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95)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杜时笙心念一动,问巧环道:“巧环,你可知,什么样的人,身上有纹身?”

巧环抬头想了片刻,说道:“在王府的时候,听一个护院说,他曾经在战场上见过災戎的人有纹身,还有天狼族、胡羌族这些外族的士兵,都似有纹身的习惯。”

杜时笙微微颔首,如此看来,阿泰所说的京中传言或许也并非空穴来风。那便更加要重视起来,明日须得与王参军仔细报备一番。

“幸好,是小娘子把小五儿的一百文钱拿走了,若是真的丢了,怕是他要难过好几日。”想起小五儿那副模样,巧环忍不住笑了。

“平日里,干娘十分节俭,极少给小五儿零用钱,这些都是小五儿一文一文攒出来的。况且,他是要给他阿娘买簪子,若是真的丢了,怎能不伤心。”杜时笙耐心地给巧环解释道。

杜时笙找出一条帕子,对巧环说道:“一会子,把唐娘子送的暹罗丝帕子拿给小五儿吧,另外再把这一百文放进去。”

这帕子,是唐娘子送给她的,说是从一位暹罗商人那偶然买来五条帕子,为了感谢杜时笙时常给六郎好吃的,便送了她两条。杜时笙给了小五儿一条,自己留了一条,而小五儿,用这条帕子包了他的全部家当——一百文。

“小娘子,难道这一百文不是小娘子拿走的吗?”巧环看着杜时笙,疑惑地问道。

今日阿娘的画,有了新的消息,杜时笙心情尚好,看到巧环这副憨憨的模样,忽的想逗逗她,便说道:“巧环,你可听过银童子①?”

巧环摇了摇头,好奇地问道:“小娘子,银童子是谁?”

杜时笙转了转眸子,故作神秘地讲了一个故事:“前朝啊,有一位黄姓的行商之人,一次乘船的时候生了重病,在船舱之中不省人事。后来,船靠岸的时候呢,有一位小孩童硬闯上了船。第二日啊,黄郎君要下船之时,发现这个小童无处可去,便好心带他一同下了船。结果,那小童方已一进黄郎君家里,便变成了一个白银铸成的人像。1”

巧环听到这里,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道:“这小孩竟不是人吗?”

杜时笙点点头,说道:“正是,他就是银童子。”

“那后来呢?小娘子,后来银童子怎样了?”巧环摇着杜时笙的肩膀追问道。

杜时笙抿唇一笑,继续道:“后来啊,黄郎君把银童子供了起来,从此家中,便财源广进,事事顺意了。这事就是告诉咱们,万事行善,说不准何时,便能结下善缘,日后相助自己。”

“小娘子,你可见过银童子?”巧环认真问道,眼中流露出一丝向往,若是铺里也能来一个银童子,那小娘子岂不是会富甲一方?

“那日,我便在厨房里见到了啊!所以,才找到这一百文钱的。”杜时笙笑眯眯地说道。

巧环怔了半晌,仍旧惊诧不已,以至于,她回房之时,瞥了厨房好几眼,却又仍旧是不敢自己走过去瞧,而是快步回了房内,将门关的死死的。

翌日一早,孙阿婆和杜时笙便去了王参军处,将昨日家中进贼一事,一五一十报了上去。

王参军听罢,拿着那幅画像仔细瞧了半晌,问道:“这便是那丢了的画像?”

杜时笙点了点头,说道:“这人是不是拐子,儿倒是无法确定,但是他偷了儿的东西,与儿撕扯之时,被儿的伙计阿泰和德胜当铺的孟掌柜瞧见,皆可作证。儿此前受了伤,记不起太过详细之事。

原本不想拿这无头公案来麻烦参军,可是,此番这画像丢的蹊跷,儿只得一并拿来报给参军。”

王参军听她说得有理有据,便点了点头,笑道:“杜娘子客气了,维护一方安良,本就是某的职责所在。阿婆和娘子且不必太过忧心,近日注意些门户安全,某马上便与同僚去查一查此事。”

杜时笙点头应了,抿了抿唇,又将那纹身一事,与王参军细细说了。

“狸奴纹身?”

果真,惊叹纹身成员,又多了一人。

王参军也是面露惊诧之色,深吸口气,不可置信道:“某还未曾见过狸奴纹身之人,便是番邦外族,也是虎、狼、猞猁这些,未曾听说过狸奴。还是待某好好查一番吧!”

谢过王参军后,杜时笙扶着孙阿婆向家中走去。

“阿笙,那人便是那日伤你之人?”孙阿婆脸色白白的。

杜时笙见她脸色古怪,便问道:“干娘,你识得他?”

孙阿婆摇了摇头,神情颇为委顿痛苦,却不肯再说话。

杜时笙回到家中安顿她歇息后,孙阿婆便以要休息为由,将她赶去了铺中。

王参军在府衙之中,兀自拿着杜时笙所画人像,翻来覆去琢磨着:“嘶——这凶神恶煞的面孔,为何要纹个狸奴呢?”

这时,一白面年轻郎君走了进来,步伐孔武有力,一看便是个练家子。

“你是——”王参军见着人径直走了进来,有些惊诧。

第116章

“某是宋相公府上之人,我家佟管事,有些事情想与王参军打听打听。”那白面郎君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宋府的腰牌。

王参军见他面上一副谦恭之色,却是心中一惊,宋相公府里的管事,来找自己,到底会是为了何事呢?

他急忙将那人像放下,站起身来,极是客气地问道:“不知佟管事有何事相问?某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白面郎君眼眸轻轻扫过他桌上的人像,笑道:“便是问方才的小娘子,为何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