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79)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杜时笙又看了看近旁的门,这门是后院与厨房通道。

她推开门走到后院,张望查看了半晌,突然看见门边的草丛中,几株绿油油的草叶上,似乎有两块朱红,异常突出。

杜时笙蹲下仔细一瞧,面色登时沉了沉——这是两块殷红的血迹。

**

陈家漕运的庆伯,按照家主密信中的嘱托,已早早给大理寺几人安排了一条普通货船。

嫣红已得了魏修晏的许诺——保证会设法救她阿娘出来。现下,她已止住了哭泣。

只是,她整日担惊受怕久了,形销骨立,面色晦暗。宋录事心思细腻,特地去集市给嫣红购置了一身胡服和小娘子们的脂粉。

因此,她简单装扮一番,倒是像个年轻书童的模样了。码头上,几人便如寻常行旅一般,步履匆匆,赶船问路,不曾有人多瞧几眼。

倒是魏修晏,身材挺拔,面容清俊,引来不少或羞涩或嫉妒的目光。他觉察之后,便微微落在那三人后面几步。

不想,正准备登船,他忽听一人朗声道:“魏郎君?未曾想,竟然在此处见到郎君!”

魏修晏回头一看,只见一位精壮的中年男子,一袭青衣,短袍短靴,一身江湖人的打扮,正风尘仆仆,从一条船上下来。

他面皮白净,浓眉大眼,目光凛凛。只可惜,脸上那道两寸长的疤,自额头向下,切断左眉,使得他原本很是英俊的脸庞,多了一丝戾气。再加之他手中所持长剑,更是让周遭之人,都生了一丝畏惧。

那人见魏修晏不语,又见他也穿寻常衣服,不着官服,知他是在微服出行,便对魏修晏笑道:“我是崔五!郎君忘记了吗?”

其实,魏修晏一见崔五眉上的疤痕,便认出了他。但是,当他目光扫过崔五手中的剑柄上,挂着的那个大红的剑穗,眉头不由微微一蹙。

几年前,他入大理寺的第一桩案子,便是同义坊一位参军的灭门案。这案子牵涉了几位江湖中人,崔五,便是其中之一。那一次,他被同门兄弟陷害,差一点落得身首异处。

不过,后来魏修晏查出了案件真相,还了崔五一个清白。

也是那次,崔五告诉他,江湖上的人,有时也会为他人“办事”。“办事”之时,兵器上会挂上红色的穗子。这穗子便是告诉其他江湖中人,生人勿近,莫要搅了人家的事。但是,他崔五,从不做杀人越货这些不义的勾当。

事实也的确如此,魏修晏查遍了崔五的经历,他确实是个胸怀大义的江湖人士。只是有些意气用事,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了。

崔五见他瞧自己的剑穗,便坦诚道:“魏郎君,我从岭南来,方下了船,要去太原府“办事”,不想在此处遇见郎君。几年未见,郎君仍旧是当年风采,我崔五见了,欢喜得紧。”

崔五混迹江湖许多年,打打杀杀见过不少,却惟独不大会说漂亮话,这几句话,说得甚是笨拙,但却发自肺腑。

魏修晏被他的真诚感动,微微一笑道:“多谢义士挂念。”

二人皆是不善言辞,这两句话之后,又都沉默不语了。

崔五见魏修晏要上船,便拱手与他拜别道:“魏郎君,我崔五还有要事在身,咱们江湖再见!”

魏修晏也一拱手,也拜别道:“崔义士前路平安,来日方长。”

说罢,二人朝着各自方向,阔步前行。

魏修晏上了船后,于船头远望,看见崔五宽阔的肩背,在人群中逐渐远去,心头微微涩然。

如崔五这般的江湖人,重情重义,于江湖之中,用自己的本事,维护着心中的道义。而那庙堂之上,翻云覆雨的皇亲臣子,却背地里行着令人不齿之事。江湖与庙堂,在义与不义中,犹如两重天地,暗波汹涌,险象环生。

是人之本性使然,抑或,是这世间本就黑白错乱?

这时,魏修晏的耳边,忽然响起她澄澈的声音:“儿知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①”

魏修晏摇了摇头,默然勾起唇角,方才又钻牛角尖了,怎的她能明白的,自己却想不明白。

这时,人群中两个粗布衣衫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二人一人推车,一人脖颈儿挂着耍货售卖,一直在崔五身后,两丈余远处跟着,不曾落下,也不曾离得太近。

若是尽如此,便也罢了。他此刻瞧见,崔五步子加速,那卖耍货的便也急了,连客人也不招呼了,只管着跟在崔五后面。

魏修晏心念微动,低头看了看船尾与码头仅丈余的距离,咬了咬牙。他一个箭步冲上船尾,足尖轻点,飞身一跃,落回了码头之上。

“你们先回去,某去办些事情——”

船中三人,只听到随风而来的一句话,便发现魏修晏挺拔的身影,已在船尾消失了。

嫣红的心,瞬间一沉。魏少卿,是不是不想救自己的阿娘了?

第107章

清欢小馆里,杜时笙正盯着后院草丛中那两滴血迹蹙眉。

阿泰见状,急忙将昨夜树林子里怪异的响声,都给杜时笙讲了一遍。

听他说的绘声绘色,在一旁的巧环也吓得目瞪口呆,问道:“小娘子,咱们要不要去胡三哥那,打两把大刀,挂在小馆门口,震慑一下那些邪祟?”

杜时笙看了她一眼,心道,这小丫头最近往胡三哥那跑的挺勤啊!

“这两把大刀一挂,震的是客人还是鬼怪啊?”杜时笙哭笑不得。

巧环有些心虚,低了头不再说话。

当事人阿泰最为害怕,他躲在门内,探头看着那血迹,颤巍巍说道:“小娘子,当真是鬼吗?会不会是华芙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