,不曾知道这些往事,谢杨公说与晏知。”魏修晏诚恳道。

杨文御摇了摇头,岂是你阿翁的事情你不知,便是魏都督走时,你才几岁啊……

“那时,还是先帝早年啊……”杨文御叹道。

先帝早年,是何等勤谨爱民,仁慈明智啊!只是不知,为何晚年却变作那副模样……

回忆如潮,席卷而来,杨文御颇有些话痨,拉着魏修晏又说了不少话。尽是些朝中旧事,比如,先帝曾倡导厉行节约,朝中大臣的廊下食,尽皆是些饧粥和菜饼,又凉又吃不饱。大臣们只好在家中吃了再去,可在家中吃过之后,再看那些吃食,又没有了食欲,只能皱着眉,苦着脸一口一口吃掉,还要假装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

杨文御忽地又想到什么,咂巴了两下嘴,笑道:“若是那粥汤能如杜娘子做的蔬菜粥、猪肉粥、鲜虾粥一样好吃,也就不会那般难熬了。听说,清欢小馆又出了新花样,最近在做花馔,某今日便去尝一尝。”

说着,杨文御有些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但见魏修晏还在,又有些面上过不去,遂笑道:“这几日金部侍郎的案子,辛苦魏卿了。圣人诏书下来之前,某便要将案宗奏与圣人。还望魏卿将案宗再理一理,若有遗漏,可以先暂时暗中查一查。”

“是,杨公。”魏修晏插手一礼。

“魏卿,要不要一同去清欢小馆啊?”杨文御脸上挂着和气的笑容,只是这笑容比之方才,似是少了那么几分真心。

“多谢杨公好意,晏这就去整理金部侍郎一案的文书,无法陪杨公一同去清欢小馆了。”魏修晏恭敬道。

方才,杨公那番话一出,只要不是个傻子,便不能不合时宜的跟着去吃饭了。魏修晏自然不是傻子,只好乖乖在大理寺加班了。

杨文御点点头,笑眯眯地走了。

魏修晏望着他的背影,只觉杨公肩头颤动,似是在偷笑。方才高谈阔论之时的庄严肃穆之感,就这样荡然无存了。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这几日杨文御明里暗里,让凌王吃了不少瘪。

凌王原本以为杨文御最好拿捏,之所以安插崇永在大理寺,便是要在合适的时机,将杨文御挤下来,扶持崇永上位。

谁知,李淇一案中,靠着魏修晏在三日之内破了案子,杨文御看似软弱无能,却在他丧子之痛尚未缓神之际,进宫将李淇之死的因由,奏了圣。

圣人爱民如子,自是大怒。

凌王虽是不能理解,为何一个寒门草芥和一个自家府内的婢子,竟然也能让圣人这般震怒。但毕竟,他才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个,自己只能在这事上隐忍不发。

于是,凌王不仅失了儿子,还要哄着大理寺不要将事态扩大。这就是为何,民间在此事上尽是夸赞大理寺办案神速的原因。

此次,趁着崇永还未回京,杨文御又先发制人。他竟以災戎近日蠢蠢欲动,大稷与邻邦的邦交,在这特殊时期,更为重要为由,在圣人面前举荐了崇永去鸿胪寺。

凌王无法,只得再忍下这口气,毕竟鸿胪寺他原本也是要安插人的,和災戎的合作,也须得鸿胪寺有自己人才是。

但凌王定不能让杨文御这般压着自己使小聪明,他立时便准备参魏修晏一本,魏家虽是气数已尽,可魏修晏却仍旧负隅顽抗,明里暗里与凌王府过不去,刚巧逮到这个机会,御史台便领了命,第二日就去奏圣。

谁知,凌王万万没想到的是,杨文御竟又使了一招隔山打牛,将他气了个半死。

第81章

魏修晏处理金部侍郎家眷时,循了私。杨文御暗戳戳地,也不知找了谁,竟去报给了皇后。公主出生不过百天,皇后自是对这些事情于心不忍,就给圣人吹了枕头风。

没想到,自己反倒助了魏修晏升官。

恨的凌王在府里砸了两只刻花白玉杯,又要砸那只羊首提梁白玉壶,被王妃死命拉住了。

“王爷,这是御赐的啊!”王妃紧紧抱住凌王的手臂,哀怨地提醒道。

凌王稍稍恢复了一点理智,杨文御这个老狐狸,看来是要除之而后快了!当年便是太子和林家,不也是被他扳倒了吗?

王妃见凌王不再执意摔那玉壶,便柔声安慰道,“王爷莫气,圣人之所以对杨文御青眼有加,定是因他一直明哲保身,未曾投靠任何一派。但现如今,他既已公开与王爷为敌,时日久了,圣人也会有所察觉。日后,圣人对他的话,也定然不会全盘接受了!”

凌王咬紧了牙关,恨恨道:“这个老狐狸,从前只道他是个病秧子,竟是小瞧了他!”

说罢,他看了看手中的白玉壶,眼神阴鹜:“我瞧你是位子稳了,便忘了当初,哼!”

杨文御与凌王,算是彻底结下梁子了。

但是,此刻他却全然不知凌王府中,有两只身死的杯子替他背了锅,正哼着小曲儿,去了清欢小馆吃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