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221)
打到的水。
“嗯。”魏修晏颔首。
他看着打上来的清澈的井水,眸中渐渐漾出了笑意。
越远越好!
他嘴角噙笑地,又转身向前院走去。
那三人便紧跟着他的脚步,也来到了前院。
只见,魏修晏的脚步,在院中东侧的墙壁处逐渐放缓。那墙壁,便是与他现下住的东院共用的一面墙。
终于,魏修晏在那扇隐藏在爬山虎后的木门处,站定了。他瞧了瞧这扇门上斑驳的铁锁,微眯起眼睛,不知在思忖着什么。
半晌,他开口问道:“这门锁可有锁匙?”
阿泰摸了摸腰间的那串钥匙,回道:“魏郎君且放心,锁匙在我这把着呢,定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魏修晏眉心微微拢起,看着那把大锁不言语。
阿泰瞪大了眼睛,忙问:“魏郎君,这门锁可是不够结实?不若,明日我去找锁匠再加上一把吧!”
能让堂堂大理寺少卿这般注意的门锁,定然是个隐患。昨日已经出了事了,日后定然要防患于未然,阿泰作为家中唯一的成年男子,神情都严肃了几分。
魏修晏看着阿泰一脸的郑重,默了默,勉强笑道:“阿泰多虑了,某只是觉得这扇门……看起来比较结实,往后,某府中的仓储室,也可以换上这种木门。”
“是,阿郎。过些时日回府,仆便去找人换。”长寿立时应道。
魏修晏唇边的笑意瞬间僵硬,转身回了厅堂。
不多时,香喷喷的饭菜,便随着杜时笙如花一般的笑脸,一同来到了厅堂之上。
看着这一桌子琳琅满目的饭菜,东院几人的腹中,忍不住打起了鼓。幸好其余几人的说话声,恰如其分地,将这鼓声盖了过去。
“小娘子,我去照顾阿婆吃饭!”
杜时笙方要开席,巧环便自告奋勇地端着食盘,去了孙阿婆的卧房。
阿泰瞧了瞧剩余的几人,说道:“小娘子,小五儿也一天没吃饭了,我去同他一起吃,看着他多吃些。”
在与阿婆相依为命的岁月中,阿婆对小五儿如父如母,全情付出。昨日,阿婆突然的晕厥,唤起了小五儿心底里,对失去至亲之人的恐惧。今日里,他一直寸步不离地陪着阿婆,连魏郎君来蹭饭,也不曾出来相迎。
因此,阿泰的提议,很快便得到了杜时笙的应允。
最后,杜时笙看着剩下的三位“邻居”,浅笑道:“咱们也开饭吧,几位请坐。”
魏修晏对杜时笙微一颔首,腰杆笔直地落了座。
长寿和阿昌见阿郎坐下了,相视一笑,摩拳擦掌便要坐下来大快朵颐。
“咳咳——”
这时,只听魏修晏轻轻咳了一声。
长寿和阿昌一怔,齐刷刷看向了自家阿郎。
只见魏修晏抬眸,眼含笑意地看着他二人,不动声色地向院中方向,使了个眼色。
“嗯?”长寿和阿昌不解,一脸疑惑。
魏修晏笑意僵了僵,又对二人使了个眼色。
长寿和阿昌呆立在原地,不解阿郎到底何意。
杜时笙见主仆三人打哑谜的模样,心下奇怪,也向院中望了望。
难不成,东院还有其他“邻居”要来?
趁着杜时笙向院中张望之时,魏修晏将二人的碗,向他两个轻轻一推,又向院中歪了歪头。
阿昌第一个反应过来,恍然大悟道:“仆知晓了!”
“知晓何事?”杜时笙回过头来,疑惑地看向阿昌那张兴奋的面庞。
阿昌瞧了瞧魏修晏有些黑下来的面色,结结巴巴说道:“仆是知晓……知晓去哪里吃饭了!仆瞧着,里院那石桌便不错!”
长寿也忽然福至心灵,接口道:“杜娘子,府里的规矩,我们不与阿郎同桌吃饭,仆与阿昌,自去里院的石桌处吃饭便是。”
杜时笙看着这一大桌子饭菜,若是长寿和阿昌也离开,岂不是只有自己和魏郎君两人吃了?这还算什么暖灶啊!
“今日是在儿家里做客,不若不讲这些虚礼?”杜时笙试探着问魏修晏。
魏修晏对她微微一笑,如春风拂面:“客随主便,娘子今日做主。。”
可是经历了两波眼神杀的长寿,早已乖乖地抱着碗,火速去了院中。
阿昌却还在桌边赖着,有些不大情愿的模样。
“阿郎,杜娘子,长寿只拿了两碗饭,再给仆两道菜吧!”阿昌笑嘻嘻地,央着魏修晏和杜时笙。
看着空置的椅子,杜时笙微微蹙眉,正要再劝上几句。
却听魏修晏轻快地答道:“自然。”
“多谢阿郎,多谢杜娘子!”阿昌心中十分欢喜。
杜时笙只得叹了口气,放下了“暖灶”的执念。
阿昌又看了看自家阿郎,见他也面色如常,便将邪恶的双手,伸向了桌上的菜肴……
那一盘煎得金灿灿的香煎五花肉,卖相可真是好啊!阿昌舔了舔嘴唇,心道,阿郎病着,不能吃这般油腻之物,不若,拿走这一盘吧!
谁知,还未等他的手触及盘子,便听见魏修晏轻咳了一声。
阿昌觑了觑魏修晏的脸色,心中悔道,失误了,失误了,阿郎最喜吃肉,我方才情急之下竟然忘了!这盘动不得,换盘别的菜吧。
于是,他满是不舍地又看了看桌上的香酥鹌鹑、海带绿豆排骨汤、还有几只又圆又大的四喜丸子。
再见了,小鹌鹑。再见了,小排骨。再见了,大四喜丸子。
改日阿郎的伤养好了,我定然要狠狠吃上一顿!阿昌咽了咽口水,终于把手伸向了一盘绿色的小胡瓜饼子。